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在第7个字的诗句
龙在第七个字的诗句
- 或示梦画工,画龙要珠戏。 -- 出自宋·赵孟坚·题陈山龙祠
- 路转小桥东,群龙拥梵宫。 -- 出自宋·施枢·寄宝藏壁天瑞
- 三日若为霁,群龙亦有灵。 -- 出自宋·施枢·别天目
- 干将与莫邪,蛟龙可水断。 -- 出自宋·卫宗武·和叶野渡易古铜瓶韵
- 骈头始生为箨龙,森然而立列群玉。 -- 出自宋·卫宗武·和陆象翁以梅配竹
- 渺渺江河流,蛟龙所为沼。 -- 出自宋·利登·杂兴
- 长天漠漠升虬龙,龙光鳞鳞涵紫空。 -- 出自宋·利登·用赵南塘赠黄希声韵呈南塘
- 祝君猛去作为龙,行继延平跃云雾。 -- 出自宋·姚勉·送胡从甫刘仲山入京
- 苏仙今已骑虬龙,野塘钓艇君谁同。 -- 出自宋·姚勉·题谭君诗集
- 璧池浪阔高化龙,直透银河三万里。 -- 出自宋·姚勉·送友人陈上舍兄弟试太学
- 所翁先生人中龙,豪气下吞江海空。 -- 出自宋·姚勉·题李锐父所藏陈所翁龙轴
- 升天旧说有神龙,今睹蜿蜒在目中。 -- 出自宋·姚勉·宿珠桥见龙上天
- 待青松、化尽苍龙头角,共乘云去。 -- 出自宋·陈允平·水龙吟·杜鹃啼老春愁
- 垤鹳鸣一声,毒龙戏吞吐。 -- 出自宋·胡仲弓·山中值雨偶成
- 鸥鹭何曾下,鱼龙定不知。 -- 出自宋·胡仲弓·元日次韵
- 虎豹何堪捋,虬龙尚可登。 -- 出自宋·胡仲弓·和枯崖山行韵
- 偷生几漏网,为龙知何秋。 -- 出自宋·胡仲弓·晴溪
- 世莫轻辜负,元龙湖海身。 -- 出自宋·胡仲弓·还翁雪舟吟卷
- 无限都人哭鼎龙,年多泽久似仁宗。 -- 出自宋·马廷鸾·甲子初冬宿直玉堂凄风小雨次日即承先帝晏驾
- 暖风旗影飏蛇龙。 -- 出自宋·何梦桂·浣溪沙
- 山高云密下苍龙。 -- 出自宋·何梦桂·浣溪沙
- 世间怪物有蛟龙,三百六十虫之长。 -- 出自宋·何梦桂·蛟龙歌
- 祝融掷火驱六龙,火轮吐焰烧长空。 -- 出自宋·何梦桂·赠星学叶冰壶
- 为言此是古孙龙,往往得之沙塞上。 -- 出自宋·萧元之·塞马歌答杨侍郎
- 夜久风浪息,骊龙弄颔珠。 -- 出自宋·蒲寿宬·读可翁閒坐偈
- 仪秦枉饶舌,施龙漫多口。 -- 出自宋·蒲寿宬·书草屋壁
- 法护何妨短,元龙故自豪。 -- 出自宋·邓剡·挽唐如晦二首
- 灵君冠剑从飞龙,云雨苍茫手翻覆。 -- 出自宋·黎廷瑞·偕仲退周南翁登曲岛山分韵得曲字
- 玄菟狞爪齿,白龙老鳞甲。 -- 出自宋·黎廷瑞·避暑招真观听琴
- 天明报平安,阿龙故自超。 -- 出自宋·黎廷瑞·夜大风明日视新竹无恙
- 斗牛之墟有伏龙,宝气夜起天为虹。 -- 出自宋·黎廷瑞·铁笛行赠丁云屋
- 威凤巢深林,神龙潜巨壑。 -- 出自宋·仇远·予久客思归以秋光都似宦情薄山色不如归意浓
- 霜寒濑水浅,蛟龙若为容。 -- 出自宋·仇远·和卞仲祥
- 半生豪气学元龙,湖海惟知敬数公。 -- 出自宋·仇远·和范爱竹三首
- 平生韩孟交,云龙阻相从。 -- 出自宋·仇远·送杨志行赴徽州教授
- 诏旨天颁起卧龙,首丘甘老水云东。 -- 出自宋·董嗣杲·和靖先生墓
- 豢养不及真神龙,人生剪羽樊笼中,名尤利怨方相攻。 -- 出自宋·熊禾·上刘治中
- 六合忽怪事,蜕龙挂茅宇。 -- 出自宋·唐珏·冬青行二首
- 雪手焚香三读龙,小楼坐对晚山横。 -- 出自宋·徐瑞·刘元辅寄咏史六十首赋此为谢
- 搜抉无遗隐,幽龙不废吟。 -- 出自宋·陈深·次韵赠钱德钧
- 虎帐有筹第一,龙榜预占双捷,底事足荣观。 -- 出自宋·程节斋·水调歌/水调
- 自然妙,若三川龙跃,九万鹏飞。 -- 出自宋·崔中·沁园春·自己阳生
- 运阴阳根本,东龙西虎,结凝金水,择地深栽。 -- 出自宋·衣白山人·沁园春·一粒金丹
- 酒泛金杯,香飘龙篆。 -- 出自宋·丁求安·踏莎行·紫府延龄
- 执鞭入海驱赤龙,火车勒驾烧长空。 -- 出自宋·华岳·潮热
- 五月尽蛰潭底龙,千里应无市中虎。 -- 出自宋·华岳·送商府判
- --威绣床怕引乌龙吠,锦字愁教青鸟衔。 -- 出自·***·联句(光、威、裒,姊妹三人,失其姓)
- 功成弃之去,乘龙上天游。 -- 出自唐·刘复·游仙
- 松柏韵幽音,鱼龙焰寒烛。 -- 出自唐·武元衡·德宗皇帝挽歌词三首
- 殿省秘清晓,夔龙升紫微。 -- 出自唐·羊士谔·和武相早朝中书候传点书怀奉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