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在第2个字的诗句
山在第二个字的诗句
- 寻山跨坑谷,腾趠筋骨强。 -- 出自宋·苏轼·书晁说之考牧图後
- 岘山之阳汉江浦。 -- 出自宋·苏轼·襄阳乐
- 北山卧可见,苍翠间硗秃。 -- 出自宋·苏轼·李氏园(李茂贞园也,今为王氏所有。)
- 出山回望翠云鬟,碧瓦朱栏缥缈间。 -- 出自宋·苏轼·游道场山何山
- 南山古台临断岸,雪阵翻空迷仰俯。 -- 出自宋·苏轼·上巳日与二三子携酒出游随所见辄作数句明日
- 孤山山下醉眠处,点缀裙腰纷不扫。 -- 出自宋·苏轼·和秦太虚梅花
- 神山无石髓,生世悲暂寓。 -- 出自宋·苏轼·次韵赵令铄惠酒
- 故山西望三千里,往事回思二十年。 -- 出自宋·苏轼·和宋肇游西池次韵
- 空山不难到,绝境未易名。 -- 出自宋·苏轼·次韵程正辅游碧落洞
- 溪山久寂寞,请续离骚经。 -- 出自宋·苏轼·次韵程正辅游碧落洞
- 何山不堪隐,饮水自修龄。 -- 出自宋·苏轼·次韵程正辅游碧落洞
- 乱山遮晓拥千层,睡美初凉撼不应。 -- 出自宋·苏轼·八月十七复登望海楼自和前篇是日榜出余与试
- 南山之下,汧渭之间,想见开元天宝年。 -- 出自宋·苏轼·书韩干牧马图
- 华山东麓秦遗民,当时依山来避秦。 -- 出自宋·苏轼·送王伯AA28守虢
- 前山槎牙忽变态,后岭杂沓如惊奔。 -- 出自宋·苏轼·江上看山
- 苍山古木书堂屿,北出湘水百余步。 -- 出自宋·苏轼·书堂屿?此诗为沈辽作?
- 龙山忆孟子,栗里怀渊明。 -- 出自宋·苏轼·和陶九日闲居
- 家山忘了脚腾腾,试作巴谈却解譍。 -- 出自宋·苏轼·天圣二僧皆蜀人,不见,留二绝
- 西山一上十五里,风驾两腋飞崔嵬。 -- 出自宋·苏轼·武昌西山
- 出山定被江潮涴,能为山僧更少留。 -- 出自宋·苏轼·六和寺冲师闸山溪为水轩
- 楚山铁炭皆奇物,知君欲斫奸邪窟。 -- 出自宋·苏轼·田国博见示石炭诗有铸剑斩佞臣之句次韵答之
- 何山隔幽谷,去路清且悄。 -- 出自宋·苏轼·与客游道场何山得鸟字
- 空山古寺亦何有,归路万顷青玻璃。 -- 出自宋·苏轼·与子由同游寒溪西山
- 乱山环合水侵门,身在淮南尽处村。 -- 出自宋·苏轼·六年正月二十日复出东门仍用前韵
- 蒜山渡口挽归艎,朱雀桥边看道装。 -- 出自宋·苏轼·次韵许遵
- 溪山雪月两佳哉,宾主谈锋夜转雷。 -- 出自宋·苏轼·雪溪乘兴
- 青山只在古城隅,万里归来卜筑初。 -- 出自宋·苏轼·次韵韶倅李通直二首
- 空山楼观何峥嵘,真人王远阴长生。 -- 出自宋·苏轼·留题仙都观
- 乱山遮晓拥千层,睡美初凉撼不*。 -- 出自宋·苏轼·八月十七日,复登望海楼,自和前篇,是日榜
- 云山已作歌眉浅,山下碧流清似眼。 -- 出自宋·苏轼·次韵曹子方运判雪中同游西湖
- 江山朝福地,古人不我欺。 -- 出自宋·苏轼·和陶移居二首
- 东山何足羡,会是蹑松乔。 -- 出自宋·苏轼·寿叔文
- 家山归未能,题诗寄屋壁。 -- 出自宋·苏轼·司命宫杨道士息轩
- 香山居士留遗迹,天竺禅师有故家。 -- 出自宋·苏轼·天竺寺
- 灵山会未散,八部犹光辉。 -- 出自宋·苏轼·游净居寺
- 海山兜率两茫然,古寺无人竹满轩。 -- 出自宋·苏轼·竹阁
- 青山虽云远,似亦识公颜。 -- 出自宋·苏轼·凌虚台
- 孤山寺下水侵门,每到先看醉墨痕。 -- 出自宋·苏轼·寄吕穆仲寺丞
- 青山在屋上,流水在屋下。 -- 出自宋·苏轼·司马君实独乐园
- 故山岂敢忘,但恐迫华皓。 -- 出自宋·苏轼·过云龙山人张天骥
- 乱山合沓围彭门,官居独在悬水村。 -- 出自宋·苏轼·答吕梁仲屯田
- (径山夏无蚊。 -- 出自宋·苏轼·送渊师归径山
- 倚山修竹有人家,横道清泉知我渴。 -- 出自宋·苏轼·自兴国往筠宿石田驿南二十五里野人舍
- 青山眊矂中,落日凄凉外。 -- 出自宋·苏轼·初别子由至奉新作
- 海山入梦方东去,风雨留人得暂陪。 -- 出自宋·苏轼·次韵徐积
- 楚山微有霰,越瘴久无秋。 -- 出自宋·苏轼·郁孤台?再过虔州,和前韵?
- 景山沉迷阮籍傲,毕卓盗窃刘伶颠。 -- 出自宋·苏轼·谢苏自之惠酒
- 衔山余落景,归迹犹踯躅。 -- 出自宋·苏轼·游山呈通判承议写寄参寥师?此诗为释道潜作
- 仙山与佛国,终恐无是处。 -- 出自宋·苏轼·和陶神释
- 江山千里,供我遐瞩。 -- 出自宋·苏轼·和陶时运四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