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在第8个字的诗句
山在第八个字的诗句
- 蚕欲老,麦半黄,前山后山雨浪浪。 -- 出自宋·苏轼·雨中游天竺灵感观音院
- 鼎在耳二首人去山空鹤不归,丹亡鼎在世徒悲。 -- 出自宋·苏轼·富阳妙庭观董双成故宅发地得丹鼎覆以铜盘承
- (一本作代书寄桃山居士张圣可)十日春寒不出门,不知江柳已摇村。 -- 出自宋·苏轼·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
- 溪中乱石墙垣古,山下寒蔬匕箸香。 -- 出自宋·苏轼·泗州南山监仓萧渊东轩二首
- 南山一尺雪,雪尽山苍然。 -- 出自宋·苏轼·黄州?此诗当为欧阳修作?
- 清潭百尺皎无泥,山木阴阴谷鸟啼。 -- 出自宋·苏轼·留题仙游潭中兴寺,寺东有玉女洞,洞南有马
- 湖上萧萧疏雨过,山头霭霭暮云横。 -- 出自宋·苏轼·九月中曾题二小诗于南溪竹上既而忘之昨日再
- 山头望湖光泼眼,山下濯足波生指。 -- 出自宋·苏轼·至秀州赠钱端公安道并寄其弟惠山山人
- 篮舆三日山中行,山中信美少旷平。 -- 出自宋·苏轼·宿海会寺
- 随师东游渡潍邞,山头见我两轮朱。 -- 出自宋·苏轼·送乔仝寄贺君六首
- 应为诗人一回顾,山僧未忍扫黄泥。 -- 出自宋·苏轼·和张子野见寄三绝句 见题壁
- 超然台上雪,城郭山川两奇绝。 -- 出自宋·苏轼·大雪青州道上有怀东武园亭寄交孔周翰
- 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 -- 出自宋·苏轼·赠东林总长老
- 要知僧长饥,正坐山少肉。 -- 出自宋·苏轼·次韵高要令刘湜峡山寺见寄
- 折为督邮腰,悬作山人室。 -- 出自宋·苏轼·题云龙草堂石磬
- 门外长溪容净足,山腰苦笋耿盘蔬。 -- 出自宋·苏轼·失题二首
- 岂如山中人,睡起山花发。 -- 出自宋·苏轼·游惠山
- 我今废学不归山,山中对酒空三叹。 -- 出自宋·苏轼·游道场山何山
- 门前剥啄谁叩门,山僧未闲君勿嗔。 -- 出自宋·苏轼·听贤师琴
- 佛灯渐暗饥鼠出,山雨忽来修竹鸣。 -- 出自宋·苏轼·少年时尝过一村院见壁上有诗云夜凉疑有雨院
- 泉傍地平衍,泉上山嵽嵲。 -- 出自宋·苏轼·次韵答荆门张都官维见和惠泉诗
- 水光潋滟犹浮碧,山色空蒙已敛昏。 -- 出自宋·苏轼·次韵仲殊雪中游西湖二首
- 岸迫鸟声合,水平山影交。 -- 出自宋·苏轼·和张均题峡山
- 酒如人面天然白,山向吾曹分外青。 -- 出自宋·苏轼·平山堂次王居卿祠部韵
- 忽闻道人归,鸟语山容开。 -- 出自宋·苏轼·闻辩才法师复归上天竺以诗戏问
- 水洗禅心都眼净,山供诗笔总眉愁。 -- 出自宋·苏轼·次韵送张山人归彭城
- 山前江水流浩浩,山上苍苍松柏老。 -- 出自宋·苏轼·留题仙都观
- 汉水蹙成潭,旋转山之趾。 -- 出自宋·苏轼·万山
- 云山已作歌眉浅,山下碧流清似眼。 -- 出自宋·苏轼·次韵曹子方运判雪中同游西湖
- 更续茶经校奇品,山瓢留待羽仙尝。 -- 出自宋·苏轼·虎跑泉
- 江上樯竿一百尺,山中楼台十二重。 -- 出自宋·苏轼·题双竹堂壁
- 十载游名山,自制山中衣。 -- 出自宋·苏轼·游净居寺
- 挂空如水鉴,写此山河影。 -- 出自宋·苏轼·和黄秀才鉴空阁
- 江寒晴不知,远见山上日。 -- 出自宋·苏轼·过宜宾见夷中乱山
- 白马为塞凤为关,山川无人空自闲。 -- 出自宋·苏轼·上堵吟
- 君文照今古,不比山石脆。 -- 出自宋·苏轼·孔毅甫妻挽词
- 法师逃人入庐山,山中无人自往还。 -- 出自宋·苏轼·送蹇道士归庐山
- 无限小儿齐拍手,山公又作习池游。 -- 出自宋·苏轼·奉和成伯兼戏禹功
- )青荧灭没转前山,浪飐风回岂复坚。 -- 出自宋·苏轼·和子由中秋见月
- 顾我无足恋,恋此山水清。 -- 出自宋·苏轼·次韵答王巩(一题:次韵答参寥)
- 而父老竟无有,盖山神也。 -- 出自宋·苏轼·游净居寺(并叙)
- 圣求尝作《元次山洼樽铭》刻之岩石,因为此诗,请圣求同赋,当以遗邑人,使刻之铭侧。 -- 出自宋·苏轼·武昌西山(并叙)
- 吾先君子尝蓄木山三峰,且为之记与诗。 -- 出自宋·苏轼·木山(并叙)
- 还君此画三叹息,山中故人应有招我归来篇。 -- 出自宋·苏轼·书王定国所藏烟江叠嶂图(王晋卿画)
- 我在钱塘六百日,山中暂来不暖席。 -- 出自宋·苏轼·灵隐前一首赠唐林夫(一题闻林夫当徙灵隐寺
- 野鹰来,万山下,荒山无食鹰苦饥,飞来为尔系彩丝。 -- 出自宋·苏轼·襄阳古乐府三首野鹰来
-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 -- 出自先秦·诗经·斯干
- 如今天下红遍,江山靠谁守? -- 出自·毛泽东·诉衷肠(赠周恩来)
- 年少峥嵘屈贾才,山川奇气曾钟此。 -- 出自·毛泽东·七古·送纵宇一郎东行
- 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 -- 出自宋·李清照·蝶恋花 离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