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在第13个字的诗句
龙在第一十三个字的诗句
- 三百年间同晓梦,钟山何处有龙盘。 -- 出自唐·李商隐·咏史二首·其一
-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 -- 出自唐·李白·公无渡河
- 百二禁兵辞象阙,三千宫女下龙舟。 -- 出自唐·许浑·汴河亭
- “三百年间同晓梦,钟山何处有龙盘”全诗翻译赏析 -- 出自··
- “曲水两行排雁齿,斜桥一道蹈龙鳞。”的意思及鉴赏 -- 出自··
- “百二禁兵辞象阙,三千宫女下龙舟”全诗翻译赏析 -- 出自唐··
- “好去长江千万里,不须辛苦上龙门。”全诗鉴赏 -- 出自··
- 战舰森森罗虎士,征帆一一引龙驹。 -- 出自唐·李白·永王东巡歌十一首
- 万里横戈探虎穴,三杯拔剑舞龙泉。 -- 出自唐·李白·送羽林陶将军
- 深沉百丈洞海底,那知不有蛟龙蟠。 -- 出自唐·李白·鲁郡尧祠送窦明府薄华还西京(时久病初起作
- 自言正直动山鬼,岂知造物哀龙钟。 -- 出自宋·苏轼·登州海市
- 银瓶泻油浮蚁酒,紫碗铺粟盘龙茶。 -- 出自宋·苏轼·兴龙节侍宴前一日,微雪,与子由同访王定国
- 我欲归休君未可,茂先方议斸龙泉。 -- 出自宋·苏轼·台头寺送宋希元
- 人言山住水亦住,下有万古蛟龙渊。 -- 出自宋·苏轼·游径山
- 飞楼涌殿压山谷,朝钟暮鼓惊龙眠。 -- 出自宋·苏轼·游径山
- 深渊鼍鳖横,?去声,?巨壑蛇龙顽。 -- 出自宋·苏轼·神女庙
- 兰亭茧纸入昭陵,世间遗迹犹龙腾。 -- 出自宋·苏轼·孙莘老求墨妙亭诗
- 剑在床头诗在手,不知谁作蛟龙吼。 -- 出自宋·苏轼·郭祥正家醉画竹石壁上郭作诗为谢且遗古铜剑
- 人不我知斯我贵,不须雷雨起龙梭。 -- 出自宋·苏轼·和仲伯达
- (迩英阁前有双槐,樛然属地如龙形。 -- 出自宋·苏轼·九月十五日迩英讲论语终篇赐执政讲读史官燕
- 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蛰龙知。 -- 出自宋·苏轼·王复秀才所居双桧二首
- 因君寄与双龙饼,镜空一照双龙影。 -- 出自宋·苏轼·安州老人食蜜歌
- 三吴六月水如汤,老人心似双龙井。 -- 出自宋·苏轼·安州老人食蜜歌
- 天公不解防痴龙,玉函宝方出龙宫。 -- 出自宋·苏轼·次韵子由清汶老龙珠丹
- 邻里亦知偏爱竹,春来相与护龙雏。 -- 出自宋·苏轼·傅尧俞济源草堂(此诗亦载山谷集)
-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 出自宋·苏轼·和子由中秋见月
- 何人舣舟临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 出自宋·苏轼·和子由中秋见月
- 自言正直动山鬼,岂知造物哀龙锺。 -- 出自宋·苏轼·海市(并叙)
- 江上松楠深复深,满山风雨作龙吟。 -- 出自宋·苏轼·次韵子由送千之侄
- 武皇已老白云乡,正与群帝骖龙翔,独留杞梓扶明堂。 -- 出自宋·苏轼·和三舍人省上(三月二十九日作。明日驾幸景
- 元祐六年十一月一日,祷雨张龙公,得小雪,与客会饮聚星堂。 -- 出自宋·苏轼·聚星堂雪(并叙)
- 只恐樽前无此客,清诗还有士龙能。 -- 出自宋·苏轼·和陈传道雪中观灯
- 骤雨东风对远湾,滂然遥接石龙关。 -- 出自·毛泽东·七律·游学即景
- 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 -- 出自唐·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
- 忆昨逍遥供奉班,去年今日侍龙颜。 -- 出自唐·杜甫·至日遣兴,奉寄北省旧阁老、两院故人二首
- 此时骊龙亦吐珠,冯夷击鼓群龙趋。 -- 出自唐·杜甫·渼陂行
- 阴崖却承霜雪干,偃盖反走虬龙形。 -- 出自唐·杜甫·题李尊师松树障子歌
- 路幽必为鬼神夺,拔剑或与蛟龙争。 -- 出自唐·杜甫·桃竹杖引,赠章留后(竹兼可为簟,名桃笙)
- 把臂开尊饮我酒,酒酣击剑蛟龙吼。 -- 出自唐·杜甫·相逢歌赠严二别驾
- 只收壮健胜铁甲,岂因格斗求龙驹。 -- 出自唐·杜甫·惜别行送刘仆射判官(仆射乃其主将刘乃仆射
- 醉舞且摇鸾凤影,浩歌莫遣鱼龙泣。 -- 出自宋·辛弃疾·满江红·直节堂堂
- 却笑千年曹孟德,梦中相对也龙钟。 -- 出自宋·辛弃疾·瑞鹧鸪
- 南幸江都恣佚游,应将此柳系龙舟。 -- 出自唐·白居易·隋堤柳
- 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 -- 出自唐·白居易·霓裳羽衣歌 和微之
- 山头江底何悄悄,猿鸟不喘鱼龙听。 -- 出自唐·白居易·小童薛阳陶吹觱篥歌 和浙西李大
- 宪府触邪峨豸角,琐闱驳正犯龙鳞。 -- 出自唐·白居易·和李中丞与李给事山居雪夜同宿小酌
- 报我之章何璀璨,累累四贯骊龙珠。 -- 出自唐·白居易·偶以拙诗数首寄呈裴少尹侍郎,蒙以盛制四篇
- 肯向泥中抛折剑,不收重铸作龙泉。 -- 出自唐·白居易·闻李尚书拜相因以长句寄贺微之
- 大屋檐多装雁齿,小航船亦画龙头。 -- 出自唐·白居易·答客问杭州
- 烟叶葱茏苍麈尾,霜皮驳落紫龙鳞。 -- 出自唐·白居易·题流沟寺古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