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在第2个字的诗句
龙在第二个字的诗句
- 濯龙春苑曙,翠凤晓旗舒。 -- 出自唐·李峤·和周记室从驾晓发合璧宫
- 神龙见像日,仙凤养雏年。 -- 出自唐·李峤·中宗降诞日长宁公主满月侍宴应制
- 天龙带泉宝,地马列金沟。 -- 出自唐·李峤·钱
- 见龙多见尾,少见四体全。 -- 出自宋·姜夔·昔游诗
- 一龙已为异,三者亦罕传。 -- 出自宋·姜夔·昔游诗
- 养龙在泉。 -- 出自南北·谢灵运·赠从弟弘元
- 来龙去脉绝无有,突然一峰插南斗。 -- 出自清·袁枚·独秀峰
- 一龙独跨山之凹,高耸脊背横伸腰,其下嵌空走怒涛。 -- 出自清·袁枚·到石梁观瀑布
- 蛟龙生气尽,不若鼠横行。 -- 出自清·袁枚·品画
- 鱼龙水面金杯满,鸾鹤山头彩笔新。 -- 出自宋·范成大·次韵太守出郊
- 白龙起幽蛰,黑雾佐神变。 -- 出自宋·范成大·大暑舟行含山道中,雨骤至,霆奔龙挂可骇
- 祖龙妄意一至萬,當道已聞神嫗哭。 -- 出自宋·范成大·初冬近飲酒作
- 玉龙阵长空,皋比忽先犯。 -- 出自宋·范成大·次韵姜尧章雪中见赠
- 六龙行在东南国,河若能神合断流。 -- 出自宋·范成大·护龙河
- 孝龙分职隶湘西,天许宁亲岁一归。 -- 出自宋·范成大·龙母庙
- 问龙亦借一席地,解包听雨眠西斋。 -- 出自宋·范成大·游仰山谒小释迦塔,访孚惠二王遗迹,赠长老
- 白龙青峡紫烟炉,山北山南只半涂。 -- 出自宋·范成大·病倦不能过谷帘、三峡,寄题
- 驪龙兮飞度,郊之麟兮去汝。 -- 出自宋·范成大·歸将
- 祖龙驱群龙,疏此万丈沟。 -- 出自宋·范成大·秦淮
- 真龙绝水鱼鳖散,参军后骑凫鸥没。 -- 出自宋·周邦彦·开元夜游图
- 蛟龙啮尸鱼食血,黄泥直下无青天。 -- 出自唐·王建·相和歌辞·公无渡河
- 飞龙老马曾教舞,闻著音声总举头。 -- 出自唐·王建·楼前
- 鱼龙卷旗帜,霜雪积戈矛。 -- 出自唐·张籍·新城甲仗楼
- 虬龙未化时,鱼鳖同一波。 -- 出自唐·孟郊·送别崔寅亮下第
- 鱼龙气不腥,潭洞状更妍。 -- 出自唐·孟郊·石淙
- 石龙不见形,石雨如散星。 -- 出自唐·孟郊·游石龙涡
- 鱼龙波五色,金碧树千丛。 -- 出自唐·孟郊·送任载、齐古二秀才自洞庭游宣城
- 神龙荡失水,驯扰终未得。 -- 出自宋·文天祥·送行中斋三首
- 八龙写作诗中案,孤鹤来为梦里游。 -- 出自宋·文天祥·读赤壁赋前后二首
- 伏龙欲夹太阳飞,独柱擎天力弗支。 -- 出自宋·文天祥·感怀二首
- 六龙杳霭知何处,大海茫茫隔烟雾。 -- 出自宋·文天祥·二月六日海上大战国事不济孤臣天祥坐北舟中
- 鱼龙沸海地为泣,烟雨满山天也愁。 -- 出自宋·文天祥·自叹
- 六龙忽蹉跎,川广不可泝。 -- 出自宋·文天祥·祥兴第三十六
- 浮龙倚长津,参错走洲渚。 -- 出自宋·文天祥·祥兴登极第三十二
- 真龙竟寂寞,乾坤水上萍。 -- 出自宋·文天祥·祥兴第三十三
- 蛟龙亦狼狈,反复乃须臾。 -- 出自宋·文天祥·张世杰第四十一
- 蛟龙噀灵雨,雕鹗展雄风。 -- 出自宋·文天祥·衡州送胡端逸赴漕
- 画龙俱在叶,宠鹤先居卫。 -- 出自唐·高适·赠别王十七管记
- 蛟龙长怒虎长啸,山木翛翛波浪深。 -- 出自唐·李绅·涉沅潇
- 飞龙久驭宇,真气尚兴云。 -- 出自唐·李绅·上党奏庆云见
- 八龙三虎俨成行,琼树花开鹤翼张。 -- 出自唐·卢纶·酬赵少尹戏示诸侄元阳等因以见赠
- 攀龙与泣麟,哀乐不同尘。 -- 出自唐·卢纶·同兵部李纾侍郎刑部包佶侍郎哭皇甫侍御曾
- 虬龙宁守蛰,鸾鹤岂矜飞。 -- 出自唐·卢纶·寄赠畅当山居
- 虬龙一掬波,洗荡千万春。 -- 出自唐·贾岛·望山
- 火龙明鸟道,铁骑绕羊肠。 -- 出自唐·李隆基·早登太行山中言志
- 卧龙智略,三诏佐升平,烟塞事,玉堂心,频把菱花照。 -- 出自宋·黄庭坚·蓦山溪·山明水秀
- 毒龙帖耳收雷霆,逆鳞可摩若家狗。 -- 出自宋·黄庭坚·南山罗汉赞十六首
- 屠龙非世资,学问求自得。 -- 出自宋·黄庭坚·次韵晁元忠西归十首
- 元龙湖海二,毁誉略相半。 -- 出自宋·黄庭坚·见子瞻粲字韵诗和答三人四返不困而愈崛奇辄
- 屠龙真强言,奔马不及舌。 -- 出自宋·黄庭坚·再和答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