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在第9个字的诗句
南在第九个字的诗句
- 鸳鸯非越鸟,何为眷南翔。 -- 出自唐·李白·拟古其六
- 相逢问愁苦,泪尽日南珠。 -- 出自唐·李白·见京兆韦参军量移东阳其一
- 缝为绝国衣,远寄日南客。 -- 出自唐·李白·黄葛篇
- 漾水向东去,漳流直南奔。 -- 出自唐·李白·入彭蠡经松门观石镜缅怀谢康乐题诗书游览之
- 英王受庙略,秉钺清南边。 -- 出自唐·李白·在水军宴赠幕府诸侍御
- 何言西北至,却走东南隅。 -- 出自唐·李白·赠崔咨议
- 暝色湖上来,微雨飞南轩。 -- 出自唐·李白·之广陵宿常二南郭幽居
- 空将泽畔吟,寄尔江南管。 -- 出自唐·李白·流夜郎至西塞驿寄裴隐
- 把酒尔何思,鹧鸪啼南园。 -- 出自唐·李白·同王昌龄送族弟襄归桂阳其一(一作同王昌龄
-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 出自宋·苏轼·浣溪沙
- 白尽老髭须,明日淮南去。 -- 出自宋·苏轼·生查子
- 试登绝顶望乡国,江南江北青山多。 -- 出自宋·苏轼·游金山寺
- 岭南万户皆春色,(岭南万户酒。 -- 出自宋·苏轼·十月二日初到惠州
- 何须夸落墨,独赏江南工。 -- 出自宋·苏轼·山茶
- 潘子久不调,沽酒江南村。 -- 出自宋·苏轼·东坡八首
- 但觉秋来归梦好,西南自有长城。 -- 出自宋·苏轼·河满子 湖州作,寄益守冯当世
- 谁写少年容,樵人剑南老。 -- 出自宋·苏轼·芙蓉
- 古汴从西来,迎我向南京。 -- 出自宋·苏轼·罢徐州,往南京,马上走笔寄子由五首
- 东流入淮泗,送我东南行。 -- 出自宋·苏轼·罢徐州,往南京,马上走笔寄子由五首
- 卜田向何许,石佛山南路。 -- 出自宋·苏轼·罢徐州,往南京,马上走笔寄子由五首
- 莫言西蜀万里,且到南华一游。 -- 出自宋·苏轼·仆所至,未尝出游。过长芦,闻复禅师病甚,
- 卧闻三老白事,半夜南风打头。 -- 出自宋·苏轼·仆所至,未尝出游。过长芦,闻复禅师病甚,
- 仰见天苍苍,石室开南向。 -- 出自宋·苏轼·出峡
- 好去江鱼煮江水,剑南归路有姜诗。 -- 出自宋·苏轼·次韵李修孺留别二首
- 他年谁作舆地志,海南万里真吾乡。 -- 出自宋·苏轼·吾谪海南子由雷州被命即行了不相知至梧乃闻
- 我是玉堂仙,谪来海南村。 -- 出自宋·苏轼·入寺
- 绝交固未敢,且复东南奔。 -- 出自宋·苏轼·孙巨源
- 坐待走龙蛇,清阴满南台。 -- 出自宋·苏轼·种松得徕字(其四在怀古堂,其六在石经院。
- 古汴従西来,迎我向南京。 -- 出自宋·苏轼·罢徐州往南京马上走笔寄子由五首
- 坐待斗与牛,错落挂南甍。 -- 出自宋·苏轼·次韵孙莘老斗野亭寄子由在邵伯堰
- 下山而西行十数里,南入黑水谷,谷中有潭名仙游潭。 -- 出自宋·苏轼·壬寅二月有诏令郡吏分往属县减决囚禁十三日
- 尚寄别后诗,剪刻淮南春。 -- 出自宋·苏轼·和赵德麟送陈传道
- 如今城东瓜,不记召南茇。 -- 出自宋·苏轼·次韵子由月季花再生
- 柱下相君犹有齿,江南刺史已无肠。 -- 出自宋·苏轼·张子野年八十五尚闻买妾述古令作诗
- 代北初辞没马尘,江南来见卧云人。 -- 出自宋·苏轼·赠清凉寺和长老
- 草木各有宜,珍产骈南荒。 -- 出自宋·苏轼·薏苡
- 当为师子吼,佛法无南北。 -- 出自宋·苏轼·闻潮阳吴子野出家?或为苏过作?
- 忆我故居室,浮光动南轩。 -- 出自宋·苏轼·正月十八日蔡州道上遇雪子由韵二首
- 晚岁益可羞,犯雪方南奔。 -- 出自宋·苏轼·正月十八日蔡州道上遇雪子由韵二首
- 蔡河中夜决,横浸国南方。 -- 出自宋·苏轼·牛口见月
- 当为狮子吼,佛法无南北。 -- 出自宋·苏轼·闻潮阳吴子野出家
- 庚桑托鸡鹄,未肯化南荣。 -- 出自宋·苏轼·留别蹇道士拱辰
- 还来送别处,双泪寄南州。 -- 出自宋·苏轼·和子由初到陈州见寄二首次韵
- 我今漂泊等鸿雁,江南江北无常栖。 -- 出自宋·苏轼·与子由同游寒溪西山
- 是身如浮云,安得限南北。 -- 出自宋·苏轼·送小本禅师赴法云
- 系舟清洛尾,初见淮南山。 -- 出自宋·苏轼·送程七表弟知泗州
- 聚散一梦中,人北雁南翔。 -- 出自宋·苏轼·谢仲适坐上送王敏仲北使
- 街东街西翠幄成,池南池北绿钱生。 -- 出自宋·苏轼·寿阳岸下
- 我本放浪人,家寄西南坤。 -- 出自宋·苏轼·寄题梅宣义园亭
- 何处春风吹晓幕,江南绿水通珠阁。 -- 出自宋·苏轼·辘轳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