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在第6个字的诗句
汾在第六个字的诗句
-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 出自两汉·刘彻·秋风辞
- 应从汉武横汾日,数到刘公戏马年。 -- 出自宋·苏轼·在彭城日,与定国为九日黄楼之会。今复以是
- 应従汉武横汾日,数到刘公戏马年。 -- 出自宋·苏轼·在彭城日与定国为九日黄楼之会今复以是日相
- 咸宁英气似汾阳,夜饮军容出红妆。 -- 出自宋·苏轼·书浑令公燕鱼朝恩图
- 君家富贵有汾阳,只要文章光焰长。 -- 出自宋·辛弃疾·和郭逢道韵
- 介山当驿秀,汾水绕关斜。 -- 出自唐·李商隐·寒食行次冷泉驿
- 嵩岳神惟降,汾川鼎气雄。 -- 出自唐·张九龄·国亲故(后缺)
- 晋水千庐合,汾桥万国从。 -- 出自唐·王昌龄·驾幸河东
- 泰狱陪封禅,汾阴颂鬼神。 -- 出自唐·元稹·代曲江老人百韵
- 内家近制横汾曲,乐府新谐役邓歌。 -- 出自明·唐寅·咏春江花月夜
- 勋华今历数,汾社古山川。 -- 出自宋·范成大·太上皇帝灵驾发引挽歌词六首
- 少年初带印,汾上又经过。 -- 出自唐·韦应物·送汾城王主簿
- 单骑见回纥,汾阳岂易言。 -- 出自宋·文天祥·铁错
- 晋公标逸气,汾水注长流。 -- 出自唐·高适·东平旅游,奉赠薛太守二十四韵
- 董泽雷声发,汾桥水气凉。 -- 出自唐·卢纶·送绛州郭参军
- 图书周内史,汾浍晋全封。 -- 出自宋·司马光·送史馆任祠部河东转运使
- 河梁俄首路,汾曲访吹埙。 -- 出自宋·司马光·登平陆北回瞰陕城奉寄李八太学士使君二十二
- 镐饮周文乐,汾歌汉武才。 -- 出自唐·宋之问·奉和晦日幸昆明池应制
- 北登太行入汾曲,正获{左禾右巴}稏秋风前。 -- 出自宋·梅尧臣·送谢师厚太博通判汾州
- 霍镇迎云罕,汾河送羽旂。 -- 出自唐·张说·扈从南出雀鼠谷
- 秋风吹雁渡汾水,斜阳随客下西楼。 -- 出自宋·毛滂·李白於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一首十二月初
- 灞涘袁安履,汾南宓贱琴。 -- 出自唐·耿湋·晚秋东游寄猗氏第五明府解县韩明府
- 时平属真主,汾壤事西谒。 -- 出自宋·韩维·行庆关
- 代马龙相杂,汾河海暗连。 -- 出自唐·姚合·送狄尚书镇太原
- 晋野雨初足,汾河波亦清。 -- 出自唐·姚合·送邢郎中赴太原
- 雁双双,正分汾水,回头生死殊路天长地久相思债,何似眼前俱去! -- 出自元·李治·迈陂塘·雁双双
- 雁双双、正飞汾水,回头生死殊路。 -- 出自元·李治·摸鱼儿 遗山乐府上附
- 并州可识郭汾阳,不可丹阳逢永王。 -- 出自明·宋濂·题李太白观瀑布图
- 太平十二河汾策,几欲排云谒帝居。 -- 出自宋·邓林·感兴
- 非人口似泻汾河,此辈尘中有甚多。 -- 出自宋·宋太宗·缘识
- 古来徒羡横汾赏,今日宸游圣藻雄。 -- 出自唐·沈佺期·兴庆池侍宴应制
- 古来禁火惟汾晋,今遍天涯海角然。 -- 出自宋·刘克庄·寒食二首
- 微臣亦有河汾策,愿叩刚风上帝关。 -- 出自元·陈孚·开平即事二首
- 皆言侍跸横汾宴,暂似乘槎天汉游。 -- 出自唐·徐彦伯·上巳日祓禊渭滨应制
- 蒲多南去远,汾尽北游深。 -- 出自唐·薛能·送刘驾归京
- 明廷已奏河汾策,紫府谁将姓字书。 -- 出自宋·王珪·被诏考制科呈胡武平内翰三首
- 鼎湖龙已去,汾水雁空翔。 -- 出自宋·王珪·仁宗皇帝挽词五首
- 皋陶德不建,汾隅祀忽焉。 -- 出自唐·陆敬·游隋故都
- 舜曲烟火起,汾河珠翠明。 -- 出自唐·张良璞·览史
- 东岱宗兮西汾脽,礼上帝兮宾地祇。 -- 出自宋·尹洙·皇雅十首·太平一章
- 司马还辞洛,汾阳再入秦。 -- 出自宋·吴泳·寿安宣相
- 昔年先庙谒汾阳,提笔从公写短墙。 -- 出自宋·王灼·代公庆上郭帅
- 但愿我公如汾阳,二十四考中书堂。 -- 出自宋·吴芾·吕丞相生日
- 龙鳞鸾路祀汾脽,玉检重开焕上仪。 -- 出自宋·岳珂·宫词一百首
- 渭水功犹小,汾阳考欲参。 -- 出自宋·厉寺正·贺乔丞相
- 先生学谱河汾嫡,礼乐须还贞观初。 -- 出自宋·刘鉴·见率斋王帘使
- 汲郡陵初发,汾阴箧久亡。 -- 出自唐·唐彦谦·送樊琯司业归朝
- 吴人来王,并汾慑降。 -- 出自宋·赵湘·宋颂
- 传家应自郭汾阳。 -- 出自元·凌云翰·风入松 寿郭仲和
- 平阳好处是汾西,水秀山挼翠[1]。 -- 出自元·王恽·越调·小桃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