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在第4个字的诗句
国在第四个字的诗句
- 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 出自汉·佚名·管子
-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 出自三国·曹植·白马篇
-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 出自宋·陆游·夜泊水村
-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 出自唐·刘禹锡·金陵五题·石头城
- 可怜报国无路,空白一分头。 -- 出自宋·杨炎正·水调歌头·登多景楼
- 咸言上国繁华,岂谓帝城羁旅。 -- 出自唐·子兰·秋日思旧山
- 奇谋报国,可怜无用,尘昏白羽。 -- 出自宋·朱敦儒·水龙吟·放船千里凌波去
- 如何亡国恨,尽在大江东! -- 出自清·屈大均·秣陵
- 乃翁知国如知兵,塞垣草木识威名。 -- 出自宋·黄庭坚·送范德孺知庆州
- 无边家国事,并入双蛾翠。 -- 出自近代·秋瑾·菩萨蛮·寄女伴
- 婿为燕国王,身被诏狱加。 -- 出自唐·李白·秦女休行
- 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 -- 出自唐·李商隐·隋宫 / 隋堤
-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 出自··
-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全诗翻译赏析 -- 出自··
- “可怜万国关山道,年年战骨多秋草。”全诗鉴赏 -- 出自··
- “潮寒水国秋砧早,月暗山城夜漏稀”全诗鉴赏 -- 出自··
- 交乱四国,播于八埏。 -- 出自唐·李白·雪谗诗赠友人
- 斩首掉国门,蹴踏五藏行。 -- 出自唐·李白·东海有勇妇 代关中有贤女
- 缝为绝国衣,远寄日南客。 -- 出自唐·李白·黄葛篇
- 西羌延国讨,白起佐军威。 -- 出自唐·李白·送白利从金吾董将军西征
- 他年京国酒。 -- 出自宋·苏轼·菩萨蛮·玉笙不受朱唇暖
- 平时战国今无在,陌上征夫自不闲。 -- 出自宋·苏轼·石鼻城
- 愿储医国三年艾,不作沉湘九辩文。 -- 出自宋·苏轼·太皇太后阁六首
- 未成报国惭书剑,岂不怀归畏友朋。 -- 出自宋·苏轼·九月二十日微雪,怀子由弟二首
- 忘躯殉国乃吾子,三仕何曾知愠喜。 -- 出自宋·苏轼·苏子容母陈夫人挽词
- 太守归国龙归泉,至今人咏淇园绿。 -- 出自宋·苏轼·次韵舒尧文祈雪雾猪泉
- 舟经故国岁时改,霜落寒江波浪收。 -- 出自宋·苏轼·渝州寄王道矩
- 三年京国厌藜蒿,长羡淮鱼压楚糟。 -- 出自宋·苏轼·赠孙莘老七绝
- 山围故国城空在,潮打西陵意未平。 -- 出自宋·苏轼·次韵秦少章和钱蒙仲
- 遥知鲁国真男子,独忆平生盛孝章。 -- 出自宋·苏轼·桄榔杖寄张文潜一首时初闻黄鲁直迁黔南范淳
- 十年京国厌肥羜,日日烝花压红玉。 -- 出自宋·苏轼·闻子由瘦?儋耳至难得肉食?
- 柳门京国道,驱马及春阳。 -- 出自宋·苏轼·荆州十首
- 故意战国之士,如鲁连、虞卿,皆得道者欤? -- 出自宋·苏轼·安期生?并引?
- 仙山佛国本同归,世路玄关两背驰。 -- 出自宋·苏轼·东亭
- 嘉谋定国垂青史,盛事传家有素风。 -- 出自宋·苏轼·题永叔会老堂
- 不知京国喧,是谓江湖乡。 -- 出自宋·苏轼·牛口见月
- 坐令倾国容,临老见邂逅。 -- 出自宋·苏轼·次韵答章传道见赠
- 喜闻新国政,兼得故人书。 -- 出自宋·苏轼·和孙叔静兄弟李端叔唱和
- 白头逢国士,青眼酒尊开。 -- 出自宋·苏轼·残句白头逢国士
- 嗟我去国久,得君如得归。 -- 出自宋·苏轼·送虢令赵荐
- 春来故国归无期,人言悲秋春更悲。 -- 出自宋·苏轼·法惠寺横翠阁
- 乃欲以国与人。 -- 出自宋·苏轼·嵇绍似康(并引)?一作戏作贾梁道诗?
- 文非经国武非英,终日虚谈取盛名。 -- 出自宋·苏轼·读王衍传
- 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 出自先秦·诗经·硕鼠
- 哀恫中国,具赘卒荒。 -- 出自先秦·诗经·桑柔
- 奄有下国,俾民稼穑。 -- 出自先秦·诗经·閟宫
- 维此二国,其政不获。 -- 出自先秦·诗经·皇矣
- 维彼四国,爰究爰度。 -- 出自先秦·诗经·皇矣
- 彼留子国,将其来食。 -- 出自先秦·诗经·丘中有麻
- 命于下国,封建厥福。 -- 出自先秦·诗经·殷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