鬓在第5个字的诗句
鬓在第五个字的诗句
- 宝钗双凤,鬓边春色。 -- 出自宋·朱敦儒·忆秦娥·霜风急
- 国破家亡鬓总皤,一囊诗画作头陀。 -- 出自清·郑燮·题屈翁山诗札、石涛石溪八大山人山水
- 弱冠交游鬓发苍,饱谙官况好深藏。 -- 出自宋·司马光·和邠守宋席去来卜居与南园为邻
- 墨踪尘淡鬓华新,犹喜重来值故人。 -- 出自宋·司马光·和任开叔观福严院旧题名
- 昔时丈人鬓发白,千年松下锄茯苓。 -- 出自唐·徐凝·柬白丈人
- 岭外梅残鬓欲星,孤琴摇拽越山青。 -- 出自明·汤显祖·漫书答唐观察四首
- 嫩绿依然鬓边好。 -- 出自元·元好问·青玉案·虾须帘上铜钩小
- 旌旗未卷鬓先华。 -- 出自元·元好问·木兰花慢 送亲家丈(原作又从南塘本改)问
- 凤侧鸾欹鬓脚斜,红攒黛敛眉心折。 -- 出自唐·韦庄·秦妇吟
- 草衣荷笠鬓如霜,自说家编楚水阳。 -- 出自唐·韦庄·赠渔翁
- 圆菊金铃鬓边媚。 -- 出自清·朱彝尊·洞仙歌·花糕九日
- 自怜愁里鬓,不觉暗中霜。 -- 出自宋·白玉蟾·春宵有感八首
- 惊秋镜里鬓边星,到处溪山皆洞庭。 -- 出自宋·白玉蟾·赋诗二首呈懒翁
- 勋业看双鬓,歌吟在数须。 -- 出自宋·白玉蟾·月窗写闷
- 破袖悬鹑鬓(左口右聿)苍,山前山后乐相羊。 -- 出自宋·白玉蟾·与永兴观主梅
- 何须照两鬓。 -- 出自南北·庾信·尘镜诗
- 已判猿催鬓先白,几重滩濑在秋天。 -- 出自唐·陈陶·上建溪
- 是非都付鬓边蚊。 -- 出自宋·李之仪·浣溪沙
- 不堪潘子鬓,愁促易髟髟。 -- 出自唐·陆龟蒙·和袭美江南书情二十韵寄秘阁韦校书贻之商洛
- 玉锸朝扶鬓,金梯晚下台。 -- 出自唐·陆龟蒙·洞房怨
- 抚枕愁华鬓,凭栏想故乡。 -- 出自唐·李端·宿荐福寺东池有怀故园因寄元校书
- 晓霜应傍鬓,夜雨莫催花。 -- 出自唐·李端·早春夜望
- 秋色换归鬓,曙光生别心。 -- 出自唐·张祜·送客归湘楚
- 粉项高丛鬓,檀妆慢裹头。 -- 出自唐·张祜·陪范宣城北楼夜宴
- 愿朱颜绿鬓,常似青春。 -- 出自宋·无名氏·满庭芳·瑞霭非烟
- 插时只恐鬓边熔。 -- 出自宋·无名氏·浣溪沙
- 老向太学鬓已苍,乐子好古亲缣箱。 -- 出自宋·梅尧臣·雷逸老以仿石鼓文见遗因呈祭酒吴公
- 江蓠吟尽鬓成霜,谪宦归来梦一场。 -- 出自宋·王禹偁·幕次闲吟
- 七十年华鬓未霜,道情偏称宰丰阳。 -- 出自宋·王禹偁·寄丰阳喻长官
- 永阳谪宦鬓成华,唯有宾从最可夸。 -- 出自宋·王禹偁·送严判官归滁州
- 佐幕徐方鬓未秋,官升芸阁更风流。 -- 出自宋·王禹偁·送查校书从事彭门
- 未得科名鬓已衰,年年憔悴在京师。 -- 出自宋·王禹偁·赠朱严
- 年来潘令鬓初凋,瘦马青衫耻下僚。 -- 出自宋·王禹偁·官舍书怀呈郡守
- 九江为郡鬓成霜,淮海相逢共黯伤。 -- 出自宋·王禹偁·送江州孙膳部归阙兼寄承旨侍郎
- 白发飘新鬓,黄花绕旧篱。 -- 出自宋·邵雍·重阳日再到共城百源故居
- 老去无成鬓已斑,纵心年岁合清闲。 -- 出自宋·邵雍·老去吟
- 六老皤然鬓似霜,纵心年至又非狂。 -- 出自宋·邵雍·依韵和王安之卿六老诗仍见率成七
- 几何能得鬓如丝,安用区区镊白髭。 -- 出自宋·邵雍·喜老吟
- 六十残躯鬓已斑,缪称仙术有□□。 -- 出自宋·邵雍·六十岁吟
- 发改河阳鬓,衣余京洛尘。 -- 出自隋·吕让·和入京
- 清波还照鬓间丝。 -- 出自宋·晁补之·鹧鸪天·欲上南湖采舫嬉
- 念当时绿鬓,狂歌痛饮,今憔悴、东风里。 -- 出自宋·晁补之·水龙吟·去年暑雨钩盘
- 一番伤华鬓。 -- 出自宋·晁补之·安公子·柳老荷花尽
- 花似何郎鬓白。 -- 出自宋·晁补之·万年欢
- 尘埃改颜鬓,坚白畏缁磷。 -- 出自宋·晁补之·晓发楼子庄
- 谈经草檄鬓华生,初拥闽山传节行。 -- 出自宋·晁补之·送曹子方福建转运判官二首一
- 一官南北鬓将华,数亩荒池净水花。 -- 出自宋·晁补之·题谷熟驿舍二首二
- 与插钗傍鬓上。 -- 出自宋·陈师道·西江月·浅色千重柔叶
- 百年双白鬓,万里一秋风。 -- 出自宋·陈师道·送吴先生谒惠州苏副使
- 共看双白鬓,似得半生闲。 -- 出自宋·陈师道·九月十三日出善利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