鬓在第13个字的诗句
鬓在第一十三个字的诗句
- 一从刻臂盟公子,肯惜寒云上鬓丝。 -- 出自明·呼文如·黄林野送丘生北上(二首)
- 停骖惆怅惜芳时,岭海归来两鬓丝。 -- 出自明·瞿佑·春莺啭曲
- 可怜八骏归来晚,萧飒蛾眉两鬓霜。 -- 出自明·林鸿·题中天楼观图
- 不知多少相思味,换得春来两鬓丝。 -- 出自明·王磐·寄陈光哲
- 江南万里不归家,笛里分明说鬓华。 -- 出自明·杨基·闻邻船吹笛
- 去年谪官向河洛,手脚酸皲双鬓秃。 -- 出自明·杨基·赠吴居易别
- 一官不博三竿日,万事无过两鬓星。 -- 出自明·杨基·寓江宁村居病起写怀(十首)
- 一茎白发已堪嗟,况是东风两鬓华。 -- 出自明·杨基·春日山西寄王允原知司(五首。并序)
- 帘开明月独窥人,欹枕钗横云鬓乱。 -- 出自唐·孟昶·避暑摩诃池上作
- 几多事隔丹霄兴,三十年成两鬓霜。 -- 出自唐·齐己·送谢尊师自南岳出入京
- 海门相别住荆门,六度秋光两鬓根。 -- 出自唐·齐己·怀金陵知旧
- 如此如此复如此,壮心死尽生鬓丝。 -- 出自唐·卢仝·叹昨日三首
- 新歌一曲令人艳,醉舞双眸敛鬓斜。 -- 出自唐·万楚·五日观妓
- 玉山沧海莫放翻然归,织腰绿鬓何妨为君倒金斝。 -- 出自宋·王珪·和永叔思白兔戏答公仪忆鹤杂言
- 双鸥为底无心狎,白发从他绕鬓生。 -- 出自唐·李嘉祐·承恩量移宰江邑,临鄱江怅然之作
- 公逾四十气方强,未怕秋风作鬓霜。 -- 出自宋·强至·秋日咏楼感怀二首
- 论交乡里各儿童,三纪相看两鬓蓬。 -- 出自宋·强至·别林仁祖御史
- 十年游宦辞江湖,尘土日侵双鬓恶。 -- 出自宋·强至·临洺驿雨中作
- 劝君莫听骊驹曲,只恐催人两鬓衰。 -- 出自宋·强至·又自和二首
- 偷闲结个艾虎儿,要插在、秋蝉鬓畔。 -- 出自宋·王诜·失调名
- 伤春还是懒梳妆,想见绿云垂鬓脚。 -- 出自宋·舒亶·木兰花
- 端知四百绵炎祚,只属商山秃鬓翁。 -- 出自宋·陈造·咏史二首
- 雁行看即青冥上,却笑臞儒两鬓华。 -- 出自宋·陈造·赠课会诸会
- 岁云暮矣江空晚,谁识儋州秃鬓翁。 -- 出自宋·韩淲·鹧鸪天·老去情怀酒味中
- 珠帘十里扬州路,赢得潘郎两鬓霜。 -- 出自宋·韩淲·鹧鸪天·看了香梅看瑞香
- 老随年度几弦瑟,愁怕月窥双鬓发。 -- 出自宋·吴泳·再用韵呈帅机就寄仁溥
- 屈指流年未几,早人惊、潘郎双鬓。 -- 出自宋·晁端礼·水龙吟·倦游京洛风尘
- 我今已是霜颠秃,不比休文只鬓斑。 -- 出自宋·郑刚中·寒食杂兴二篇
- 明朝烂醉沙头酒,不管春风吹鬓丝。 -- 出自宋·王灼·前年一首投赠刘荆州
- 殷勤独有张公子,为遣玉人宽鬓秋。 -- 出自宋·李弥逊·张从之许玉友辄用其七夕赋韵以简之
- 凭君倚马移东道,为促金钗理鬓鬟。 -- 出自宋·李弥逊·申伯坐上屡成佳语句独未见和德久贻信中之作
- 虽无何子食钱万,未到潘郎雪鬓双。 -- 出自宋·邓肃·洪丞和来再次韵
- 晚窗落莫雪飞花,点缀山翁两鬓华。 -- 出自宋·林季仲·次韵希父见寄二首
- 风吹杖屦千山晚,水照林塘两鬓华。 -- 出自宋·林季仲·早春有怀
- 太平未见身先老,看取吴霜点鬓新。 -- 出自宋·林季仲·次高季应韵
- 谁教无赖狂风雨,收作年华入鬓霜。 -- 出自宋·冯时行·落花十绝
- 家留异县怀亲老,梦绕沧洲恐鬓秋。 -- 出自宋·冯时行·将之沪南
- 就中有事空堪恨,谁问双亲两鬓霜。 -- 出自宋·冯时行·牟元礼挽章
- 繁英自翦无人插,应笑铁潜两鬓霜。 -- 出自宋·李鼐·山行见菊
- 时沽鲁酒供诗兴,莫管吴霜点鬓斑。 -- 出自宋·杨无咎·鹧鸪天·不学真空不学仙
- 楼上笑揖姮娥,似看罗袜尘生,鬓云风乱。 -- 出自宋·杨无咎·卓牌子慢/卓牌子
- 要看千树挂山月,肯把一枝萦鬓云。 -- 出自宋·胡寅·和仁仲赏梅
- 举头顿觉青山老,扑面还惊绿鬓华。 -- 出自宋·吴芾·喜雪
- 白波涨天须少待,小动未迟苍鬓改。 -- 出自宋·李石·冯震野航
- 名花未恨东风老,只恨先生两鬓霜。 -- 出自宋·李石·彭州送花
- 今宵伫立情何限,晓鉴霜毛两鬓生。 -- 出自宋·王之望·题龙华寺
- 正须重碧浇胸次,不遣轻霜上鬓毛。 -- 出自宋·曾协·送裘父侄还乡二首
- 壮怀醉裹依然在,不信萧萧两鬓斑。 -- 出自宋·曾协·再饮枕流和王景文韵
- 我从弱岁同砚几,如今揽镜斑鬓髭。 -- 出自宋·李流谦·陈彦博擢第后归拜先墓作此送之
- 悠悠官路降胸臆,苒苒年光侮鬓华。 -- 出自宋·李流谦·王正卿何道夫和嘉字韵诗至数十道夫赠予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