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在第7个字的诗句
龙在第七个字的诗句
- 从今风虎依云龙,扶摇万里乘长风。 -- 出自宋·卫泾·上亲庭寿
- 文如吐凤笔如龙,珍重华林墨尚浓。 -- 出自宋·魏闲·太谏诗笔因题绝句
- 夬进则为乾,群龙神气王。 -- 出自宋·五迈·寿方右史德顺大琮生朝
- 力不能裨斗野龙,僅于北鄙有边功。 -- 出自宋·徐钧·杜茂
- 散而成章合为龙,回风混事游鸿濛。 -- 出自宋·阎伯敏·十二峰·登龙
- 一一牵来种是龙,临深欲下更嘶风。 -- 出自宋·杨备·洗马池
- 草庐抱膝方卧龙,狞飚撼户云埋峰。 -- 出自宋·于石·同韵俲欧苏体
- 顽云怙势吞烛龙,一夜老尽江上峰。 -- 出自宋·于石·对雪
- 钳吏似束湿,麾龙如使儿。 -- 出自宋·喻良能·送侍御帅夔府
- 状殊宋车非越龙,亦非石壁浮青红。 -- 出自宋·员兴宗·紫云洞
- 云雾油然托应龙,姓名偶彻大明宫。 -- 出自宋·袁说友·和薛子晋来庆癸未登第韵二首
- 当年鱼水奋云龙,天不兴刘死诸葛。 -- 出自宋·袁说友·孔明庙柏
- 东入吴中晚,团龙第一奁。 -- 出自宋·袁说友·遗建茶于惠老
- 浮蚁酒中圣,团龙天上珍。 -- 出自宋·袁说友·遗云液新醇花胯正焙于制幕
- 断崖飞出玉虬龙,元气淋淳鬼神泣。 -- 出自宋·袁燮·谢毗陵使君惠画
- 人区未蒙泽,蛟龙兹有待。 -- 出自宋·张伯玉·玉泉祈雨
- 何年此事蛰飞龙,石壁蜿蜒尚有踪。 -- 出自宋·张釜·游山七绝·龙隐洞
- 何年此地蛰飞龙,石壁蜿蜒尚有踪。 -- 出自明·张金·龙隐岩
- 威凤翔高冈,神龙潜深渊。 -- 出自宋·张九成·拟归田园
- 内家新赐密云龙,只到调元六七公。 -- 出自宋·张祁·答周邦彦觅茶
- 西峙群阜如盘龙。 -- 出自宋·张去惑·重建羊侯祠和王原叔句
- 万叠崇岗揖卧龙,一峰圆顶翠连空。 -- 出自宋·张宪武·句
- 两洞深如许,神龙此奠居。 -- 出自宋·赵希桐·游临平乾洞水洞
- 雨过勿雷吼,老龙鼾正熟。 -- 出自宋·郑国辅·云根石
- 溟海亦震荡,鱼龙失其宅。 -- 出自明·郑梦周·感遇(四首)
- 鸣凤元非昔,蟠龙直到今。 -- 出自宋·周师成·凤凰台
- 岩根岚雾深,神龙隐其所。 -- 出自宋·朱元升·龙隐岩
- 飞瀑含清籁,乖龙走疾雷。 -- 出自宋·祖无择·题仰山二十韵
- 伊人高步接夔龙,旧隐荒凉石伞峰。 -- 出自宋·祖无择·石伞峰书堂
- 乃知感召由真龙,房星孕秀非偶尔。 -- 出自元·周伯琦·天马行应制作
- 猛虎尚可搏,蛟龙亦易屠。 -- 出自元·陈基·烂泥洪
- 倒窣天瓢浇火龙,九点齐州一时绿。 -- 出自元·方行·复和五松小龙女歌
- 月黑山鬼号,苍龙斗折角。 -- 出自元·陈秀民·题王长史所画天平龙门图
- 水底冰蚕已化龙,绝世于今故无偶。 -- 出自元·陈秀民·题幻住庵中峰和尚莲池野亭小像
- 墨池之鱼曾化龙,三尺青蛇在袖中。 -- 出自明·卞荣·述怀效生肖体
- 百千善信云从龙,遐迩资粮川就壑。 -- 出自明·等慈润公·长干宝塔放光偈
- 有神手天瓢,九龙运其水。 -- 出自明·邓韨·雷殿画壁
- 三洪坐失险,蛟龙不能争。 -- 出自明·归有光·自徐州至吕梁述水势大略
- 弹雀人多笑,屠龙世久嗤。 -- 出自明·归有光·乙卯冬留别安亭诸友
- 燕支木叶落,卢龙秋色来。 -- 出自明·郭奎·次钱子贞苏门感怀
- 江云黯黯度游龙,江雪融融湿飞燕。 -- 出自明·韩上桂·紫陌行
- 盛年春色住盘龙,满目风光留户网。 -- 出自明·韩上桂·紫陌行
- 台前古镜名盘龙,光与阴精应圆缺。 -- 出自明·何白·哀江头
- 天公为民驱老龙,老龙虽苦田家喜。 -- 出自明·胡俨·骤雨戏作
- 八骏夹电驰,六龙戴星出。 -- 出自明·皇甫汸·乐府十二首(嘉靖丙寅作)
- 去遵鸾辂,归泛龙舟。 -- 出自明·皇甫汸·乐府十二首(嘉靖丙寅作)
- 嵲天关复几重,龙飞凤翥势偏雄。 -- 出自明·金幼孜·居庸叠翠
- 宝马衔金勒,苍龙绕翠华。 -- 出自明·金幼孜·誓师毕随驾回营中马上赋
- 雨师鞭霆走群龙,玄云四合零雨濛。 -- 出自明·九皋声公·效飞廉
- 宋人岂解识真龙,天厩骅骝纵奔逸。 -- 出自明·黎民表·题黄山谷书黄龙禅师开堂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