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在第14个字的诗句
恩在第一十四个字的诗句
- 此心郁怅谁能论,有愧叨承国士恩。 -- 出自唐·李白·下途归石门旧居
- 山下黄童争看舞,江干白骨已衔恩。 -- 出自宋·苏轼·詹守携酒见过用前韵作诗聊复和之
- 共喜早归三伏近,解衣盘礴亦君恩。 -- 出自宋·苏轼·次韵刘贡父独直省中
- 三杯卯困忘家事,万户春浓感国恩。 -- 出自宋·苏轼·惠守詹君见和复次韵
- 平生多难非天意,此去残年尽主恩。 -- 出自宋·苏轼·次韵王郁林
- 酒材已遣门生致,菜把仍叨地主恩。 -- 出自宋·苏轼·新酿桂酒
- 政化错迕失大体,坐看倾危受厚恩。 -- 出自唐·杜甫·石笋行
- 十家租税九家毕,虚受吾君蠲免恩。 -- 出自唐·白居易·杜陵叟
- 夫人病时不肯别,死后留得生前恩。 -- 出自唐·白居易·李夫人
- 还有一条遗恨事,高家门馆未酬恩。 -- 出自唐·白居易·重题
- 彼此假名非本物,其间何怨复何恩? -- 出自唐·白居易·禽虫十二章
- 涸鱼久失风波势,枯草曾沾雨露恩。 -- 出自唐·白居易·江南遇天宝乐叟
- 曾经烂熳三年著,欲弃空箱似少恩。 -- 出自唐·白居易·故衫
- 更无平地堪行处,虚受朱轮五马恩。 -- 出自唐·白居易·初到忠州赠李六
- 白头垂泪话梨园,五十年前雨露恩。 -- 出自唐·白居易·梨园弟子
- 各从仕禄休明代,共感平生知己恩。 -- 出自唐·白居易·同王十七庶子、李六员外、郑二侍御同年,四
- 何幸含香奉至尊,多惭未报主人恩。 -- 出自唐·王维·重酬苑郎中(时为库部员外)
- 未央宫里三千女,但保红颜莫保恩。 -- 出自唐·李商隐·槿花
- 满簪白发不胜繁,窃禄偷安媿主恩。 -- 出自宋·陆游·秋兴
- 奉祠累岁惭家食,谢事终身负国恩。 -- 出自宋·陆游·舟中作
- 惰偷已坠先人训,迂拙仍辜圣主恩。 -- 出自宋·陆游·南堂杂兴
- 若为可慰重泉念,触事平心无怨恩。 -- 出自宋·陆游·次韵李季章参政哭其夫人
- 闻道忧民又传诏,苍生何以报君恩? -- 出自宋·陆游·闵雨
- 山林独往杂屠钓,世界皆空谁怨恩。 -- 出自宋·陆游·晚兴
- 未挂衣冠惭士节,免输薪粲荷君恩。 -- 出自宋·陆游·自责
- 惭非故将前侯比,误辱优贤养老恩。 -- 出自宋·陆游·祠禄满不敢复请作口号
- 扶持後死知天幸,容养无能荷国恩。 -- 出自宋·陆游·秋夜斋中
- 赐帛更蒙优老诏,此生何以报君恩? -- 出自宋·陆游·退居
- 雨余未肯放朝暾,穿仗恭承圣主恩。 -- 出自宋·陆游·延和殿退朝口号
- 本来信手忘工拙,却为无心少怨恩。 -- 出自宋·陆游·离嘉州宿平羌
- 已挂朝衣神武门,暂纡紫绶拜君恩。 -- 出自宋·陆游·恩赐龟紫
- 明诏裕民闻屡下,老农何以报君恩? -- 出自宋·陆游·肩舆至湖桑埭
- 监宫引出暂开门,随例须朝不是恩。 -- 出自唐·杜牧·宫词二首
- 归霞帔拖蜀帐昏,嫣红落粉罢承恩。 -- 出自唐·李贺·牡丹种曲
- 陈迹难寻天柱源,疏封投老误明恩。 -- 出自宋·王安石·耿天骘惠梨次韵奉酬三首
- 冯唐老有为郎恋,疏广终无任子恩。 -- 出自宋·王安石·送致政朱郎中东归
- 高名大位能兼有,恣意遨游是特恩。 -- 出自唐·刘禹锡·酬乐天请裴令公开春加宴
- 碧落仙来虽暂谪,赤泉侯在是深恩。 -- 出自唐·刘禹锡·和南海马大夫闻杨侍郎出守郴州因有寄上之作
- 诸县丰登少公事,一家饱暖荷君恩。 -- 出自宋·欧阳修·书王元之画像侧
- 遥怜鸿隙陂穿路,尚想元和贼负恩。 -- 出自宋·秦观·次韵太守向公登楼眺望二首
- 封强尽是春秋国,庙食多怀将相恩。 -- 出自宋·秦观·次韵太守向公登楼眺望二首
- 莫笑杭州别驾村,昔曾柱下数承恩。 -- 出自宋·秦观·送酒与泗州太守张朝请
- 缩身潜喘拳肩跟,君臣相怜加爱恩。 -- 出自唐·韩愈·陆浑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韵
- 病较欣逢五五辰,宫衣忽忆拜天恩。 -- 出自宋·杨万里·久病小愈,雨中端午试笔四首
- 若道厚征为报国,厚民却是负君恩。 -- 出自宋·杨万里·送幼舆子之官澧浦慈利监税二首
- 钓竿已拂珊瑚树,拄笏新沾雨露恩。 -- 出自宋·杨万里·送伍耀卿监庙西归
- 春来明主封西岳,自有还君紫绶恩。 -- 出自唐·王昌龄·寄陶副使
- 黄鹤青云当一举,明珠吐著抱君恩。 -- 出自唐·王昌龄·留别司马太守
- 今君佐藩如佐主,得不陈露酬所恩。 -- 出自唐·元稹·去杭州
- 唯应夜识深山道,忽遇君侯一报恩。 -- 出自唐·元稹·贻蜀五首·病马诗寄上李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