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在第7个字的诗句
龙在第七个字的诗句
- 丹砂成黄金,骑龙飞上太清家,云愁海思令人嗟。 -- 出自唐·李白·飞龙引二首·其一
- 八阵图名成卧龙,六韬书功在飞熊。 -- 出自元··蟾宫曲·怀古
- 白马谁家子,黄龙边塞儿。 -- 出自唐·李白·独不见
- 北斗酌美酒,劝龙各一觞。 -- 出自唐·李白·短歌行
- 历天又入海,六龙所舍安在哉? -- 出自唐·李白·日出入行
- 错落千丈松,虬龙盘古根。 -- 出自唐·李白·赠宣城赵太守悦
- 雄剑挂壁,时时龙鸣。 -- 出自唐·李白·独漉篇
- 白鹭映春洲,青龙见朝暾。 -- 出自唐·李白·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
- 昔闻颜光禄,攀龙宴京湖。 -- 出自唐·李白·春日陪杨江宁及诸官宴北湖感古作
- 我昔辞林丘,云龙忽相见。 -- 出自唐·李白·酬张卿夜宿南陵见赠
- 光景不可回,六龙转天车。 -- 出自唐·李白·早秋赠裴十七仲堪
- 轩后上天时,攀龙遗小臣。 -- 出自唐·李白·送鲁郡刘长史迁弘农长史
- 骑虎不敢下,攀龙忽堕天。 -- 出自唐·李白·留别广陵诸公 (一作留别邯郸故人)
- 赤伏起颓运,卧龙得孔明。 -- 出自唐·李白·读诸葛武侯传书怀赠长安崔少府叔封昆季
- 虎啸谷而生风,龙藏溪而吐云。 -- 出自唐·李白·鸣皋歌送岑徵君 时梁园三尺雪.
- 海若不隐珠,骊龙吐明月。 -- 出自唐·李白·赠僧行融
- 三灾荡璇玑,蛟龙翼微躬。 -- 出自唐·李白·访道安陵遇盖还为余造真录临别留赠 【上竹
- 黄口为人罗,白龙乃鱼服。 -- 出自唐·李白·流夜郎半道承恩放还兼欣克复之美书怀示息秀
- 百草死冬月,六龙颓西荒。 -- 出自唐·李白·拟古其六
- 我昔钓白龙,放龙溪水傍。 -- 出自唐·李白·留别曹南群官之江南
- 海水昔飞动,三龙纷战争。 -- 出自唐·李白·留别金陵诸公
- 举手何所待,青龙白虎车。 -- 出自唐·李白·早望海霞边
- 中使何年到,金龙自古投。 -- 出自宋·苏轼·壬寅二月,有诏令郡吏分往属县灭决囚禁。自
- 天门荡荡惊跳龙,出林飞鸟一扫空。 -- 出自宋·苏轼·题王逸少帖
- )斗坛画出铜龙狞。 -- 出自宋·苏轼·游罗浮山一首示儿子过
- 当年何人佐祖龙,上蔡公子牵黄狗。 -- 出自宋·苏轼·石鼓
- 粃糠团凤友小龙,奴隶日注臣双井。 -- 出自宋·苏轼·和钱安道寄惠建茶
- 今年太守真卧龙,笑语炎天出冰雹。 -- 出自宋·苏轼·次韵答贾耘老
- 岂知泉下有猪龙,卧枕雷车踏阴轴。 -- 出自宋·苏轼·次韵舒尧文祈雪雾猪泉
- )鸡岭云霞古,龙宫殿宇幽。 -- 出自宋·苏轼·壬寅二月有诏令郡吏分往属县减决囚禁十三日
- 天厩如海养群龙,并收其子岂不公,(君之子祁举制策,文学行义,为时所称。 -- 出自宋·苏轼·送程德林赴真州
- 肉??汗血尽龙种,紫袍玉带真天人。 -- 出自宋·苏轼·申王画马图?或谓为蔡肇作?
- 何年僵立两苍龙,瘦脊盘盘尚倚空。 -- 出自宋·苏轼·登玲珑山
- 最后一匹马中龙,不嘶不动尾摇风。 -- 出自宋·苏轼·韩干马十四匹
- 天公不解防痴龙,玉函宝方出龙宫。 -- 出自宋·苏轼·次韵子由清汶老龙珠丹
- 安期与羡门,乘龙安在哉。 -- 出自宋·苏轼·过莱州雪后望三山
- 牛马行无色,蛟龙斗不开。 -- 出自唐·杜甫·雨
- 舟楫欹斜疾,鱼龙偃卧高。 -- 出自唐·杜甫·渡江
- 置驿常如此,登龙盖有焉。 -- 出自唐·杜甫·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
- 积水驾三峡,浮龙倚长津。 -- 出自唐·杜甫·别蔡十四著作
- 歌罢两凄恻,六龙忽蹉跎。 -- 出自唐·杜甫·别唐十五诫,因寄礼部贾侍郎(贾至)
- 鱼鳖为人得,蛟龙不自谋。 -- 出自唐·杜甫·江涨
- 鸥鸟牵丝飏,骊龙濯锦纡。 -- 出自唐·杜甫·大历三年春,城放船出瞿塘峡,久居夔府,将
- 巢许山林志,夔龙廊庙珍。 -- 出自唐·杜甫·奉赠萧二十使君
- 赤雀翻然至,黄龙讵假媒。 -- 出自唐·杜甫·秋日荆南述怀三十韵
- 郁郁三大字,蛟龙岌相缠。 -- 出自唐·杜甫·观薛稷少保书画壁
- 猱玃须髯古,蛟龙窟宅尊。 -- 出自唐·杜甫·瞿塘两崖
- 隐豹深愁雨,潜龙故起云。 -- 出自唐·杜甫·戏寄崔评事表侄、苏五表弟、韦大少府诸侄
- 戈剑星芒耀,鱼龙电策驱。 -- 出自唐·白居易·东南行一百韵寄通州元九侍御澧州李十一
- 神鬼闻如泣,鱼龙听似禅。 -- 出自唐·白居易·江楼夜吟元九律诗成三十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