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在第1个字的诗句
龙在第一个字的诗句
- 龙旂十乘,大糦是承。 -- 出自先秦·诗经·玄鸟
- 龙旂承祀,六辔耳耳。 -- 出自先秦·诗经·閟宫
- 龙盾之合,鋈以觼[7]軜[8]。 -- 出自先秦·诗经·小戎
- 龙旂阳阳,和铃央央。 -- 出自先秦·诗经·载见
- 龙华喋血不眠夜,犹制小诗赋管弦。 -- 出自·毛泽东·七绝·纪念鲁迅八十寿辰
- 龙文虎脊皆君驭,历块过都见尔曹。 -- 出自唐·杜甫·戏为六绝句
- 龙舟移棹晚,兽锦夺袍新。 -- 出自唐·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 龙似瞿唐会,江依白帝深。 -- 出自唐·杜甫·云
- 龙门横野断,驿树出城来。 -- 出自唐·杜甫·龙门
- 龙吟回其头,夹辅待所致。 -- 出自唐·杜甫·送从弟亚赴河西判官
- 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谩焚香。 -- 出自唐·杜甫·曲江对雨
- 龙蛇不成蛰,天地划争回。 -- 出自唐·杜甫·雷
- 龙媒昔是渥洼生,汗血今称献于此。 -- 出自唐·杜甫·沙苑行
- 龙蛇尚格斗,洒血暗郊坰。 -- 出自唐·杜甫·奉酬薛十二丈判官见赠
- 龙依积水蟠,窟压万丈内。 -- 出自唐·杜甫·万丈潭
- 龙鳞犀甲相错落,苍棱白皮十抱文。 -- 出自唐·杜甫·海棕行
- 龙宫塔庙涌,浩劫浮云卫。 -- 出自唐·杜甫·八哀诗·赠秘书监江夏李公邕
- 龙媒真种在帝都,子孙永落西南隅。 -- 出自唐·杜甫·惜别行送刘仆射判官(仆射乃其主将刘乃仆射
- 龙衮方思勋旧,已覆金瓯名姓,行看紫泥褒。 -- 出自宋·辛弃疾·水调歌头·簪履竟晴昼
- 龙泉佳处,种花满县却东归。 -- 出自宋·辛弃疾·婆罗门引·龙泉佳处
- 龙友相逢,洼樽缓举,议论敲冰雪。 -- 出自宋·辛弃疾·念奴娇 三友同饮,借赤壁韵
- 龙华三会愿。 -- 出自宋·辛弃疾·东坡引·君如梁上燕
- 龙山何处,记当年高会,重阳佳节。 -- 出自宋·辛弃疾·念奴娇 重九席上
- 龙智犹经醢,龟灵未免刳。 -- 出自唐·白居易·东南行一百韵寄通州元九侍御澧州李十一
- 龙舟未过彭城阁,义旗已入长安宫。 -- 出自唐·白居易·隋堤柳
- 龙宫变闾里,水府生禾麦。 -- 出自唐·白居易·自蜀江至洞庭湖口,有感而作
- 龙卧心有待,鹤瘦貌弥清。 -- 出自唐·白居易·酬杨九弘贞长安病中见寄
- 龙蛇隐大泽,糜鹿游丰草。 -- 出自唐·白居易·玩松竹二首
- 龙泉信为美,莫忘午桥庄。 -- 出自唐·白居易·又和令公新开龙泉晋水二池
- 龙门苍石壁,浥涧碧潭水。 -- 出自唐·白居易·李卢二中丞各创山居,俱夸胜绝,然去城稍远
- 龙象投新社,鹓鸾失故行。 -- 出自唐·白居易·郡斋暇日忆庐山草堂,兼寄二林僧社三十韵,
- 龙节对持真可爱,雁行相接更堪夸。 -- 出自唐·白居易·同梦得暮春寄贺东西川二杨尚书
- 龙喷水声连击罄,猿啼月色闲持经。 -- 出自唐·白居易·题法华山天衣寺
- 龙亢彼无悔,蠖屈此不伸。 -- 出自唐·白居易·哭刘敦质
- 龙头画舸衔明月,鹊脚红旗蘸碧流。 -- 出自唐·白居易·夜泛阳坞入明月湾即事寄崔湖州
- 龙门泉石香山月,早晚同游报一期。 -- 出自唐·白居易·赠皇甫六张十五李二十三宾客
- 龙吟古石楼,虎啸层岩阁。 -- 出自唐·白居易·云门寺
- 龙门点额意何如,红尾青鬐却返初。 -- 出自唐·白居易·点额鱼
- 龙尾趁朝无气力,牛头参道有心期。 -- 出自唐·白居易·戊申岁暮咏怀三首
- ]龙钟校正骑驴日,憔悴通江司马时。 -- 出自唐·白居易·岁暮寄微之三首
- 龙门水西寺,夜与远公期。 -- 出自唐·白居易·神照禅师同宿
- 龙蟠松矫矫,玉立竹森森。 -- 出自唐·白居易·题东虎丘寺六韵
- 龙门翠黛眉相对,伊水黄金线一条。 -- 出自唐·白居易·五凤楼晚望 六年八月十日作。
- 龙门分水入,金谷取花栽。 -- 出自唐·白居易·重修府西水亭院
- 龙昌寺底开山路,巴子台前种柳林。 -- 出自唐·白居易·代州民问
- 龙门即拟为游客,金谷先凭作主人。 -- 出自唐·白居易·送东都留守令狐尚书赴任
- 龙门原上土,埋骨不埋名。 -- 出自唐·白居易·题故元少尹集后二首
- 龙门涧下濯尘缨,拟作闲人过此生。 -- 出自唐·白居易·龙门下作
- 龙尾道边来一望,香炉峰下去无因。 -- 出自唐·白居易·登龙尾道南望忆庐山旧隐
- 龙宫为之涸。 -- 出自唐·王维·燕子龛禅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