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在第13个字的诗句
丝在第一十三个字的诗句
-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 出自唐·贺知章·咏柳
- 更被夕阳江岸上,断肠烟柳一丝丝。 -- 出自·韦庄·江外思乡
- 风絮飘残已化萍,泥莲刚倩藕丝萦。 -- 出自清·纳兰性德·山花子·风絮飘残已化萍
- 十里西畴熟稻香,槿花篱落竹丝长,垂垂山果挂青黄。 -- 出自宋·范成大·浣溪沙·江村道中
- 描写春天的诗句:万条垂下绿丝绦 -- 出自唐··
- 永丰坊那畔,尽日无人,谁见金丝弄晴画? -- 出自宋·苏轼·洞仙歌·江南腊尽
- 符老风情奈老何,朱颜灭尽鬓丝多。 -- 出自宋·苏轼·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三首
- 符老风情奈老何,朱颜减尽鬓丝多,投梭每困东邻女,换扇惟逢春梦婆。 -- 出自宋·苏轼·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三首
- 江空野阔落不见,入户但觉轻丝丝。 -- 出自宋·苏轼·江上值雪效欧阳体限不以盐玉鹤鹭絮蝶飞舞之
- 小殿垂帘白玉钩,大宛立仗青丝鞚。 -- 出自宋·苏轼·用前韵答西掖诸公见和
- 欲共幽人洗笔砚,要传流水入丝桐。 -- 出自宋·苏轼·和参寥见寄?一作:奉和参寥离彭门至淮上见
- 鸣雨既过渐细微,映空摇飏如丝飞。 -- 出自唐·杜甫·雨不绝
- 入手清风词更好,细书白茧乌丝。 -- 出自宋·辛弃疾·临江仙·记取年年为寿客
- 谁将春色去,鸾胶难觅,弦断朱丝。 -- 出自宋·辛弃疾·满庭芳·急管哀弦
- 只今江海上,钧天梦觉,清泪如丝。 -- 出自宋·辛弃疾·满庭芳·柳外寻春
- 忆得少年长乞巧,竹竿头上愿丝多。 -- 出自唐·白居易·七夕
- 移领钱唐第二年,始有心情问丝竹。 -- 出自唐·白居易·霓裳羽衣歌 和微之
- 兰膏新沐云鬓滑,宝钗斜坠青丝发。 -- 出自唐·白居易·任氏行
- 走笔往来盈卷轴,除官递互掌丝纶。 -- 出自唐·白居易·余思未尽加为六韵重寄微之
- 莫学尔兄年十五,蹉跎始得掌丝纶。 -- 出自唐·白居易·喜敏中及第偶示所怀
- 自笑形骸纡组绶,将何言语掌丝纶? -- 出自唐·白居易·登龙尾道南望忆庐山旧隐
- 张盖欲判江滟滟,回头更望柳丝丝。 -- 出自唐·李商隐·曲池
- 错教双鬓受东风,看吹绿影成丝早。 -- 出自清·纳兰性德·踏莎行·倚柳题笺
- 风絮飘残已化萍,泥莲刚倩藕丝萦;珍重别拈香一瓣,记前生。 -- 出自清·纳兰性德·摊破浣溪沙·风絮飘残已化萍
- 迟日园林尝煮酒,和风庭院新丝。 -- 出自宋·陆游·春日
- 侧卧横眠百不知,轩窗寂寂雨丝丝。 -- 出自宋·陆游·夏日
- 黄庭读罢心如水,闭朱户、愁近丝簧。 -- 出自宋·陆游·一丛花·仙姝天上自无双
- 疏帘曲槛苹风凉,细腰美人藕丝裳,绿藤水文穿矮床,玉指纤纤弹履霜。 -- 出自宋·陆游·听琴
- 走马平欺剌绣坡,放船横截乱丝涡。 -- 出自宋·陆游·戏题
- 楼上凭阑小立时,淡烟漠漠雨丝丝。 -- 出自宋·陆游·倚楼
- 野艇空怀菱蔓滑,冰盆谁弄藕丝长? -- 出自宋·陆游·林亭书事
- 竹叶春醪碧玉壶,桃花骏马青丝鞚。 -- 出自宋·陆游·懹成都十韵
- 挹彼蒲萄醅,酌我鹦鹉螺,虽无丝与竹,倚树自高歌。 -- 出自宋·陆游·人日东园
- 雨霁郊原刈麦忙,风清门巷晒丝香。 -- 出自宋·陆游·村居书触目
- 豪举每嫌杯绿浅,痴顽颇怪鬓丝迟。 -- 出自宋·陆游·九月三日同吕周辅教授游大邑诸山
- 世上悠悠东逝波,金丹将奈鬓丝何! -- 出自宋·陆游·世上
- 今旦理髯还一笑,白间时有黑丝抽。 -- 出自宋·陆游·道院杂兴
- 今年上元灯满城,十里东风度丝竹。 -- 出自宋·陆游·上元夜作
- 绿径风斜花片片,画廊人静雨丝丝。 -- 出自宋·陆游·小疾谢客
- 铜鸭香生风嫋嫋,竹鸡声断雨丝丝。 -- 出自宋·陆游·岁暮遣兴
- 东家唤客宴画堂,两行玉指调丝簧。 -- 出自宋·陆游·大风登城书雨
- 满目青山未得过,镜中无那鬓丝何。 -- 出自唐·杜牧·书怀
- 满眼青山未得过,镜中无那鬓丝何。 -- 出自唐·杜牧·书怀
- 自笑与君三岁别,头衔依旧鬓丝多。 -- 出自唐·杜牧·陕州醉赠裴四同年
- 翩联桂花坠秋月,孤鸾惊啼商丝发。 -- 出自唐·李贺·李夫人歌
- 汉家离宫三十六,缓歌慢舞凝丝竹。 -- 出自宋·王安石·虞美人·虞美人
- 庭下早知闲木索,坐间遥想御丝桐。 -- 出自宋·王安石·蒙城清燕堂
- 谏省新登二直臣,万方惊喜捧丝纶。 -- 出自唐·刘禹锡·李贾二大谏拜命后寄杨八寿州
- 开谢两堪成怅望,伤春不到柳丝时。 -- 出自宋·欧阳修·与谢三学士唱和八首·陪饮上林院後亭见樱桃
- 岂知山高水深意,久以写此朱丝弦。 -- 出自宋·欧阳修·送琴僧知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