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在第3个字的诗句
佛在第三个字的诗句
- 况于佛祖可呵骂,岂无魔外宜攻讨。 -- 出自宋·王炎·用元韵答清老
- 荒凉佛屋存遗像,窈窕仙岩有别区。 -- 出自宋·王炎·和程丞游清水岩黄龙山韵·清水岩
- 绣成佛国银为地,画出王城雪覆桥。 -- 出自唐·李洞·题尼大德院
- 寄诸佛子,共结来缘。 -- 出自唐·长屋·绣袈裟衣缘
- 一卷佛经心谙诵,七篇真诰手亲书。 -- 出自宋·李昉·昉著灸数朝废吟累日继披佳会莫菲睚声亦贡七
- 我之佛法是无为,何故今朝得有为。 -- 出自唐·利涉·讥韦玎吟以韦字为韵
- 仙源佛窟有天台,今古嘉名遍九垓。 -- 出自唐·吴越僧·武肃王有旨,石桥设斋会,进一诗,共六首
- 东进佛经弘释教。 -- 出自元·王处一·苏幕遮 示李梁张三人
- 这仙佛、路径明分。 -- 出自元·王丹桂·行香子 示从,复用前韵
- 论做佛机缄,只凭慧力。 -- 出自元·李道纯·满江红 赠密庵述三教
- 仙儒佛,派殊而理一,到底同途。 -- 出自元·王*·沁园春 三教一理
- 闻道佛狸曾驻马,岂因佳味有黄柑? -- 出自清·谈迁·渡江
- 敢言佛说尽荒唐,劳我阇黎日夜忙。 -- 出自明·张岱·玛瑙寺长鸣钟
- 千轮佛火照层城,九陌香车击迅霆。 -- 出自宋·刘筠·灯夕寄献内翰虢略公
- 浩荡佛界宽,凌兢客心折。 -- 出自宋·宋庠·登大明寺塔
- 梵楼佛火千轮出,汉畤神光百道来。 -- 出自宋·宋庠·和晏尚书宣德门侍宴观灯
- 青螺佛髻高,群玉仙都敞。 -- 出自宋·余靖·游韶石
- 峨峨佛屋瘦四海,志士叹息伤容颜。 -- 出自宋·黄庶·和百塔寺四首·芳亭
- 林中佛寺君王家,湖上仙宫太子莹。 -- 出自宋·项安世·纪山寺观梁宣明二帝陵
- 月乘佛界生清影,风入僧垣作好音。 -- 出自宋·潘大临·次韵黄泽简亭
- 交错佛衣巾,红绿错裙袂。 -- 出自宋·王铚·游东阳涵碧亭刘梦得所赋诗也明日过中兴寺游
- 镌崖佛像古,凭虚楼殿工。 -- 出自宋·张嵲·游下岩寺先是刘宝学约於此相聚既而先进舟遂
- 本无佛法可商量,亦不坐在鬼窟里。 -- 出自宋·释道璨·偈颂十二首
- 休言佛法无人会,且说蝇冬又倍收。 -- 出自宋·释道璨·偈颂十二首
- 自有佛法以至于今,少曾见有个样,不睹是底和尚。 -- 出自宋·释道璨·临济赞
- 莫疑佛宇清芬烈,檐蔔曼殊共借香。 -- 出自宋·张镃·寻桂南山至崇寿院因往灵三首
- 晓炷佛香聊作观,晚投社饱亦称侬。 -- 出自宋·张镃·有怀参政范公因书桂隐近事奉寄二首
- 仙庐佛刹互入望,渔篷游舫遥相衔。 -- 出自宋·张镃·同魏茂先潘茂洪泛湖终日
- 香於佛见笑,大似野蔷薇。 -- 出自宋·张镃·香玉花
- 解传佛祖从前意,便是羲皇向上人。 -- 出自宋·叶茵·北窗
- 惟知佛照子,曾管雁山云。 -- 出自宋·赵师秀·无言师还道院求诗
- 室静佛为证,山深石作邻。 -- 出自宋·刘黻·赋顽石从寄中上人
- 皆是佛威神,即事舍尘劳。 -- 出自宋·蔡卞·楞严经偈
- 起坐佛灯前,闲抽易书读。 -- 出自明·方孝孺·宿夹江寺
- 江南佛法多衰谢,主张名教一夔足。 -- 出自宋·陈天麟·赠水西寺举老
- 倘无佛力三千行,奈此丘蛇井鼠何。 -- 出自宋·陈岩·永安塔
- 雨霁佛屋明,苔迳深曲折。 -- 出自·陈俞·玛瑙宝胜寺
- 地连佛寺楼台古,泉落山田稻蟹肥。 -- 出自宋·丁宝臣·题慧山翠麓亭
- 急就佛宫嫌北面,载开儒馆堕西偏。 -- 出自宋·度正·制置侍郎阁学台座俯从乡论营求胜地改建贡闱
- 高者佛寺平者川,关仝范宽焉得比。 -- 出自宋·方回·次韵受益再题荆浩山水图当是洪谷子自写所居
- 乾坤佛法元来盛,湖海诗僧到处雄。 -- 出自宋·方回·走笔送吴僧庆间游明越
- 丹崖佛迹直末耳,天巩名山世基仗。 -- 出自宋·傅烈·浮碇冈
- 一盏佛灯犹未灭,霁天云淡月华光。 -- 出自宋·古汴高士·浔阳古寺
- 安得佛之力,与世开群喑。 -- 出自宋·郭印·次韵莆大受琴中趣二首
- 阿难佛宠弟,亦遭淫女难。 -- 出自宋·郭印·读楞严经
- 而况佛之徒,辞家童其颠。 -- 出自宋·郭印·赠明师
- 而况佛之觉,灵明亘十方。 -- 出自宋·郭印·类试院考校九月十日塔之八级中现宝光杨齐伯
- 香炉佛迹不在外,仙掌蛾眉此其足。 -- 出自宋·晃冲之·同鲁山韩丞观女灵庙前险石
- 有崇佛子于今见,王氏多佳自古寄。 -- 出自宋·金履祥·景定甲子夏五三日王希夷兄有弄璋之庆是时希
- 长疑佛界中,天女来行乐。 -- 出自宋·李覯·和育王十二题·重台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