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在第10个字的诗句
龙在第一十个字的诗句
- 月将河汉分岩转,僧与龙蛇共窟眠。 -- 出自唐·曹松·霍山在龙川县
- 何处相思不相见,凤城龙阙楚江头。 -- 出自唐·许浑·京口闲居寄京洛友人
- 火探深洞燕,香送远潭龙。 -- 出自唐·许浑·岁暮自广江至新兴往复中题峡山寺四首
- 云鸣新放鹤,池卧旧降龙。 -- 出自唐·许浑·冬日宣城开元寺赠元孚上人
- 旧精鸟篆谙书体,新授龙韬识战机。 -- 出自唐·许浑·赠河东虞押衙二首
- 树栖新放鹤,潭隐旧降龙。 -- 出自唐·许浑·舟次武陵寄天竺僧无昼
- 大明宫殿郁苍苍,紫禁龙楼直署香。 -- 出自唐·杨巨源·奉寄通州元九侍御
- 先皇诏下征还日,今上龙飞入内时。 -- 出自唐·李益·赠宣大师
- 一夜盆倾雨,前湫起毒龙。 -- 出自唐·张乔·华山
- 晴烟霁景满天津,凤阁龙楼映水滨。 -- 出自唐·皇甫冉·送包佶赋得天津桥
- 三入凤池操国柄,八分龙节付兵权。 -- 出自唐·薛逢·送西川杜司空赴镇
- 北风遂举鹏,西河亦上龙。 -- 出自唐·张说·奉和圣制过晋阳宫应制
- 仙路迎三鸟,云衢驻两龙。 -- 出自唐·张说·侍宴蘘荷亭应制
- 庭中男执雁,门外女乘龙。 -- 出自唐·张说·崔尚书挽词
- 白日当空照江底,蛟穴龙居难隐映。 -- 出自宋·王令·长江万顷明如镜
- 半岩菖蒲根,翠葆森伏龙。 -- 出自宋·陈与义·与信道游涧边
- 君不见夷门山头虎复龙,向来佳气元葱葱。 -- 出自宋·陈与义·雷行雨
- 老郎居尘念不起,法中龙象人师子。 -- 出自宋·陈与义·闻葛工部写华严经成随喜赋诗
- 放身天地不自知,导以龙蛇翼熊餐。 -- 出自宋·陈与义·游南嶂同孙信道
- 闲行涧底採菖蒲,千岁龙蛇抱石癯。 -- 出自宋·陈与义·採菖蒲
- 红泥椒殿缀珠,帐蹙金龙窣地长。 -- 出自唐·和凝·宫词百首
- 银泥殿里嫌红烛,教近龙床著火珠。 -- 出自唐·和凝·宫词百首
- 欲封丹诏紫泥香,朱篆龙文御印光。 -- 出自唐·和凝·宫词百首
- 高城新筑压长川,虎踞龙盘气色全。 -- 出自唐·雍陶·河阴新城
- 谁作素涛翻玉手,小团龙。 -- 出自宋·毛滂·摊声浣溪沙/浣溪沙
- 一剑星昏共形影,每恐龙寒呵古铁。 -- 出自宋·毛滂·出都寄二苏
- 去年溪城月,使君马如龙。 -- 出自宋·毛滂·寄曹子方使君
- 习习熙点远相属,原隰龙鳞吹小绿。 -- 出自宋·毛滂·东风辞
- 阶前紫玉似人长,可怪龙孙久未骧。 -- 出自宋·毛滂·灵芝观上人房植紫竹一本覆屋其上以庇朝日顾
- 许郡虎符依口得,凉州龙节逐身移。 -- 出自宋·魏野·送石太尉移镇许昌
- 尚虚鰲岭神仙任,暂作龙门父母官。 -- 出自宋·魏野·送刘烨大著移任龙门知县
- 烟霄闲似在烟霞,唯有龙图学士家。 -- 出自宋·魏野·谢龙图李待制见寄
- 屈指烟霄归诏近,路入龙楼金碧。 -- 出自宋·韩元吉·念奴娇·定交最早
- 四海习凿齿,云间陆士龙。 -- 出自宋·韩元吉·过松江寄务观五首
- 一招云中仙,无呼潭底龙。 -- 出自宋·韩元吉·七夕与孟婿约汤朝美率徐行中游鹤山
- 威加鼍鼓雷霆转,喜动龙旗日月明。 -- 出自宋·韩元吉·依韵和御制秋晚曲宴诗
- 寻思曲江旧事,宫锦胜龙标。 -- 出自宋·刘辰翁·八声甘州·记前朝
- 手障尘埃黄花路,千里龙沙如雪。 -- 出自宋·刘辰翁·金缕曲/贺新郎
- 漫二升自苦,教人吊卧龙里。 -- 出自宋·刘辰翁·莺啼序
- 见凤鞋泥污,偎人强剔,龙涎香断,拨火轻翻。 -- 出自宋·刘过·沁园春·销薄春冰
- 一舸乘风翩然去,避鱼龙、不见波声悄。 -- 出自宋·刘过·贺新郎·睡觉莺啼晓
- 倚栏清啸孤发,惊起壑龙眠。 -- 出自宋·张孝祥·水调歌头·舣棹太湖岸
- 寒空日夜摩幽绿,雾縠龙绡披几束。 -- 出自明·袁宏道·瀑布
- 问征鸿南向,几时暖返龙庭。 -- 出自清·屈大均·紫萸香慢 送雁
- 桐待凤鸣心不死,泽因龙起腹难坚。 -- 出自清·谭嗣同·除夕感怀
- 半勺洞庭水,秋寒欲起龙。 -- 出自清·谭嗣同·晨登衡岳祝融峰
- 古寺云依鹤,空潭月照龙。 -- 出自清·谭嗣同·道吾山
- 岩顶翔双凤,潭心倒九龙。 -- 出自唐·武则天·游九龙潭
- 浮心一夜生奸见,月质龙躯看几遍。 -- 出自唐·鲍溶·采珠行
- 君逐元侯静虏归,虎旗龙节驻春晖。 -- 出自唐·鲍溶·寄宋申锡评事时从李少师移军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