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在第3个字的诗句
台在第三个字的诗句
-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 出自宋·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 望章台路杳,金鞍游荡,有盈盈泪。 -- 出自宋·章楶·水龙吟·燕忙莺懒芳残
-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 出自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 戏马台南山簇簇,山边饮酒歌别曲。 -- 出自唐·张籍·送远曲
- “姑苏台上烟花月,宁负春风箫管声。”的意思鉴赏 -- 出自··
- “姑苏台上烟花月,宁负春风箫管声”句子鉴赏 -- 出自··
- 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 -- 出自唐·李白·乌栖曲
- 晚晴台榭增明媚。 -- 出自宋·苏轼·虞美人·深深庭院清明过
- 戏马台南旧战场。 -- 出自宋·苏轼·阳关曲
- 二王台阁已卤莽,?湘东王、高氏。 -- 出自宋·苏轼·渚宫
- 二王台阁已卤莽,何况远问纵横时。 -- 出自宋·苏轼·渚宫
- 超然台闻周翰乞此郡客有诵其诗者乃次其韵二篇以为他日一笑?此诗一题“和鲁人孔周翰题诗二首”,而以现题为引。 -- 出自宋·苏轼·孔周翰尝令仙源中秋以事留东武时陈君荣右王
- 超然台上雪,城郭山川两奇绝。 -- 出自宋·苏轼·大雪青州道上有怀东武园亭寄交孔周翰
- )西台妙迹继杨风,(凝式)。 -- 出自宋·苏轼·金门寺中见李西台与二钱(惟演易)唱和四绝
- 山林台阁原无异,促席论心酌叵罗。 -- 出自宋·苏轼·金沙台
- 黄发台背,寿胥与试。 -- 出自先秦·诗经·閟宫
- 黄耇台背,以引以翼。 -- 出自先秦·诗经·行苇
- 星坼台衡地,曾为人所怜。 -- 出自唐·杜甫·奉送苏州李二十五长史丈之任
- 老蒙台州掾,泛泛浙江桨。 -- 出自唐·杜甫·八哀诗·故著作郎贬台州司户荥阳郑公虔
- 迹籍台观旧,气溟海岳深。 -- 出自唐·杜甫·同李太守登历下古城员外新亭,亭对鹊湖
- 君王台榭枕巴山,万丈丹梯尚可攀。 -- 出自唐·杜甫·滕王亭子
- 得罪台州去,时危弃硕儒。 -- 出自唐·杜甫·哭台州郑司户苏少监
- 改席台能迥,留门月复光。 -- 出自唐·杜甫·台上(得凉字)
- 岂知台阁旧,先拂凤凰雏。 -- 出自唐·杜甫·别苏徯(赴湖南幕)
- 戏马台前秋雁飞。 -- 出自宋·辛弃疾·鹧鸪天·戏马台前秋雁飞
- 姑苏台下草,麋鹿暗生麑。 -- 出自唐·白居易·杂兴三首
- 吴公台下多悲风。 -- 出自唐·白居易·隋堤柳
- 时拂台上石,一举风前杯。 -- 出自唐·白居易·东坡种花二首
- 神女台云闲缭绕,使君滩水急潺湲,风凄暝色愁杨柳,月吊宵声哭杜鹃。 -- 出自唐·白居易·十年三月三十日,别微之于沣上,十四年三月
- 神在台骀助,魂亡猃狁逃。 -- 出自唐·白居易·寄献北都留守裴令公
- 司天台,仰观俯察天人际。 -- 出自唐·白居易·司天台-引古以儆今也
- 依仁台废悲风晚,履信池荒宿草春。 -- 出自唐·白居易·自问
- 云中台殿泥中路,既阻同游懒却还。 -- 出自唐·白居易·雨中赴刘十九二林之期及到寺刘已先去因以四
- 九烛台前十二姝,主人留醉任欢娱。 -- 出自唐·白居易·夜宴醉后留献裴侍中
- 自入台来见面稀,班中遥得揖容辉。 -- 出自唐·白居易·曲江夜归闻元八见访
- 青莎台上起书楼,绿藻潭中系钓舟。 -- 出自唐·白居易·池上闲咏
- 何处台无月,谁家池不春。 -- 出自唐·白居易·晚归早出
- 恬和台上风,虚润池边地。 -- 出自唐·白居易·和梦得洛中早春见赠七韵
- 东寺台阁好,上方风景清。 -- 出自唐·白居易·留题开元寺上方
- 知在台边望不见,暮潮空送渡船回。 -- 出自唐·白居易·答微之泊西陵驿见寄
- 姑苏台榭倚苍霭,太湖山水含清光。 -- 出自唐·白居易·九日宴集,醉题郡楼,兼呈周、殷二判官
- 更闻台阁求三语。 -- 出自唐·王维·同崔傅答贤弟
- 松篁台殿蕙香帏,龙护瑶窗凤掩扉。 -- 出自唐·李商隐·圣女祠
- 青陵台畔日光斜,万古贞魂倚暮霞。 -- 出自唐·李商隐·青陵台
- 右银台路雪三尺,凤诏裁成当直归。 -- 出自唐·李商隐·梦令狐学士
- 思子台边风自急,玉娘湖上月应沉。 -- 出自唐·李商隐·出关宿盘豆馆对丛芦有感
- 黄金台下忽然惊,征人归日二毛生。 -- 出自唐·李煜·望远行·碧砌花光照眼明
- 昔自台郎斥,频年困负薪。 -- 出自宋·陆游·致仕後述怀
- 君乃台阁人,鸾凤仪笙镛。 -- 出自宋·陆游·白干舖别傅用之主簿
- 即今台省盛诸贤,细思宁是儒冠误! -- 出自宋·陆游·木瓜舖短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