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在第7个字的诗句
柳在第七个字的诗句
- 深山古路无杨柳,折取桐花寄远人。 -- 出自唐·戴叔伦·送吕少府
- 晓厨新变火,轻柳暗翻霜。 -- 出自唐·戴叔伦·清明日送邓芮二子还乡(一作方干诗)
- 几度长安发梅柳,节旄零落不成功。 -- 出自唐·陈陶·水调词十首
- 远岸参差风扬柳,平湖清浅露翻荷。 -- 出自宋·李纲·望江南/忆江南
- 露荷秋变节,风柳夕鸣梢。 -- 出自唐·宋之问·宋公宅送宁谏议
- 两岸雨收莺语柳,一楼风满角吹春。 -- 出自唐·杜荀鹤·春日行次钱塘却寄台州姚中丞
- 虽辜早菊同高柳,聊楫残蕉共小栏。 -- 出自宋·李之仪·鹧鸪天·节是重阳却斗寒
- 谩教折尽庭前柳。 -- 出自宋·李之仪·踏莎行·紫燕衔泥
- 落花吹欲尽,垂柳折还长。 -- 出自唐·王翰·子夜春歌
- 灵和殿下巴江柳,十二旒前舞翠条。 -- 出自唐·陆龟蒙·自遣诗三十首
- 故池残雪满,寒柳霁烟疏。 -- 出自唐·钱起·送外甥怀素上人归乡侍奉
- 灵台一寄宿,杨柳再春风。 -- 出自唐·钱起·同邬戴关中旅寓
- 露盘侵汉耸,宫柳度鸦疏。 -- 出自唐·钱起·奉和中书常舍人晚秋集贤院即事寄徐薛二侍御
- 旅吟还有伴,沙柳数枝蝉。 -- 出自唐·钱起·江行无题一百首(一作钱珝诗)
- 江天清更愁,风柳入江楼。 -- 出自唐·司空曙·题江陵临沙驿楼
- 新柳送君行,古柳伤君情。 -- 出自唐·李端·横吹曲辞·折杨柳
- 东门春尚浅,杨柳未成阴。 -- 出自唐·李端·送郭补阙归江阳
- 帆落松陵浦,枯柳缆琼艘。 -- 出自宋·无名氏·水调歌头·帆落松陵浦
- 花下春光正好,柳边春色才多。 -- 出自宋·无名氏·西江月·花下春光正好
- 归心正似三春柳。 -- 出自宋·无名氏·虞美人·归心正似三春柳
- 他是霸陵桥畔柳,千人攀了到君攀。 -- 出自宋·无名氏·望江南/忆江南
- 新眼苗条江上柳。 -- 出自宋·无名氏·木兰花/玉楼春
- 造化工夫先到柳。 -- 出自宋·无名氏·木兰花/玉楼春
- 闲庭犹戏蝶,高柳已鸣蜩。 -- 出自宋·无名氏·初夏
- 暂出白门前,杨柳可藏乌。 -- 出自宋·无名氏·读曲歌
- 岭上梅残,堤畔柳眠娇小。 -- 出自宋·无名氏·踏青游·岭上梅残
- 雨洗桃花,风飘柳絮,日日飞满雕檐。 -- 出自宋·无名氏·昼锦堂·雨洗桃花
- 渐望断、斜桥暮柳,曲水归云。 -- 出自宋·无名氏·忆吹箫慢/凤凰台上忆吹箫
- 至今门外青青柳,不为东风肯折腰。 -- 出自宋·无名氏·陶公醉石
- 无限离情似杨柳,万条垂向楚江东。 -- 出自宋·无名氏·题水心寺水轩
- 新阳岂惮沮,暴柳未为屈。 -- 出自宋·梅尧臣·春雪
- 寻春何处客,映柳阿谁家。 -- 出自宋·梅尧臣·依韵和三月十四日清明在席呈
- 别岸无端萦细柳,回舟不忍过新桥。 -- 出自宋·梅尧臣·依韵和武平别後见寄
- 园葵杂红紫,岸柳自欹斜。 -- 出自宋·梅尧臣·西湖闲望
- 到时春怡怡,万柳枝娜娜。 -- 出自宋·梅尧臣·依韵和永叔子履冬夕小斋联句见寄
- 梅残杏将坼,杨柳都未堪。 -- 出自宋·梅尧臣·陈浩赴福州幕
- 安知不离恨,高柳正鸣蝉。 -- 出自宋·梅尧臣·蕲州广济刘主簿
- 藁砧何处在,杨柳自堪攀。 -- 出自唐·杨炯·折杨柳
- 才闻莺啭夸杨柳,已被蝉声哭牡丹。 -- 出自宋·王禹偁·暮春
- 江蓠烟漠漠,官柳雨飕飕。 -- 出自宋·王禹偁·月波楼咏怀
- 御泉通廨宇,禁柳映帘栊。 -- 出自宋·王禹偁·送赵令公西京留守
- 无人慰幽寂,庭柳自低垂。 -- 出自宋·王禹偁·春日官舍偶题
- 唯有御沟堤畔柳,拂檐遮槛不胜娇。 -- 出自宋·王禹偁·省中苦雨
- 堤外有风斜送柳,墙阴经雨半生苔。 -- 出自宋·邵雍·年老逢春十三首
- 高竹如碧幢,翠柳若低盖。 -- 出自宋·邵雍·高竹八首
- 风力缓摇千树柳,水光轻盪半川花。 -- 出自宋·邵雍·春游五首
- 替花言灼灼,代柳说依依。 -- 出自宋·邵雍·流莺吟
- 轻风迎面处,翠柳拂头时。 -- 出自宋·邵雍·半醉吟
- 凉风迎面细,垂柳拂头轻。 -- 出自宋·邵雍·半醉吟
- 怕见春归,枝上柳绵飞。 -- 出自元·关汉卿·【双调】碧玉箫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