鬓在第13个字的诗句
鬓在第一十三个字的诗句
-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 出自·郑谷·菊
- 吟怀未许老重阳,霜雪无端入鬓长。 -- 出自·序灯·九日吴山宴集值雨次韵
- 露罥蛛丝,小楼阴堕月,秋惊华鬓。 -- 出自·吴文英·惜秋华·七夕
- 碧玉炅炅双目瞳,黄金拳拳两鬓红。 -- 出自唐·李白·上云乐
- 清霜未落黄花在,笑折高枝绕鬓簪。 -- 出自宋·苏轼·失题
- 门前车盖猎猎走,笑倚清流数鬓丝。 -- 出自宋·苏轼·清远舟中寄耘老
- 山人睡觉无人见,只有飞蚊绕鬓鸣。 -- 出自宋·苏轼·佛日山荣长老方丈五绝
- 以丑石赠行作三绝句当年衫鬓两青青,强说重临慰别情。 -- 出自宋·苏轼·予去杭十六年而复来留二年而去平生自觉出处
- 一篇向人写肝肺,四海知我霜鬓须。 -- 出自宋·苏轼·次前韵送刘景文
- (君前有诗见寄云:四海共知霜鬓满,重阳曾插菊花无。 -- 出自宋·苏轼·次前韵送刘景文
- 江淮旱久尘土恶,朝来清雨濯鬓须。 -- 出自宋·苏轼·喜刘景文至
- 黄花不怯秋风冷,只怕诗人两鬓霜。 -- 出自宋·辛弃疾·鹧鸪天·翰墨诸君久擅场
- 乐天一过难知分,犹自咨嗟两鬓丝。 -- 出自唐·白居易·追欢偶作
- 存神不许三尸住,混俗无妨两鬓斑。 -- 出自唐·白居易·题石山人
- 白衣裳凭朱栏立凉月趖西点鬓霜微岁晏知君归不归残更目断传书雁尺素还稀一味相思准拟相看似旧时 -- 出自清·纳兰性德·采桑子·白衣裳凭朱栏立
- 谁能瘦马关山道,又到西风扑鬓时。 -- 出自清·纳兰性德·鹧鸪天·雁贴寒云次第飞
- 君归为报京华旧,一事无成两鬓霜。 -- 出自宋·陆游·鹧鸪天·家住东吴近帝乡
- 天涯又作经年客,莫对青铜恨鬓丝。 -- 出自宋·陆游·秋思
- 天涯落日孤鸿没,镜里流年两鬓秋。 -- 出自宋·陆游·无题
- 啼莺惊断寻春梦,惆怅新霜点鬓蓬。 -- 出自宋·陆游·杂感
- 叹连成戎帐,经春边垒,暗凋颜鬓。 -- 出自宋·陆游·苏武慢·澹霭空濛
- 山川信美故乡远,天地无情双鬓秋。 -- 出自宋·陆游·春晚
- 一竿江渚寄沉冥,衰疾侵凌失鬓青。 -- 出自宋·陆游·不寐
- 打窗落叶报秋期,病叟颓然两鬓丝。 -- 出自宋·陆游·新秋
- 斜风吹雨晚空蒙,独立溪边两鬓蓬。 -- 出自宋·陆游·杂咏
- 老来阅恲苦匆匆,又见流年入鬓蓬。 -- 出自宋·陆游·初秋即事
- 东来此欢堕空虚,坐悲新霜点鬓须。 -- 出自宋·陆游·成都行
- 病来几与麴生绝,禅榻茶烟双鬓丝。 -- 出自宋·陆游·初春怀成都
- 少年已遂遯山林,何况霜毛两鬓侵。 -- 出自宋·陆游·散怀
- 孤忠自信丹心折,万事空成雪鬓霜。 -- 出自宋·陆游·庵中晨起书触目
- 玉峰老去情怀恶,稳受千茎雪鬓侵。 -- 出自宋·陆游·秋夜闻雨
- 平生所学今无负,未叹还乡两鬓丝。 -- 出自宋·陆游·送杜起莘殿院出守遂宁
- 老夫见事真成晚,浪走人间两鬓霜。 -- 出自宋·陆游·村居初夏
- 形骸鹤瘦复松枯,况是新霜满鬓须。 -- 出自宋·陆游·有术士过门谓余寿及九十
- 人生未死信难知,憔悴夔州生鬓丝。 -- 出自宋·陆游·蹋碛
- 时平乐事知何限,未叹流年两鬓催。 -- 出自宋·陆游·立秋前四日夜泛舟至跨湖桥
- 长城万里知谁许,看镜空悲两鬓霜。 -- 出自宋·陆游·休日留园中至暮乃归
- 山川信美吾庐远,天地无情客鬓衰。 -- 出自宋·陆游·夔州重阳
- 六朝覆育忝遗民,扶惫归来雪鬓新。 -- 出自宋·陆游·入春念归尤切有作
- 与梅岁岁有幽期,忘却如今两鬓丝。 -- 出自宋·陆游·山亭观梅
- 羁怀不复耐悲欢,清镜朝朝雪鬓繁。 -- 出自宋·陆游·羁怀
- 读书不放一字过,闭户忽惊双鬓秋。 -- 出自宋·陆游·寄题吴斗南玩芳亭
- 我与儿兮各一方,憔悴看成两鬓霜。 -- 出自宋·王安石·胡笳十八拍十八首
- 云埋塞路惊尘合,霜入春风满鬓愁。 -- 出自宋·王安石·寄朱昌叔
- 身闲处处堪行乐,何事低徊两鬓霜。 -- 出自宋·王安石·怀旧
- 身闲是处堪携手,何事低徊两鬓霜。 -- 出自宋·王安石·春入
- 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 -- 出自清·曹雪芹·好了歌注
- 号弓但洒孤臣血,忧国空余两鬓霜。 -- 出自宋·欧阳修·感事
- 楼中女儿十五六,红膏画眉双鬓绿。 -- 出自宋·欧阳修·寿楼
- 少年初仕即京国,故里几归成鬓霜。 -- 出自宋·欧阳修·送公期得假归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