洪在第9个字的诗句
洪在第九个字的诗句
- 中国有七圣,半路颓洪荒。 -- 出自唐·李白·上云乐
- 归来归去来,宵济越洪波。 -- 出自唐·李白·纪南陵题五松山 (一作南陵五松山感时赠别
- 鳌抃山海倾,四溟扬洪流。 -- 出自唐·李白·留别贾舍人至二首
- 欲向钱塘访圆泽,葛洪川畔待秋深。 -- 出自宋·苏轼·过永乐文长老已卒
- 暴雨涨荒溪,尺水生洪流。 -- 出自宋·苏轼·送宋君用游辇下
- 指麾安率土,荡涤抚洪炉。 -- 出自唐·杜甫·行次昭陵
- 磬折辞主人,开帆驾洪涛。 -- 出自唐·杜甫·遣遇
- 飘萧将素发,汩没听洪炉。 -- 出自唐·杜甫·大历三年春,城放船出瞿塘峡,久居夔府,将
- 八荒开寿域,一气转洪钧。 -- 出自唐·杜甫·上韦左相二十韵
- 漂流随大海,锤锻任洪炉。 -- 出自唐·白居易·东南行一百韵寄通州元九侍御澧州李十一
- 敢云堪恸哭,未免怨洪炉。 -- 出自唐·李商隐·有感二首
- 贾生兼事鬼,不信有洪炉。 -- 出自唐·李商隐·异俗二首
- 支遁山前饶石水,葛洪井畔惨风烟。 -- 出自宋·陆游·出游
- 支遁山前看月门,葛洪井上听松声。 -- 出自宋·陆游·旅思
- 一筇缘绝壁,万仞俯洪流。 -- 出自宋·陆游·再过龙洞阁
- 王绩但思酣美酝,葛洪不复问丹砂。 -- 出自宋·陆游·晚过邻曲
- 其四浑浑长源,蔚蔚洪柯。 -- 出自魏晋·陶渊明·命子
- 叱起文武业,可以豁洪溟。 -- 出自唐·杜牧·感怀诗一首 时沧州用兵。
- 想娇魂媚魄非远,纵洪都方士也难寻。 -- 出自宋·柳永·离别难·花谢水流倏忽
- 楚人黄歇地,晋代葛洪家。 -- 出自宋·王安石·处士葛君挽辞
- 联延掩四远,赫奕成洪炉。 -- 出自唐·刘禹锡·武陵观火诗
- 下见盈寻鱼,投身擘洪连。 -- 出自唐·刘禹锡·有獭吟
- 何言止中寿,遂不秉洪钧。 -- 出自宋·欧阳修·宋宣献公挽词三首
- 夕云若颓山,夜雨如洪渠。 -- 出自宋·欧阳修·答梅圣俞大雨见寄
- 学筵开绛帐,谈柄发洪钟。 -- 出自唐·温庭筠·秘书刘尚书挽歌词二首
- 至精含变化,大手凿洪荒。 -- 出自宋·范仲淹·又用前韵谢晏尚书以近著示及
- 书言扬盛迹,补阙兴洪志。 -- 出自唐·李世民·咏司马彪续汉志
- 贾谊宅中今始见,葛洪山下昔曾窥。 -- 出自唐·韩愈·题张十一旅舍三咏·井
- 幸自奔流总驩喜,落洪须做不平声。 -- 出自宋·杨万里·清晓洪泽放闸四绝句
- 向来无破斧,何用更洪钧。 -- 出自宋·杨万里·故少师张魏公挽词三章二章
- 那能作牛后,更拟助洪基。 -- 出自唐·元稹·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
- 莫惊反掌字,当取葛洪规。 -- 出自唐·李峤·纸
- 槎梗方瀰泛,涛沫亦洪翻。 -- 出自唐·韦应物·观沣水涨
- 云低昏海日,风急沸洪涛。 -- 出自宋·文天祥·石三峰为示十字云昔日乘龙贵今朝汗马劳为足
- 宁知樵子径,得到葛洪家。 -- 出自唐·卢纶·过楼观李尊师(一作过李尊师院)
- 自怜头白早,难与葛洪亲。 -- 出自唐·卢纶·送王尊师(一作道士)
- 行叶荫大椿,词源吐洪溜。 -- 出自唐·皮日休·鲁望读襄阳耆旧传见赠五百言过褒庸材靡有称
- 平吞百涧暴,灭尽三洪恶。 -- 出自宋·苏辙·明日复赋
- 摧冈转大石,破地疏洪涛。 -- 出自宋·苏辙·入峡
- 落月苍凉野色迷,过洪忽听五更鸡。 -- 出自元·王冕·过徐州洪至丰沛作
- 今兹昏垫灾,大野成洪流。 -- 出自宋·司马光·又是和夜雨宿村舍
- 想彼未鉴时,极目皆洪水。 -- 出自宋·司马光·龙门
- 朱弦纟互琴瑟,曷中洪钟纽。 -- 出自明·刘基·渡江遣怀
- 层台何其高,山石流洪湍。 -- 出自唐·常建·赠三侍御
- 伊予谅无取,琐质荷洪慈。 -- 出自唐·权德舆·送别沅汎
- 祝寿如山阜,进位陟洪枢。 -- 出自宋·无名氏·水调歌头·宝历契昌运
- 近回天厩,锡宴琼津,洪恩均顾。 -- 出自宋·无名氏·瑞鹤仙·是欢声盈万户
- 性本玄虚,君临社稷,洪福齐天康济。 -- 出自宋·无名氏·齐天乐·自清都别后
- 心将超紫府,手欲拍洪崖。 -- 出自宋·梅尧臣·依韵和许发运游泗州草堂寺之什
- 池州有清节,滥觞登洪源。 -- 出自宋·王禹偁·一品孙郑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