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在第12个字的诗句
龙在第一十二个字的诗句
- 纵湖山尚好,泉乾虎迹,井*龙鳞。 -- 出自元·邵亨贞·八声甘州 次钱思复怀钱唐旧游韵
- 孔庙之桧尤硉矹,地媪所守龙所窟。 -- 出自元·王逢·僧莲松桧图歌书遂昌山人郑明德序后
- 好把中间心裂碎,静里调和龙虎。 -- 出自元·刘志渊·大江东去·人生最贵
- 邯郸道上断人行,消铄尽、元龙豪气。 -- 出自元·王恽·鹊桥仙·五穷作祟
- 万古醉中天地,井蛙湖海元龙。 -- 出自元·魏初·木兰花慢 为完颜振之寿
- 记昔日淮山隐隐,宛若虎踞龙盘。 -- 出自元·傅按察·鸭头绿 钱塘怀古 辍耕录卷十四
- 曾是贞元朝士,本来湖海元龙。 -- 出自元·张伯淳·木兰花慢 寿陈介轩
- 平湖暮色冥蒙,雷风唤起双龙舞。 -- 出自元·吴存·水龙吟 督军湖观竞渡
- 今朝蛰户初开,一声雷唤苍龙起。 -- 出自元·吴存·水龙吟 寿族父瑞 堂是日惊蛰
- 离坎相交,反覆阴阳,须藉木龙金虎。 -- 出自元·冯尊师·苏武慢·冒雪冲霜
- 阴与阳并,斡转枢机,旋走虎龙蟠结。 -- 出自元·冯尊师·苏武慢 以上二十首见呜鹤余音卷二
- 得一金丹事毕,休寻白虎青龙。 -- 出自元·王惟一·西江月·得一金丹事毕
- 无拘执,但闲来捉虎,怒后擒龙。 -- 出自元·王*·沁园春 真风子
- 成连携我鼓琴处,白浪如山龙出游。 -- 出自明·张以宁·长江万里图为同年汪华玉赋
- 内廷传敕赐宫壶,侍臣出报龙颜喜。 -- 出自明·贝琼·送浙省都事曹德辅运粮北上
- 群鱼拨刺惯砰磕,跃水欲作龙腾梭。 -- 出自宋·赵希逢·和平政桥
- 我睹真龙幸不惊,至诚祝龙龙好听。 -- 出自宋·宋真宗·观龙歌
- 势可驱山塞沧海,紫气逶迤龙凤盖。 -- 出自宋·田锡·圣主平戎歌
- 深山大泽贮烟雾,黑处似有龙蛇蟠。 -- 出自明·袁凯·徐子修画山水歌
- 风云浩荡时将暮,江水萧条龙亦蟠。 -- 出自明·袁凯·沪渎龙王庙晚眺
- [23]夜夜空江头,似有蛟龙起。 -- 出自近代·李大钊·题蒋卫平遗像
- 偷向上帝谗驺虞,驺虞得罪龙穷喜。 -- 出自宋·石介·寄永叔
- 衡阳春暖雁飞过,儿率雨昏龙战稀。 -- 出自宋·陶弼·衡州三首
- 元佑丝纶两汉前,曲刑意得龙光宣。 -- 出自宋·潘大临·哭东坡
- 开先拄杖子忽然变化空行龙王,油然起云霈然洪澍。 -- 出自宋·释道璨·偈颂十二首
- 飞楼半天真人居,玉幢金蕤龙牙舆。 -- 出自宋·张镃·读仙书
- 试看左纽足奇怪,虎胫骨贯龙鳞皮。 -- 出自宋·敖陶孙·张连鲁仲本蜀人从其先宦岭表仅五六十年矣
- 一朝入火纵粉骨,曲身得暖龙蛇伸。 -- 出自宋·敖陶孙·乞炭於冯孔武再用前韵
- 手持姑溪之双鲤,中藏片玉龙鸾镌。 -- 出自宋·陈起·汪起潜谢送唐诗用韵再送刘沧小集
- 声华视汉媲黄绮,宝床赐食龙颜喜。 -- 出自宋·罗与之·题采石李太白祠
- 二珰相语俨相向,贵妃未至龙颜望。 -- 出自宋·许月卿·题明皇贵妃上马图
- 歘然修梁架岩起,左右苍白龙形全。 -- 出自宋·方凤·三洞
- 忆昔常登清掞堂,鹊尾炉爇龙涎香。 -- 出自明·张羽·倪元镇画竹沈御史所藏
- 玄云抱石雷雨垂,苍山夹水龙蛇绕。 -- 出自明·张羽·钱舜举溪岸图
- 荒亭日落松风过,水碧沙明龙自吟。 -- 出自·汪采白·且听龙吟
- 忆昔高皇定华夏,海内遘屯龙战野。 -- 出自明·方孝孺·送刘士端归括苍
- 连章秋月雁回翅,贮袖天香龙吐涎。 -- 出自宋·曹泾·次胡济鼎同年三律
- 虎头将军眼如电,领兵夜渡龙舟堰。 -- 出自宋·陈碧娘·平元曲寄二弟植与格
- 坛告雷师雷莫闻,江叩龙神龙弗顾。 -- 出自宋·陈淳·贺傅寺丞喜雨二十六韵
- 钻泥苯{上艹下尊}伸蛰龙,轧石胧肿亚卧狮。 -- 出自宋·陈淳·和丁祖舜绿笋之韵
- 石骨旁峙虎蹲踞,泉脉下绕龙瀊洄。 -- 出自宋·陈淳·和林叔己咏扬守福寿林塘之韵
- 我有大砚卧蚕纹,元是新安龙尾石。 -- 出自宋·陈鉴之·毕履和惠端砚余以大歙砚报之佐以一诗
- 世上丹青得许神,向来叶公龙乃真。 -- 出自宋·陈杰·猛虎行
- 小烦拄到王码坛了,归化为龙亦未量。 -- 出自宋·陈杰·宪使魏青崖惠拄杖坚多节而色尚黄惟额用白立
- 悬崖偃树鹘栖巢,古洞出云龙启蛰。 -- 出自明·陈蒙·穿山
- 明年二月春水来,桃花浪起龙门开。 -- 出自宋·陈襄·送郑洙赴举
- 一寒顿坐春温,贱子亦许扳龙门。 -- 出自宋·陈元晋·上刘计使
- 半山都成水泽国,平地皆作龙蛇窟。 -- 出自宋·方逢辰·田父吟
- 一身担得乌山起,双手拿将龙□归。 -- 出自宋·方公权·句
- 寺门奇石万鬼凿,霹雳穿洞龙腾骧。 -- 出自宋·方回·灵隐寺行呈伏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