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在第9个字的诗句
校在第九个字的诗句
- “影静千官里,心苏七校前。”全诗翻译赏析 -- 出自··
- 元年建巳月,郎有焦校书。 -- 出自唐·杜甫·戏赠友二首
- 忆在贞元岁,初登典校司。 -- 出自唐·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
- 自经放逐来憔悴,能校灵均死几多。 -- 出自唐·白居易·竞渡
- 战胜心还壮,斋勤体校羸。 -- 出自唐·白居易·老去
- 舍人虽健无多兴,老校当时八九年。 -- 出自唐·白居易·送姚杭州赴任因思旧游二首
- 才应行到千峰里,只校来迟半日间。 -- 出自唐·白居易·雨中赴刘十九二林之期及到寺刘已先去因以四
- 嵩阳云树伊川月,已校归迟四五年。 -- 出自唐·白居易·酬别周从事二首
- 荣宠寻过分,欢娱已校迟。 -- 出自唐·白居易·对酒自勉
- 多于贾谊长沙苦,小校潘安白发生。 -- 出自唐·白居易·不准拟二首
- 不知待得心期否,老校于君六七年。 -- 出自唐·白居易·以诗代书,酬慕巢尚书见寄
- 小圃经行外,新蔬检校中。 -- 出自宋·陆游·晨起
- 身闲亦未全无事,检校幽花几树开。 -- 出自宋·陆游·晨起出南堂
- 石渠病客君应笑,手校黄书两鬓蓬。 -- 出自宋·秦观·赠刘使君景文
- 涡曲风骚盛,营丘学校光。 -- 出自宋·范仲淹·又用前韵谢晏尚书以近著示及
- 花底春勾引,灯前夜校雠。 -- 出自宋·杨万里·题尤延之右司遂初堂二首
- 苦处霜争涩,臞来鹤校强。 -- 出自宋·杨万里·跋张功父通判直阁所惠约斋诗乙蒿
- 乌椑士子散如烟,检校不知渠去处。 -- 出自宋·杨万里·偶生得牛尾狸,献诸丞相益公,侑以长句
- 科试铨衡局,衙参典校厨。 -- 出自唐·元稹·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
- 经过独爱游山客,计校唯求买药钱。 -- 出自唐·张籍·书怀寄元郎中
- 久次不进迁,天禄勤校雠。 -- 出自宋·黄庭坚·和答莘老见赠
- 寄书与阿谁,我家苏校尉,海上牧羊儿。 -- 出自宋·黄庭坚·拟古杂言
- 相府新承檄,兰台旧校文。 -- 出自宋·司马光·送次道能判西京
- 身从乱后全家隐,日校人间一倍长。 -- 出自唐·陆龟蒙·王先辈草堂
- 将排凤节分阶易,欲校龙书下笔难。 -- 出自唐·陆龟蒙·上元日道室焚修寄袭美
- 管记催飞檄,蓬莱辍校文。 -- 出自唐·司空曙·送崔校书赴梓幕
- 野客居铃阁,重门将校稀。 -- 出自唐·司空曙·奉和张大夫酬高山人
- 畴昔十年兄,相逢五校营。 -- 出自唐·李端·送古之奇赴安西幕
- 每於得叶易,曾靡忧校披。 -- 出自宋·梅尧臣·和孙端叟蚕首十五首其四高几
- 岂似瀛洲下,穷年事校雠。 -- 出自宋·梅尧臣·送陆介夫学士通判秦州
- 琅邪太守鲁儒英,典校还高刘更生。 -- 出自宋·晁补之·次韵四叔父寄贺二叔父少监入馆并见寄诗
- 故府旌旗在,新军羽校齐。 -- 出自唐·李益·再赴渭北使府留别
- 欲比遐龄何所似,蟠校结实老仙京。 -- 出自唐·朱长文·祖母生日
- 为问高夫子,朱黄想校书。 -- 出自宋·苏泂·问讯知府高校书
- 边角悲鸣霜扑地,将校宁甘泼寒戏。 -- 出自宋·方岳·阅视赏射
- 入开图籍底须箝,谁校蓬山三万签。 -- 出自宋·方岳·次韵刘架阁和予壬寅入局诗
- 向妙处,下功搜,细勘校。 -- 出自元·马钰·平等会 本名相思会 继古韵
- 雁峰今幸一相识,实校于名大似悭。 -- 出自宋·曾丰·回雁峰
- 山林新筑梦归处,学校旧游愁到边。 -- 出自宋·曾丰·项尧章惠二长韵姑赓前篇敬复
- 今已作白头观,昔曾校黄本书。 -- 出自宋·刘克庄·左目痛六言九首
- 玄花生眼蜩鸣耳,贪校新抄数板书。 -- 出自宋·刘克庄·夜坐二首
- 故将军老班师后,村校书贫散学时。 -- 出自宋·刘克庄·览镜
- 坐跏趺榻尘慵扫,手校雠书记不来。 -- 出自宋·刘克庄·二月八日二首
- 后生可畏前贤远,妄校皆封老将奇。 -- 出自宋·刘克庄·昔与仙游傅常傅父子游从识其幼子方总角晚归
- 吏散斋堂静,朋来郑校修。 -- 出自宋·刘克庄·送方添粹
- 堂奥藏书三万轴,尽校鱼鲁分根银。 -- 出自宋·周必大·寄题新居罗长卿观澜阁兰堂二首
- 他年持节寻旧游,却校形容知似不。 -- 出自宋·周必大·聂粹写真求赞
- 旌旗晓过大江西,七校前驱万队齐。 -- 出自唐·戎昱·上李常侍
- 柳畔千官拥,沙边七校围。 -- 出自明·谢榛·武皇巡幸歌四首
- 乡闾每辱师长爱,学校耻与儿童友。 -- 出自明·杨基·梁园饮酒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