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在第12个字的诗句
岭在第一十二个字的诗句
-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 出自宋·苏轼·惠州一绝 / 食荔枝
- “马上折残江北柳,舟中开尽岭南花”全诗鉴赏 -- 出自··
- 蕙死兰枯菊亦摧,返魂香入岭头梅。 -- 出自宋·苏轼·岐亭道上见梅花戏赠季常
- 一片丹心天日下,数行清泪岭云南。 -- 出自宋·苏轼·过岭寄子由三首?此诗第三首为子由作?
- 日啖荔支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 出自宋·苏轼·食荔支二首(并引)
- 方惊共折津头柳,却喜重寻岭上梅。 -- 出自宋·辛弃疾·鹧鸪天·指点斋尊特地开
- 却怪青山能巧,政尔横看成岭,转面已成峰。 -- 出自宋·辛弃疾·水调歌头·渊明最爱菊
- 数枝梅向林梢出,一脉泉从岭背来。 -- 出自宋·陆游·开东园路北至山脚因治路傍隙地杂植花草
- 输与西邻明上座,解从大庾岭头参。 -- 出自宋·陆游·谢演师送梅
- 亦欲心如秋水静,应须身似岭云闲。 -- 出自宋·王安石·赠僧
- 看取锺山如许雪,何须持寄岭头梅。 -- 出自宋·王安石·雪中游北山呈广州使君和叔同年
- 莫嗟荒僻又离群,且喜风谣岭北闻。 -- 出自宋·王安石·次韵答丁端州
- 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 -- 出自唐·柳宗元·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
- 只今身住西湖上,不羡淮南岭上村。 -- 出自宋·杨万里·走笔和张功父玉照堂十绝
- 人行柳色花光里,天接江西岭北间。 -- 出自宋·杨万里·社日南康道中
- 古树何年涧底生,只今已与岭般平。 -- 出自宋·杨万里·道傍草木二首
- 长淮见说田生棘,此地都将岭作田。 -- 出自宋·杨万里·过石磨岭,岭皆创为田,直至其顶
- 今夜不知何处泊,浪头正与岭头平。 -- 出自宋·杨万里·戏题水墨山水屏
- 万里初怀印绶归,湘江过尽岭花飞。 -- 出自唐·韩翃·别李明府
- 一别京华年岁久,卷中多见岭南诗。 -- 出自唐·王建·寄分司张郎中
- 渔父几忘山下路,仙人时访岭头船。 -- 出自宋·文天祥·周苍崖入吾山作图诗赠之
- 鱼肠雁足望缄封,地远三江岭万重。 -- 出自唐·李绅·逾岭峤止荒陬抵高要
- 殷勤为谢逃名客,想望千秋岭上云。 -- 出自唐·罗隐·送梅处士归宁国
- 墨池漫叠溪中石,白塔微分岭上松。 -- 出自宋·苏辙·游庐山山阳七咏 归宗寺
- 家声远继河西守,游宦多便岭外官。 -- 出自宋·苏辙·送钱承制赴广东都监
- 耿耿清香崖菊淡,依依秀色岭梅如。 -- 出自宋·苏辙·茶花二首
- 祈年粗有樽中桂,寄远仍持岭上梅。 -- 出自宋·苏辙·次韵王适元日并示曹焕二首
- 平居著鞭苦不早,东坡南窜岭南道。 -- 出自宋·苏辙·奉同子瞻荔支叹
- 诗就滴消盘上蜡,信来飘尽岭头梅。 -- 出自宋·苏辙·次韵王巩见寄
- 照人胆似秦时月,送我情如岭上云。 -- 出自清·龚自珍·已亥杂诗 28
- 春风白芷江南岸,暑雨黄梅岭上州。 -- 出自宋·贺铸·送张师常之官南雄
- 水连芳草湖南地,烟隔寒梅岭上春。 -- 出自宋·林逋·送史殿丞之任封州
- 荔子满盘宁易得,与谁频宴岭边楼。 -- 出自宋·曾巩·送戚郎中
- 极目山云杂晓烟,女萝遥护岭松边。 -- 出自明·朱元璋·闻人岭南郊行
- 铜仪一夜变葭灰,暖律还吹岭上梅。 -- 出自唐·韦庄·铜仪
- 一自魏王归绛阙,至今哀怨岭头猿。 -- 出自宋·白玉蟾·九曲櫂歌十首
- 一尊华发江边客,万里黄茅岭外州。 -- 出自宋·张耒·读黄鲁直诗
- 星河半落岩前寺,云雾初开岭上关。 -- 出自唐·许浑·早发天台中岩寺度关岭次天姥岑
- 诏移丞相木兰舟,桂水潺湲岭北流。 -- 出自唐·许浑·闻韶州李相公移拜郴州因寄
- 吴岫雨来溪鸟浴,楚江云暗岭猿吟,野人宁忆沧洲畔,会待吹嘘定至音。 -- 出自唐·许浑·寄阳陵处士
- 闻道望乡闻不得,梅花暗落岭头云。 -- 出自唐·李益·扬州送客
- 已吟子美湖南句,更拟东坡岭外文。 -- 出自宋·陈与义·度岭一首
- 应念萧寒槁木身,殷勤分寄岭头春。 -- 出自宋·毛滂·蔡天逸以诗寄梅诗至梅不至
- 相看尽是江南客,独有君为岭外人。 -- 出自唐·包何·送乌程王明府贬巴江
- 堑山堙谷浪为谋,余力犹穷岭外洲。 -- 出自宋·方信孺·马鞍山
- 苍苔路古,鹿鸣芝涧,猿号松岭。 -- 出自宋·葛长庚·水龙吟·层峦叠巘浮空
- 烟丛簇簇溪藤暗,秋叶萧萧岭树红。 -- 出自明·李东阳·己亥中元陪祀山陵道中奉和杨学士先生韵(四
- 渔笛数声江上月,樵歌一曲岭头烟。 -- 出自宋·释惟一·偈颂一百三十六首
- 石碍犹前溪水勇,风吹不动岭云顽。 -- 出自宋·曾丰·甲辰冬辞冢赴官寄曾鼎臣
- 籍甚江西汝水头,功名驱作岭南游。 -- 出自宋·曾丰·送张叔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