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在第8个字的诗句
龙在第八个字的诗句
- 攀条折春色,远寄龙庭前。 -- 出自唐·李白·折杨柳
- 而我胡为者,叹息龙门下。 -- 出自唐·李白·冬夜醉宿龙门觉起言志
- 天门九重谒圣人,龙颜一解四海春。 -- 出自唐·李白·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其一
- 各守麋鹿志,耻随龙虎争。 -- 出自唐·李白·山人劝酒
- 朝发汝海东,暮栖龙门中。 -- 出自唐·李白·秋夜宿龙门香山寺奉寄王方城十七丈奉国莹上
- 激昂风云气,终协龙虎精。 -- 出自唐·李白·献从叔当涂宰阳冰
- 欲往泾溪不辞远,龙门蹙波虎眼转。 -- 出自唐·李白·泾溪东亭寄郑少府谔
- 地即帝王宅,山为龙虎盘。 -- 出自唐·李白·金陵其一
- 早怀经济策,特受龙颜顾。 -- 出自唐·李白·赠溧阳宋少府陟
- 石惊虎伏起,水状龙萦盘。 -- 出自唐·李白·下陵阳沿高溪三门六剌滩
- 杨花满江来,疑是龙山雪。 -- 出自唐·李白·题瓜州新河饯族叔舍人贲
- 一朝长鸣去,矫若龙行云。 -- 出自唐·李白·送张秀才从军
- 想像鸾凤舞,飘飖龙虎衣。 -- 出自唐·李白·游泰山六首(一作天宝元年四月从故御道上泰
- 嘘嘘云雾出,奕奕龙蛇绾。 -- 出自宋·苏轼·孙莘老寄墨四首
- 余姚古县亦何有,龙井白泉甘胜乳。 -- 出自宋·苏轼·送刘寺丞赴余姚
- 不见十余年,想作龙蛇长。 -- 出自宋·苏轼·戏作种松
- 灵水先除眼界花,(龙井水洗眼有效。 -- 出自宋·苏轼·再游径山
- 初扶鹤立骨,未出龙缠筋。 -- 出自宋·苏轼·和赵景贶栽桧
- 宝刀匣不见,但见龙雀环。 -- 出自宋·苏轼·以双刀遗子由子由有诗次其韵
- 天骥德力备,马外龙麟中。 -- 出自宋·苏轼·和叔盎画马次韵
- 南山隔秦岭,千树龙蛇奔。 -- 出自宋·苏轼·吊徐德占?并引?
- 我公天与英雄表,龙章凤姿照鱼鸟。 -- 出自宋·苏轼·张安道乐全堂
- 春雷一震海帖伏,龙变海鱼安海族。 -- 出自宋·苏轼·送冯判官之昌国
- 〔熙宁十年,诏以龙山废佛祠为表忠观。 -- 出自宋·苏轼·送表忠观钱道士归杭
- 今朝一雨聊自赎,龙神社鬼各言功。 -- 出自宋·苏轼·和李邦直沂山祈雨有应
- 窗前暗响鸣枯叶,龙公试手初行雪。 -- 出自宋·苏轼·聚星堂雪
- 虎移泉眼趁行脚,龙作浪花供抚掌。 -- 出自宋·苏轼·虎跑泉
- 纤攕虎豹鬣,蹙缩龙蛇瘿。 -- 出自宋·苏轼·紫团参寄王定国
- 山中有遗貌,矫矫龙之姿。 -- 出自宋·苏轼·隆中
- 张公晚为龙,抑自龙中来。 -- 出自宋·苏轼·祷雨龙公既应刘景文有诗次韵
- ?一题:东坡居士过龙光,求大竹作肩舆,得两竿。 -- 出自宋·苏轼·赠龙光长老
- 红焙浅瓯新火活,龙团小碾斗晴窗。 -- 出自宋·苏轼·记梦回文二首
- 但嗟浊恶世,不受龙象蹴。 -- 出自宋·苏轼·书*公诗后
- 插架刀槊健,落纸龙蛇骛。 -- 出自宋·苏轼·鼠须笔
- 或流苍石缝,宛转龙鸾蹙。 -- 出自宋·苏轼·焦千之求惠山泉诗
- 红焙浅瓯新活火,龙团小碾斗晴窗。 -- 出自宋·苏轼·记梦回文二首(并叙)
- 蟹眼翻波汤已作,龙头拒火柄犹寒。 -- 出自宋·苏轼·次韵周穜惠石铫
- 窗前暗响鸣枯叶,龙公试手行初雪。 -- 出自宋·苏轼·聚星堂雪(并叙)
- 山有乔松,隰有游龙。 -- 出自先秦·诗经·山有扶苏
- 高帝子孙尽隆准,龙种自与常人殊。 -- 出自唐·杜甫·哀王孙
- 曾貌先帝照夜白,龙池十日飞霹雳。 -- 出自唐·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 胡来不觉潼关隘,龙起犹闻晋水清。 -- 出自唐·杜甫·诸将五首
- 苍水使者扪赤绦,龙伯国人罢钓鳌。 -- 出自唐·杜甫·荆南兵马使太常卿赵公大食刀歌
- 裴回虎穴上,面势龙泓头。 -- 出自唐·杜甫·寄赞上人
- 虚无马融笛,怅望龙骧茔。 -- 出自唐·杜甫·八哀诗·赠左仆射郑国公严公武
- 霜雪回光避锦袖,龙蛇动箧蟠银钩。 -- 出自唐·杜甫·寄裴施州(裴冕坐李辅国贬施州刺史)
- 坐堆_,行答飒,立龙钟。 -- 出自宋·辛弃疾·水调歌头·头白齿牙缺
- 天与文章,看万斛、龙文笔力。 -- 出自宋·辛弃疾·满江红·天与文章
- 其外海茫茫,下有龙伯,饥时一啖千里。 -- 出自宋·辛弃疾·哨遍·池上主人
- 凤历半千开诞日,龙山重九逼佳辰。 -- 出自宋·辛弃疾·寿朱晦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