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在第7个字的诗句
高在第七个字的诗句
- 闻道君家,勋业高前古。 -- 出自元·元好问·蝶恋花·最是一年秋好处
- 万里孤光,五湖高兴,百年清赏。 -- 出自元·元好问·水龙吟·旧家八月池台
- 千崖滴翠,正秋高时候。 -- 出自元·元好问·洞仙歌·千崖滴翠
- 伏枥雄心,缺壶高唱,意气不妨倾倒。 -- 出自元·元好问·喜迁莺 以上十七首见石莲庵汇刻遗山先生新
- 西南仰羡,投林高鸟。 -- 出自元·元好问·玉漏迟 壬辰围城中,有怀淅江别业
- 侯门惯客,东园高宴,青云飞盖。 -- 出自元·元好问·水龙吟 东园醉后
- 游子十月来,登高送长鸿。 -- 出自元·元好问·光武台
- 岳静云堆翠,楼高日半沉。 -- 出自唐·韦庄·和薛先辈见寄初秋寓怀即事之作二十韵
- 树老风声壮,山高腊候浓。 -- 出自唐·韦庄·颍阳县
- 异国逢佳节,凭高独若吟。 -- 出自唐·韦庄·婺州水馆重阳日作
- 由来多感莫凭高,竟日衷肠似有刀。 -- 出自唐·韦庄·河清县河亭
- 夜半红尘起,琴高失鲤鱼。 -- 出自宋·白玉蟾·感咏十解寄呈杨安抚
- 眇哉青松梢,高高九千尺。 -- 出自宋·白玉蟾·秋宵辞
- 怀古兴三叹,凭高眺八方。 -- 出自宋·白玉蟾·皇初平故隐
- 底事英人便养高,角鹰放了弃弓刀。 -- 出自宋·白玉蟾·奉呈天谷
- 为山莫太高,太高常苦寒。 -- 出自宋·白玉蟾·忆留紫元古意二首
- 天为燕丹畜赵高,风鸣易水止荆轲。 -- 出自宋·白玉蟾·易水辞
- 树动悬冰落,枝高出手寒。 -- 出自南北·庾信·咏梅花
- 堂堂梓宫,在彼高冈。 -- 出自明·刘基·上陵
- 三门既凿龙池高,三十六麟腾夜涛。 -- 出自明·刘基·旧在杭时为冷起敬赋泉石歌乱后失之今起敬为
- 清都太微天听高,虎略龙韬缄石室。 -- 出自明·刘基·悲杭城
- 巴东之山巫山高,连峰插天关键牢。 -- 出自明·刘基·为戴起之题猿鸟图(牧谿书)
- 江豚翻碧浪,凭高望极,折戟半沉沙。 -- 出自清·陈维崧·江南忆同云臣和蘧庵先生韵
- 月冷猿啼惨,天高雁去迟。 -- 出自唐·戴叔伦·冬日有怀李贺长吉
- 采菊上东山,山高路非远。 -- 出自唐·戴叔伦·九日与敬处士左学士同赋采菊上东山便为首句
- 遥忆谈玄地,月高人未眠。 -- 出自唐·戴叔伦·寄禅师寺华上人次韵三首
- 山晓旅人去,天高秋气悲。 -- 出自唐·戴叔伦·早行寄朱山人放
- 色静曼仙花,名高给孤独。 -- 出自唐·陈陶·题僧院紫竹
- 明堂坐治,中兴高映千古。 -- 出自宋·李纲·念奴娇·晚唐姑息
- 客中重九共登高。 -- 出自宋·李纲·江城子·客中重九共登高
- 御气鹏霄近,升高凤野开。 -- 出自唐·宋之问·奉和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 业重兴王际,功高复辟辰。 -- 出自唐·宋之问·梁宣王挽词三首
- 御气云霄近,乘高宇宙宽。 -- 出自唐·宋之问·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欢字
- 江上粤王台,登高望几回。 -- 出自唐·宋之问·登粤王台
- 多少僧中僧行高,偈成流落遍僧抄。 -- 出自唐·杜荀鹤·赠元上人
- 林密藏秋雨,山高倒夕阴。 -- 出自唐·王翰·过湖口县
- 但学战胜术,相高甲兵屯。 -- 出自唐·陆龟蒙·读阴符经寄鹿门子
- --皮日休君携下高磴,僧引还深院。 -- 出自唐·陆龟蒙·开元寺楼看雨联句
- 秘谶得神谋,因高思虎踞。 -- 出自唐·钱起·归义寺题震上人壁(寺即神尧皇帝读书之所)
- 共忆南浮日,登高望若何。 -- 出自唐·司空曙·赠李端
- 泉溢沟塍坏,麦高桑柘低。 -- 出自唐·司空曙·田家
- 雪隐洲渚暗,沙高芦荻黄。 -- 出自唐·司空曙·下武昌江行望涔阳
- 雁响天边过,高高望不分。 -- 出自唐·司空曙·夜闻回雁
- 柳发遍川冈,登高堪断肠。 -- 出自唐·李端·横吹曲辞·折杨柳
- 日惨长亭暮,天高大泽闲。 -- 出自唐·李端·送张淑归觐叔父
- 视听出尘埃,处高心渐苦。 -- 出自唐·张祜·游天台山
- 水阔吞沧海,亭高宿断云。 -- 出自唐·张祜·登金山寺
- 月锁千门静,天高一笛凉。 -- 出自唐·张祜·华清宫和杜舍人
- 夜切胡风起,天高汉月临。 -- 出自唐·张祜·赋昭君冢
- 大成至圣,岂辩高低。 -- 出自宋·无名氏·满庭芳·道释儒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