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在第9个字的诗句
龙在第九个字的诗句
- 白鹤不留归后语,苍龙犹是种时孙。 -- 出自宋·苏轼·孤山二咏(并引)
- 奉议郎方君彦德,有龙尾大砚奇甚,谓余若能作诗少解前语者,当奉饷,乃作此诗。 -- 出自宋·苏轼·龙尾砚歌(并引)
- 红旗越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 -- 出自·毛泽东·清平乐·蒋桂战争
- 径持紫泥诏,直入黄龙城。 -- 出自宋·李清照·上枢密韩公、工部尚书胡公
- 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 出自唐·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一
- 八分一字直百金,蛟龙盘拏肉屈强。 -- 出自唐·杜甫·李潮八分小篆歌
- 渥洼骐骥儿,尤异是龙脊。 -- 出自唐·杜甫·送李校书二十六韵
- 干戈虽横放,惨澹斗龙蛇。 -- 出自唐·杜甫·喜晴
- 有能市骏骨,莫恨少龙媒。 -- 出自唐·杜甫·昔游
- 夜看丰城气,回首蛟龙池。 -- 出自唐·杜甫·咏怀二首
- 鸟雀苦肥秋粟菽,蛟龙欲蛰寒沙水。 -- 出自唐·杜甫·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率尔遣兴,寄近呈苏涣侍
- 一毛生凤穴,三尺献龙泉。 -- 出自唐·杜甫·奉送苏州李二十五长史丈之任
- 晚来横吹好,泓下亦龙吟。 -- 出自唐·杜甫·刘九法曹郑瑕邱石门宴集
- 倚风遗鶂路,随水到龙门。 -- 出自唐·杜甫·奉留赠集贤院崔于二学士
- 天阴对图画,最觉润龙鳞。 -- 出自唐·杜甫·大云寺赞公房四首
- 平生白羽扇,零落蛟龙匣。 -- 出自唐·杜甫·八哀诗·故司徒李公光弼
- 泥沙卷涎沫,回首怪龙鳞。 -- 出自唐·杜甫·黄鱼
- 尚有西郊诸葛庙,卧龙无首对江濆。 -- 出自唐·杜甫·上卿翁请修武侯庙遗像缺落时崔卿权夔州
- 徒劳望牛斗,无计劚龙泉。 -- 出自唐·杜甫·所思(得台州郑司户虔消息)
- 荒庭垂橘柚,古屋画龙蛇。 -- 出自唐·杜甫·禹庙(此忠州临江县禹祠也)
- 虚檐交鸟道,枯木半龙鳞。 -- 出自唐·杜甫·谒先主庙(刘昭烈庙在奉节县东六里)
- 宝马嘶归红旆动,团龙试碾铜瓶泣。 -- 出自宋·辛弃疾·满江红·照影溪梅
- 记五更、联句失弥明,龙衔烛。 -- 出自宋·辛弃疾·满江红·半山佳句
- 又说春雷鼻息,是卧龙、弯环如许。 -- 出自宋·辛弃疾·水龙吟·补陀大士虚空
- 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 -- 出自宋·辛弃疾·贺新郎·把酒长亭说
- 挽天河、谁来照影,卧龙山下。 -- 出自宋·辛弃疾·贺新郎·翠浪吞平野
- 诮惯得、吴儿不怕蛟龙怒。 -- 出自宋·辛弃疾·摸鱼儿 观潮上叶丞相
- 渠侬如石鼎,正作蛟龙缩。 -- 出自宋·辛弃疾·吴克明广文见和再用韵答之
- 泓澄最深处,浮出蛟龙涎。 -- 出自唐·白居易·游悟真寺诗一百三十韵
- 草尽泉枯马病羸,飞龙但印骨与皮。 -- 出自唐·白居易·阴山道
- 我今何为者,趋世身龙钟。 -- 出自唐·白居易·郑生尝隐天台,徵起而仕。今复谢病,隐于此
- 譬如蜩鷃徒,啾啾啅龙鹏。 -- 出自唐·白居易·反鲍明远白头吟
- [昔尝与钱舍人登青龙寺上方,同望蓝田山,各有绝句。 -- 出自唐·白居易·登龙昌上寺望江南山,怀钱舍人
- 绸缪夫妇体,狎猎鱼龙姿。 -- 出自唐·白居易·同微之赠别郭虚舟炼师五十韵
- 滑如铺薤叶,冷似卧龙鳞。 -- 出自唐·白居易·寄蕲州簟与元九因题六韵 时元九鳏居。
- 枪森赤豹尾,纛叱黑龙髯。 -- 出自唐·白居易·奉和汴州令狐相公二十二韵
- 沙堤亘蟆池,市路绕龙断。 -- 出自唐·白居易·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和望晓
- 珠应哂鱼目,铅未伏龙泉。 -- 出自唐·白居易·奉酬淮南牛相公思黯见寄二十四韵
- 难于寻鸟路,险过上龙门。 -- 出自唐·白居易·送友人上峡赴东川辞命
- 辞章留凤阁,班籍寄龙楼。 -- 出自唐·白居易·履道新居二十韵
- 见说在天行雨苦,为龙未必胜为鱼。 -- 出自唐·白居易·点额鱼
- 仰头惊凤阙,下口触龙鳞。 -- 出自唐·白居易·赠江州李十使君员外十二韵
- 支许徒思游白月,夔龙未放下青天。 -- 出自唐·白居易·宿香山寺酬广陵牛相公见寄
- 况吾与尔辈,本非蛟龙匹。 -- 出自唐·白居易·四月池水满
- 西午桥街行怅望,南龙兴寺立踟蹰。 -- 出自唐·白居易·送张常侍西归
- 蓬山闲气味,依约似龙楼。 -- 出自唐·白居易·答苏庶子
- 今来脱豸冠,时往侍龙楼。 -- 出自唐·白居易·赠吴丹
- 骊驹从白马,出入铜龙门。 -- 出自唐·王维·寓言二首(次首律髓入侠少类,作卢象
- 明君移凤辇,太子出龙楼。 -- 出自唐·王维·奉和圣制与太子诸王三月三日龙池春禊应制
- 白云随凤管,明月在龙楼。 -- 出自唐·王维·恭懿太子挽歌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