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在第4个字的诗句
鸿在第四个字的诗句
- 细雨归鸿,孤山无限春寒。 -- 出自宋·吴文英·高阳台 落梅
- 教问孤鸿,因甚先还。 -- 出自宋·吴文英·一翦梅·远目伤心楼上山
- 渐没飘鸿,空惹闲情春瘦。 -- 出自宋·吴文英·探芳新·九街头
- 又是宾鸿重来後,猛赋得、归期才定。 -- 出自宋·吴文英·十二郎/二郎神
- 大似梁鸿居海曲,略如公干卧漳滨。 -- 出自宋·戴复古·春日风雨中
- 谷馆驾鸿人。 -- 出自南北·鲍照·从登香炉峯诗
- 支颐坐鸿蒙,隐隐窥太古。 -- 出自元·王冕·初夏闲兴
- 何日冥鸿踪迹遂,美人经卷葬年华。 -- 出自清·龚自珍·逆旅题壁,次周伯恬原韵
- 难学冥鸿不回首,长天飞过又遗音。 -- 出自清·龚自珍·已亥杂诗 273
- 目送飞鸿,景入长天灭。 -- 出自清·龚自珍·点绛唇 十月二日马上作
- 目断书鸿。 -- 出自宋·贺铸·罗敷歌/采桑子
- 分首惊鸿不驻。 -- 出自宋·贺铸·下水船·芳草青门路
- 信有冥鸿志,难藏雾豹姿。 -- 出自宋·贺铸·寄题盱眙杜子师东山草堂
- 鴈门早鸿离离度。 -- 出自南北·沈约·八咏诗 登台望秋月
- 寄之飞鸿。 -- 出自南北·沈约·赠刘南郡委连诗
- 消息燕鸿归去,枕前灯,窗外月,闭朱笼。 -- 出自唐·冯延巳·酒泉子·庭下花飞
- 长揖飞鸿旧月。 -- 出自宋·朱敦儒·水调歌头·当年五陵下
- 淡淡飞鸿没,千古共销魂。 -- 出自宋·朱敦儒·水调歌头·白日去如箭
- 却被孤鸿相劝,何如且在人间。 -- 出自宋·朱敦儒·朝中措·夜来听雪晓来看
- 目送飞鸿远。 -- 出自宋·朱敦儒·桃源忆故人·小园雨霁秋光转
- 高燕凌鸿鹄,枯槎压芰荷。 -- 出自唐·司空图·五月九日
- 灭没飞鸿,一线入秋烟。 -- 出自元·元好问·江城子 梦德新丈因及钦叔旧游
- 随阳见鸿雁,三叹惜淹留。 -- 出自元·元好问·九月晦日王村道中
- 卧闻塞鸿断。 -- 出自唐·陈子昂·宿襄河驿浦
- 最恨初鸿,衔芦塞上,不递愁人消息。 -- 出自清·朱彝尊·尉迟杯·七夕怀静怜
- 又不见鸿门舞罢已成陈,怒撞玉斗岂无因。 -- 出自宋·白玉蟾·短歌行
- 寒声落鸿雁,秋意著梧桐。 -- 出自宋·白玉蟾·护国寺秋吟八首
- 畴能弗鸿鹄,而又恋枌梓。 -- 出自宋·白玉蟾·西湖大醉走笔百韵
- 晚汀慨鸿雁,夜浦羞鸳鸯。 -- 出自宋·白玉蟾·黄叶辞
- 轻似一鸿毛,重如千枰铁。 -- 出自宋·白玉蟾·鍊丹不成
- 每见孤鸿每生感,不曾一日不相思。 -- 出自宋·白玉蟾·赠明讲师二首
- 一句秋鸿来入耳,两行客泪下沾衣。 -- 出自宋·白玉蟾·招贤道士
- 归路上鸿天。 -- 出自南北·庾信·道士步虚词 四
- 碑石向鸿都。 -- 出自南北·庾信·预麟趾殿校书和刘仪同诗
- 烟水孤鸿。 -- 出自宋·蒋捷·浪淘沙·明露浴疏桐
- 中泽哀鸿,苞荆隼鸨,软尽平生铁石肠。 -- 出自明·刘基·沁园春·万里封侯
- 眼见宾鸿去复回,可堪云雾隔瑶台。 -- 出自明·刘基·次韵和刘宗保秋怀
- 文皇继鸿业,垂拱未央殿。 -- 出自明·刘基·感时述事(十首)
- 仰落惊鸿。 -- 出自汉·嵇康·四言赠兄秀才入军诗 其十
- 目送归鸿,手挥五弦。 -- 出自汉·嵇康·四言赠兄秀才入军诗 其十四
- 一夜塞鸿来不住,故乡书信半年无。 -- 出自唐·杜荀鹤·湘江秋夕
- 方外留鸿宝,人间得善书。 -- 出自唐·权德舆·赠文敬太子挽歌词二首
- 不厌梁鸿贫,常讥伯宗直。 -- 出自唐·权德舆·酬南园新亭宴会璩新第慰庆之作,时任宾客
- 谁轻如鸿毛,谁密如凝脂? -- 出自唐·陆龟蒙·袭美先辈以龟蒙所献五百言既蒙见和复示荣唱
- 首到春鸿濛,犹残病根茇。 -- 出自唐·陆龟蒙·奉酬袭美先辈吴中苦雨一百韵
- 耳目骇鸿濛,精神寒佶栗。 -- 出自唐·陆龟蒙·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初入太湖
- 欹枕闻鸿雁,回灯见竹林。 -- 出自唐·李端·宿山寺思归
- 已觉宾鸿度。 -- 出自宋·无名氏·点绛唇·燕子依依
- 两手擘鸿蒙。 -- 出自宋·无名氏·南乡子·两手擘鸿蒙
- 元圣嗣鸿基。 -- 出自宋·无名氏·导引·膺乾抚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