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在第13个字的诗句
旌在第一十三个字的诗句
- 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 -- 出自元·赵孟頫·岳鄂王墓
- 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 -- 出自宋·欧阳修·临江仙·柳外轻雷池上雨
- 一阵风雷惊世界,满街红绿走旌旗。 -- 出自·毛泽东·七律·有所思
- 扁舟欲往箭满眼,杳杳南国多旌旗。 -- 出自唐·杜甫·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
- 汝曹又宜列土食,身使门户多旌棨。 -- 出自唐·杜甫·狄明府(博济。一作寄狄明府)
- 金马门前回剑珮,铁牛城下拥旌旗。 -- 出自唐·白居易·送陕府王大夫
- 射的山前一老樵,此生何敢辱旌招。 -- 出自宋·陆游·自咏
- 玉门关,拂云城,何时连营插汉旌? -- 出自宋·陆游·夜坐水次
- 辞客倚风吟暗淡,使君回马湿旌旗。 -- 出自唐·杜牧·初春雨中舟次和州横江裴使君见迎李赵二秀才
- 归心动荡不可抑,霍若猛吹翻旌旗。 -- 出自宋·王安石·忆昨诗示诸外弟
- 二八城门开道路,五千兵马引旌旗。 -- 出自唐·刘禹锡·白舍人曹长寄新诗,有游宴之盛,因以戏酬
- 白马津头春日迟,沙州归雁拂旌旗。 -- 出自唐·刘禹锡·和滑州李尚书上巳忆江南禊事
- 蒲海晓霜凝剑尾,葱山夜雪扑旌竿。 -- 出自唐·岑参·乐府杂曲·鼓吹曲辞·凯歌六首
- 台上霜风凌草木,军中杀气傍旌旗。 -- 出自唐·岑参·九日使君席奉饯卫中丞赴长水
- 百日秉枢登相府,千年青史表旌桓。 -- 出自宋·晏殊·次韵谢借观五老图
- 途经百国皆莫识,君臣聚观逐旌麾。 -- 出自唐·韩愈·和虞部卢四酬翰林钱七赤藤杖歌
- 天与中兴开日月,帝分万乘半旌旗。 -- 出自宋·杨万里·寄贺建康留守范参政端明二首
- 屈指归来重一笑,扫除门巷著旌麾。 -- 出自宋·范成大·送文季高倅兴元
- 铜虎分符领外台,五云深处彩旌来。 -- 出自宋·晏几道·浣溪沙
- 养蚕缲茧成匹帛,那堪绕帐作旌旗。 -- 出自唐·王建·凉州行
- 军中探骑暮出城,伏兵暗处低旌戟。 -- 出自唐·张籍·横吹曲辞·关山月
- 惆怅恨君先我去,汉阳耆老忆旌麾。 -- 出自唐·刘长卿·闻虞沔州有替,将归上都,登汉东城寄赠
- 中有重臣承霈泽,外无轻虏犯旌旗。 -- 出自唐·卢纶·送史兵曹判官赴楼烦
- 笳鼓明当催晓发,柳烟花露湿旌旗。 -- 出自宋·赵恒·游裴公亭
- 天子未能崇典诰,诸生徒欲恋旌旗。 -- 出自唐·罗隐·寄三衢孙员外
- 入谒何曾须掖侍,到家依旧拥旌麾。 -- 出自宋·苏辙·送文太师致仕还洛三首
- 长怪名卿亦坐曹,忽乘五马列旌旄。 -- 出自宋·苏辙·送吕希道少卿知滁州
- 隆丘桀屋不自定,翩若猛吹摇旌幢。 -- 出自宋·曾巩·地动
- 汾水腾凌金鼓震,西山宛转旆旌回。 -- 出自宋·司马光·从始平公城西大阅
- 残雪岭头明组练,晚霞檐外簇旌旗。 -- 出自唐·韦庄·谒蒋帝庙
- 西岭双枫南瀑布,自言曾识许旌阳。 -- 出自宋·白玉蟾·栖真观
- 起如武侯布八阵,集如万舞回旌旄。 -- 出自明·刘基·为丘彦良题牧谿〗和尚千雁图
- 凿齿未驯虞礼乐,戈船犹驻汉旌旗。 -- 出自明·刘基·越山亭晚望
- 大君年小丞相少,当轴自请都旌旗。 -- 出自唐·陆龟蒙·江湖散人歌
- 日落猿声连玉笛,晴来山翠傍旌旗。 -- 出自唐·钱起·赋得青城山歌,送杨、杜二郎中赴蜀军
- 万里飞沙咽鼓鼙,三军杀气凝旌旆。 -- 出自唐·钱起·卢龙塞行,韦掌记
- 蜀冈莽苍临大邦,雄雄太守驻旌幢。 -- 出自宋·梅尧臣·平山堂留题
- 公马未驾阴漫漫,公归湿幙濡旌幡。 -- 出自宋·晁补之·澶守谏议韩寿祷雨有应
- 仆本修文持笔者,今来帅领红旌下。 -- 出自唐·张建封·酬韩校书愈打球歌
- 郎署新畴出宰功,海闽关夹使旌雄。 -- 出自宋·宋祁·谢都官监建安郡
- 酪和盘樱旧宴空,凤岐新辟逐旌弓。 -- 出自宋·宋祁·同年梅鼎臣赴凤翔幕兼省觐
- 万里飞沙压鼓鼙,三军杀气凝旌旆。 -- 出自唐·杨巨源·卢龙塞行送韦掌记二首
- 只卓来篇不许双,社坛高处立旌幢。 -- 出自宋·王令·寄衡父满翁
- 倚注即看宣几杖,休闲唯待让旌幢。 -- 出自宋·魏野·送王太尉赴诏二首
- 函谷乱花明剑珮,灞桥垂柳拂旌旗。 -- 出自宋·魏野·送赵侍郎移镇长安
- 便使樽前化红袖,不妨笑杀话旌阳。 -- 出自宋·韩元吉·明老惠炭戏以二小诗
- 说梦向人应不信,碧油幢下有旌旄。 -- 出自宋·刘过·呈辛稼轩
- 雪积万层山四合,碧油幢外有旌旄。 -- 出自宋·刘过·游清潭吕资益蟠谷绝·蟠谷
- 闻道中原遗老,常南望,羽葆霓旌。 -- 出自宋·张孝祥·六州歌头·长怀望断
- 闲卧林泉与世疏,使君三度枉旌旟。 -- 出自唐·朱长文·奉谢司封使君宴公临顾园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