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在第13个字的诗句
东在第一十三个字的诗句
- 稚子比来骑竹马,犹疑只在屋东西。 -- 出自唐·顾况·悼稚
- 紫塞风高直北秋,黄河水自向东流声。 -- 出自宋·郑思肖·北望
- 莫使银河到沧海,人间沟水易东流。 -- 出自宋·宋祁·七夕
- 恳避严庐十拜章,一麾重许出东方。 -- 出自宋·宋祁·中山公损疾二首
- 手揽缃茎那忍折,戏鱼长在叶东西。 -- 出自宋·宋祁·忆与唐公游西湖
- 栩栩庄园梦正酣,曙霞分色照东南。 -- 出自宋·宋祁·晏寝
- 左契铜鱼照绶囊,上头车骑冠东方。 -- 出自宋·宋祁·送澶渊李太傅
- 心誓前贤六百石,异时初服返东冈。 -- 出自宋·宋祁·隐几
- 强读诗书叹白头,一官飘泊寄东周。 -- 出自宋·张耒·寄晁应之二首
- 相思故人云间月,凉夜皎皎出东厢。 -- 出自宋·张耒·秋日二首
- 登临想君不可见,梦逐流水游东吴。 -- 出自宋·张耒·寄余五十五
- 我今单舸犯江潭,往来略已遍东南。 -- 出自宋·张耒·题江州琵琶亭
- 惟有清淮慰人意,春流日日自东来。 -- 出自宋·张耒·潮水二首
- 众木交阴园径荒,独寻细径上东冈。 -- 出自宋·张耒·晨起眺望
- 江云霮{上雨下对}未全开,东岭微芒日色来。 -- 出自宋·张耒·二月五日折梅时经雨梅谢矣
- 郎似飞鸿不可留,妾如斜日水东流。 -- 出自宋·张耒·周氏行
- 疏傅里闾询故老,秦皇车甲想东游。 -- 出自宋·张耒·登海州城楼
- 农事一春荒积雨,长淮千里驾东风。 -- 出自宋·张耒·江亭别故人
- 老人不睡秋夜长,五更鼓角鸣东堂。 -- 出自宋·张耒·秋晓
- 席上未知帘幕晓,青娥低语指东方。 -- 出自唐·曹松·夜饮
- 好作新诗寄桑苎,垂虹秋色满东南。 -- 出自宋·米芾·垂虹亭
- 聚散有期云北去,浮沈无计水东流。 -- 出自唐·许浑·京口闲居寄京洛友人
- 起凭栏干各垂泪,又驱羸马向东州。 -- 出自唐·许浑·东游留别李丛秀才
- 杨子可曾过北里,鲁人何必敬东家。 -- 出自唐·许浑·赠郑处士
- 又闻招魂有美酒,为我浇酒祝东流。 -- 出自唐·李益·从军夜次六胡北饮马磨剑石为祝殇辞
- 秦国金陵王气全,一龙正道始东迁。 -- 出自唐·崔涂·东晋
- 莫学少年轻远别,陇关西少向东人。 -- 出自唐·崔涂·陇上逢江南故人
- 无限别魂招不得,夕阳西下水东流。 -- 出自唐·崔涂·巫山旅别
- 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 出自唐·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
- 怅望南徐登北固,迢遥西塞恨东关。 -- 出自唐·皇甫冉·酬张继
- 晚节闻君趋道深,结茅栽树近东林。 -- 出自唐·皇甫冉·秋夜有怀高三十五兼呈空和尚(一作刘长卿诗
- 西蹙犬戎威北狄,南吞荆郢制东吴。 -- 出自唐·薛逢·题剑门先寄上西蜀杜司徒
- 露竹风蝉昨夜秋,百年心事付东流。 -- 出自唐·薛逢·惊秋
- 柳却有情愁落日,花惟能笑谢东风。 -- 出自宋·王令·和朱元弼春游
- 春日楼台暖气低,东风无主自东西。 -- 出自宋·王令·燕答
- 口吻嗫嚅言嗢吚,称别状类顾东西。 -- 出自宋·王令·古庙
- 万事一身伤老矣,戌葵凝笑墙东。 -- 出自宋·陈与义·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
- 多少巫山旧家事,老来分付水东流。 -- 出自宋·陈与义·和颜持约
- 峨峨仲连,齐之高士,北辞千金,东蹈沧海。 -- 出自魏晋·曹丕·煌煌京洛行
- 要作人间浩荡春,便应三日对东君。 -- 出自宋·毛滂·生日
- 趦趄欲进仍厚颜,纷纷无乃辽东豕。 -- 出自宋·毛滂·上曾枢密
- 花外种松松外竹,渐无蝴蝶到东篱。 -- 出自宋·毛滂·子温以诗将菊本见遗数日适病伏枕今少间戏作
- 方瞳玉骨本无羁,驰烟驭气思东归。 -- 出自宋·钱惟演·送张无梦归天台山
- 巷里何曾异南北,屋头还复记东西。 -- 出自宋·韩元吉·赴信幕寄子云叔{唤口换日}及同寺
- 海上颓云潮不返,侧身空堕辽东。 -- 出自宋·刘辰翁·临江仙·旧日采莲羞半面
- 莫恨青青如今白,愿年年、语取东君信。 -- 出自宋·刘辰翁·金缕曲/贺新郎
- 二三子者今如此,看使君、角巾东路。 -- 出自宋·刘辰翁·桂枝香·吹箫人去
- 遗爱与山同北固,平生作计岂东周。 -- 出自宋·刘过·谒京口张守
- 万里无人独自行,得君逆旅尉东征。 -- 出自宋·刘过·湖口邂逅张伯丰同行
- 枚数人才难倒指,有如公者又东归。 -- 出自宋·刘过·送王东乡归天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