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在第13个字的诗句
汉在第一十三个字的诗句
- 羽毛方荷生成力,难继鸾皇上汉声。 -- 出自唐·李潜·和主司王起
- 一声边雁塞门雪,几处远砧河汉风。 -- 出自唐·刘沧·洛阳月夜书怀
- 香风吹落天人语,彩凤五云朝汉皇。 -- 出自唐·刘沧·望未央宫
- 琤琤晓漏喧秦禁,漠漠秋烟起汉陵。 -- 出自唐·李郢·长安夜访澈上人
- 不知仙驾归何处,徒遣颦眉望汉宫。 -- 出自唐·汪遵·铜雀台
- 还缘有似红儿貌,始道迎将入汉宫。 -- 出自唐·罗虬·比红儿诗(并序)
- 如何万古雕龙手,独是相如识汉皇。 -- 出自唐·黄滔·伤蒋校书德山
- 暂随蒲帛谒金銮,萧洒风仪傲汉官。 -- 出自唐·殷文圭·送道者朝见后归山
- 上阳宫阙翠华归,百辟伤心序汉仪。 -- 出自唐·徐夤·寄卢端公同年仁炯。时迁都洛阳,新立幼主
- 劳生愿学长生术,餐尽红桃上汉飞。 -- 出自唐·徐夤·霞
- 香魂若得升明月,夜夜还应照汉宫。 -- 出自唐·徐夤·明妃
- 方知在德不在险,危栈何曾阻汉兵。 -- 出自唐·周昙·前汉门僭号公孙述
- 丹青史笔敢虚张,功德巍然轶汉唐。 -- 出自宋·李昉·永昌陵拘词
- 云开驿阁连江静,春满西山倚汉斜。 -- 出自唐·徐铉·送陈先生之洪井寄萧少卿
- 云间驿阁连江静,春满西山倚汉斜。 -- 出自唐·徐铉·送陈先生之洪并寄萧少卿
- 松楸古色玉坛静,鸾鹤不来青汉高。 -- 出自唐·许坚·题茅山观
- 松楸一色古坛静,鸾鹤不来青汉高。 -- 出自唐·许坚·题茅山观
- 松楸古迹一坛静,鸾鹤不来青汉高。 -- 出自唐·许坚·题简寂观
- 星稀犹倚虹桥立,拟就张骞搭汉槎。 -- 出自宋·廖融·梦仙谣
- 星稀犹倚虹桥立,擬就张骞搭汉槎。 -- 出自宋·廖融·梦仙谣
- (《秋日江干远望》)鹤归秋汉远,人去草堂空。 -- 出自唐·郑遨·与罗隐之联句
- 落星一石几千年,门外何人扣汉川。 -- 出自唐·郑遨·与罗隐之联句
- 八千子弟归何处,万里鸿沟属汉家。 -- 出自唐·灵一·项王庙(一作栖一诗)
- 思量往事一愁容,阿母曾邀到汉宫。 -- 出自唐·蜀宫群仙·上元夫人
- (王氏答李章武白玉指环)河汉已倾斜,神魂欲超越。 -- 出自唐·王氏妇·与李章武赠答诗
- 骊山草暗墟周业,郿坞花繁失汉陵。 -- 出自元·王逢·钱塘春感六首
- 紫芝隐曲歌商皓,烈火残经补汉儒。 -- 出自元·王逢·寄钱泰窝陈雪轩二遗叟
- 骊山草暗墟周业,郿坞花繁失汉陵。 -- 出自元·王逢·钱塘春感(六首)
- 厌居人世,似孤云飘逸,鹤升霄汉。 -- 出自元·刘处玄·酹江月
- 金丹结就,紫书来诏,指日登云汉。 -- 出自元·王处一·谢师恩 赠众道友二首
- 瑶池仙会,万神都聚,永永居霄汉。 -- 出自元·王处一·青玉案 初宣作
- 天心特为留青冢,春草年年似汉宫。 -- 出自清·吴雯·明妃
- 丈夫一死谁能惜,直把微躯脱汉王。 -- 出自宋·赵希逢·和读汉史
- 边人大半能胡语,胡骑年来亦汉装。 -- 出自明·唐顺之·塞下曲赠翁东厓侍郎总制十首
- 帷中运策九州清,共说留侯在汉京。 -- 出自明·唐顺之·张相公寿诗
- 相从一宿应堪觉,机事何须问汉阴。 -- 出自明·唐顺之·同万鹿园宿工文庵次韵有赠
- 明朝风卷人琴去,墓志滇南董汉芩。 -- 出自·聂绀弩·伐木赠懂汉芩
- 骖驔始见斗城曲,烂熳还逢星汉边。 -- 出自宋·宋庠·正月望夜闻影灯之盛斋中孤坐因写所怀
- 使轺结辙横周道,乡木交阴忆汉枌。 -- 出自宋·宋庠·宫保庞丞相以诗二首见寄次韵和答
- 出形云染翠屏曲,溪色练铺银汉东。 -- 出自宋·黄庶·次韵元伯晓出白门
- 西清眷眷君王意,欲唤申公草汉仪。 -- 出自宋·项安世·送曹提干归永嘉兼寄陈君举舍人
- 昔藏名字依沅水,令逐帆樯觐汉京。 -- 出自宋·项安世·送陈正己赴调
- 吟诗可但师唐白,服礼终期类汉间。 -- 出自宋·项安世·再次韵赵佥判投赠
- 沧江东去流天外,秦岫西来绕汉中。 -- 出自宋·张嵲·从刘待制游中梁山寺
- 含悽试看东归路,只见青山绕汉中。 -- 出自宋·张嵲·双楠送何致远归陕西二首
- 春风寻胜襄傍寺,夜月复登临汉楼。 -- 出自宋·张嵲·赠赵公旦
- 瓦盆且话田家事,肉食谁通钝汉名。 -- 出自宋·乐雷发·送李公洛游临武
- 鸢鱼察理河洛后,金玉追章秦汉前。 -- 出自宋·陈起·夜听诵太极西铭
- 六书今独行秦峄,三体空闻设汉庠。 -- 出自宋·陈起·耘业许印章四韵叩之
- 墓碑不载韩翱字,文集应传李汉编。 -- 出自宋·许月卿·代弟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