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在第11个字的诗句
洛在第一十一个字的诗句
-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馀年。 -- 出自唐·高适·别董大二首
-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 -- 出自宋·陈与义·咏牡丹
- 再入都门万事空,闲看清洛漾东风。 -- 出自宋·苏轼·送杜介归扬州
- 为君纸尾作行草,炯如嵩洛浮秋光。 -- 出自宋·苏轼·郭熙画秋山平远(潞公为跋尾。)
- [芦管柳枝已下,皆十年来洛中之事。 -- 出自唐·白居易·追欢偶作
- 更拟踟蹰觅何事,不归嵩洛作闲人? -- 出自唐·白居易·戊申岁暮咏怀三首
- 流落江湖常踽踽,扫平河洛转悠悠。 -- 出自宋·陆游·初秋
- 只待蓬壼赋诗罢,却来京洛看升平。 -- 出自宋·陆游·醉题
- 莫倚阑干西北角,即今河洛尚胡尘。 -- 出自宋·陆游·婺州州宅极目亭
- 莫谓躬耕便无事,百年京洛尚丘墟。 -- 出自宋·陆游·题幽居壁
- 到处风尘常扑面,岂惟京洛化人衣。 -- 出自宋·陆游·果州驿
- 当日公卿笑迂阔,即今河洛污腥膻。 -- 出自宋·陆游·夜读了翁遗文有感
- 一作宴鲍二宅闲居枕清洛,左右接大野。 -- 出自唐·孟浩然·宴包二融宅
- 汉妃束素,小蛮垂柳,都占洛城腰。 -- 出自宋·欧阳修·少年游·绿云双亸插金翘
- 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 -- 出自魏晋·曹植·洛神赋
- 廊庙谋谟出童蔡,笑谈京洛慱幽燕。 -- 出自宋·杨万里·题盱胎军东南第一山二首
- 洙洄渊源一线寒,再从伊洛起涛澜。 -- 出自宋·杨万里·跋符发所录上蔡语
- 自兹听后六七年,管儿在洛我朝天。 -- 出自唐·元稹·琵琶歌
- 巩树翻红秋日斜,水分伊洛照馀霞。 -- 出自唐·李绅·忆至巩县河宿待家累追怀
- 浊水秦渠通渭急,黄埃京洛上原斜。 -- 出自唐·卢纶·寒食
- 朝市山林俱有累,不居京洛不江湖。 -- 出自宋·黄庭坚·追和东坡题李亮功归来图
- 灵王太子本读书,纵谈谷洛参诸儒。 -- 出自宋·苏辙·寄题登封揖仙亭
- 淡日浓云合复开,碧嵩清洛远萦回。 -- 出自宋·司马光·邵尧夫许来石阁久待不至
- 中兴乱后人得之,字画如洛神赋,缣素亦不烂坏。 -- 出自元·元好问·清平乐 夜宿奉先,与宗人明道谈天坛胜游,
- 也待不来花下醉,嫌笑杀,洛阳人。 -- 出自元·元好问·江城子 赋牡丹(原无题,据凌张诸本补)
- 西夏黄河水心剑,东周清洛羽觞杯。 -- 出自唐·宋之问·桂州三月三日(一作桂阳三日述怀)
- 只恐东山真事业,更应西洛登耆旧。 -- 出自宋·无名氏·满江红·蓓蕾江梅
- 秦娥妆罢,遥相纵,艳过京洛。 -- 出自宋·无名氏·惜寒梅·看尽千花
- 花接上林新木变,水分清洛旧池深。 -- 出自宋·梅尧臣·寄西京通判宋次道学士
- 不为虚作男子,无负闲居洛阳。 -- 出自宋·邵雍·小车六言吟
- 此去崤函天设险,古来京洛地多尘。 -- 出自宋·宋祁·渑池道中
- 子孙亿载千万世,永与清洛流汤汤。 -- 出自宋·张耒·和陈器之诗四首·朝应天:应天寺有五圣御容
- 晚逐旌旗俱白首,少游京洛共缁尘。 -- 出自唐·李益·答许五端公马上口号
- 总为朝廷巡幸去,顿教京洛少光辉。 -- 出自唐·张说·奉和圣制初入秦川路寒食应制
- 惟有梦魂归北阙,不知京洛路迢遥。 -- 出自宋·寇准·离京日作
- 日月行天自汉家,十年京洛恨无涯。 -- 出自宋·韩元吉·又次韵子云春日绝句三首
- 待载酒重来,淋漓墨,为写洛神赋。 -- 出自元·白朴·摸鱼子 真定城南异尘堂同诸公晚眺
- 平生不戒游览兴,西浮于洛东观海,轻舟风利过维扬,此间初识有江在。 -- 出自清·乾隆·游金山寺用苏轼韵兼效其体
- 黄旗紫盖渡江水,碧嵩清洛愁人心。 -- 出自明·李东阳·晋之东
- 深念永安枕前语,横行河洛又临江。 -- 出自宋·陈普·咏史下·诸葛孔明八首
- 千里无烟已十年,一朝许洛翠秧田。 -- 出自宋·陈普·咏史下·枣祗
- 为部罗川何处好,笑言京洛总看来。 -- 出自宋·晁说之·赠雷僧
- 野鹿衔将花去,休回首、河洛丘墟。 -- 出自宋·刘克庄·六州歌头·维摩病起
- 渠梦南柯曾富贵,君归西洛作耆英。 -- 出自宋·刘克庄·答翁权教
- 从今着手快经理,一洗河洛无织埃。 -- 出自宋·洪咨夔·续洗兵马上李制置
- 甲申有谶为公设,席卷关洛趋幽燕。 -- 出自宋·洪咨夔·寿郑制置
- 身世帝王全盛日,风光伊洛太平时。 -- 出自宋·卢梅坡·读康节诗
- 更得词臣赠诗句,机云入洛擬如何。 -- 出自宋·杨亿·次韵和中书李舍人勉元氏道宗奉宗兄弟之什
- 群玉中天开策府,神龟温洛薦图书。 -- 出自宋·杨亿·宣召赴龙图阁观太宗御书应製
- 相逢靓妆俊语,有旧家、京洛风流。 -- 出自宋·王沂孙·声声慢·迎门高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