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在第9个字的诗句
暑在第九个字的诗句
- 悟此生之何常,犹寒暑之异衣。 -- 出自宋·苏轼·和陶归去来兮辞
- 忆在怀远驿,闭门秋暑中。 -- 出自宋·苏轼·初秋寄子由
- 盛衰默定见天造,寒暑密移成岁功。 -- 出自宋·陆游·秋雨
- 孤村风雨连三日,秋暑如焚一洗空。 -- 出自宋·陆游·雨中
- 於时始识公,一笑忘暑毒。 -- 出自宋·陆游·送叶尚书
- 新凉忽觉从天下,残暑真成扫地空。 -- 出自宋·陆游·八月一日微雨骤凉
- 病躯剩喜即新秋,残暑无端抵死留。 -- 出自宋·陆游·重九後风雨不止遂作小寒
- 巾屦长闲客,帘栊薄暑天。 -- 出自宋·陆游·东窗遣兴
- 市尘远不到林塘,嫩暑轩窗昼漏长。 -- 出自宋·陆游·东窗小酌
- 萧萧蒹葭声,为我洗暑毒。 -- 出自宋·陆游·灯下读书
- 闲游但喜日初长,薄暑始知春已去。 -- 出自宋·陆游·晚过五门
- 九衢尘里,衣冠冒炎暑。 -- 出自宋·柳永·过涧歇近
- 未得操割效,忽复寒暑移。 -- 出自唐·张九龄·在郡秋怀二首
- 团扇复团扇,奉君清暑殿。 -- 出自唐·刘禹锡·相和歌辞·团扇郎
- 朱旗迎夏早,凉轩避暑来。 -- 出自唐·刘禹锡·翠微寺有感
- 玉壶冰彩莹寒光,避暑宸游乐未央。 -- 出自宋·欧阳修·端午帖子·皇后合五首
- 清光莹尔互辉映,当暑自可消炎蒸。 -- 出自宋·欧阳修·伏日赠徐焦二生
- 正身尚可清风俗,当暑何须厌郁蒸。 -- 出自宋·欧阳修·谢太傅杜相公宠示嘉篇
- 伊我篮舆抵京县,溽暑黄埃负初愿。 -- 出自宋·秦观·李端叔见寄次韵
- 葛制忍秋寒,前夕酷暑时。 -- 出自宋·杨万里·七月十日大雨晓霁,登碧落堂
- 承华下直直几廷,新暑醺人睡不成。 -- 出自宋·杨万里·东宫讲退。触热入省,倦甚小睡
- 幽栖先自嬾衣裳,秋暑薰肌汗似浆。 -- 出自宋·范成大·幽栖
- 峡行风物不堪论,袢暑骄阳杂瘴氛。 -- 出自宋·范成大·夔门即事
- 云庄风榭对东西,清暑光阴近竹迷。 -- 出自宋·范成大·王季海秘监再赋成园复次韵
- 拂钓清风细丽,飘蓑暑雨霏微。 -- 出自唐·皮日休·胥口即事六言二首
- 是非不向眼前起,寒暑任从波上移。 -- 出自唐·罗隐·赠渔翁
- 江上偶分袂,四回寒暑更。 -- 出自唐·罗隐·初夏寄顾绍宗
- 爷娘发如丝,不耐寒暑伤。 -- 出自宋·苏辙·北堂
- 愁酌开怀酒,凉生破暑风。 -- 出自宋·戴复古·董叔宏黄伯厚载酒黄塘送别
- 山河势胜帝王宅,寒暑气和天地中。 -- 出自宋·司马光·和君贶宁河阳侍中牡丹
- 强起披衣坐,徐行处暑天。 -- 出自唐·陆龟蒙·袭美见题郊居十首,因次韵酬之以伸荣谢
- 桂棹为渔暇,荷衣御暑新。 -- 出自唐·钱起·赠汉阳隐者
- 况复登堂处,分明避暑时。 -- 出自唐·李端·奉和王元二相避暑怀杜太尉
- 叹浙民转徙,怨寒嗟暑,荆襄死守,阅岁经秋。 -- 出自宋·无名氏·沁园春·国步多艰
- 花时啼鸟不妨喧,清暑北窗聊避燠。 -- 出自宋·梅尧臣·睡意
- 南归慰亲颜,道路正暑湿。 -- 出自宋·梅尧臣·送白秀才福州省亲
- 归看车马汗流沫,逃暑为传河朔杯。 -- 出自宋·梅尧臣·送李君锡学士使契丹吊慰
- 初晴月向松间出,盛暑风从水面来。 -- 出自宋·邵雍·闲居述事
- 秀色有新故,英姿无暑寒。 -- 出自宋·陈师道·柏
- 壶天冰雪,消尽虚堂暑。 -- 出自宋·赵长卿·蓦山溪·壶天冰雪
- 独出违顺境,不为寒暑还。 -- 出自唐·顾况·归阳萧寺有丁行者能修无生忍担水施僧况归命
- 雨罢残阳在,风微酷暑收。 -- 出自宋·宋祁·学舍直归晚霁三首
- 木落晚风急,宵凉侵暑衣。 -- 出自宋·张耒·秋怀次韵晁应之三首
- 岂知芳非歇,讵伤寒暑违。 -- 出自宋·张耒·雨霁
- 宿雨生晓润,繁云滋暑阴。 -- 出自宋·张耒·和周楚望
- 去年挥汗对淮流,寒暑那知复一周。 -- 出自宋·张耒·大暑戏赠希古
- 蓬门久闭谢来车,畏暑尤便小阁虚。 -- 出自宋·张耒·和晁应之大暑书事
- 光阴难驻迹如客,寒暑不惊心似僧。 -- 出自唐·许浑·南亭夜坐,贻开元禅定二道者
- 浯溪石下多泉源,盛暑大寒冬大温。 -- 出自唐·元结·说洄溪招退者(在州南江华县)
- 蝉鸣日正树阴浓,避暑行吟独杖筇。 -- 出自宋·寇准·书河上亭壁
“暑”同音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