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在第6个字的诗句
高在第六个字的诗句
- 长戟同分虎,高冠亚附蝉。 -- 出自唐·崔日知·冬日述怀奉呈韦祭酒张左丞兰台名贤
- 主人情未尽,高驾少淹留。 -- 出自唐·赵冬曦·奉答燕公
- 遂使林林者,高下几歔欷。 -- 出自明·王景·古诗(三首)
- 不及随萧史,高飞向紫烟。 -- 出自唐·郑愔·春怨
- 文思光万宇,高议待升中。 -- 出自唐·褚琇·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赋得风字)
- 俯临秦山川,高会汉公卿。 -- 出自唐·李泌·奉和圣制,重阳赐会聊示所怀
- 睿德在青阳,高居视中县。 -- 出自唐·许景先·奉和御制春台望
- 君此卜行日,高堂应梦归。 -- 出自唐·殷遥·送友人下第归省(一作刘得仁诗)
- 浊烟熏月黑,高艳爇云红。 -- 出自唐·王泠然·夜光篇
- 主人非病常高卧,环堵蒙笼一老儒。 -- 出自唐·卢象·同王维过崔处士林亭
- 大梦依禅定,高坟共化城。 -- 出自唐·李嘉祐·故燕国相公挽歌二首
- 晴景应重阳,高台怆远乡。 -- 出自唐·李嘉祐·九日送人
- 阳羡兰陵近,高城带水闲。 -- 出自唐·李嘉祐·送陆士伦宰义兴
- 盛业推儒行,高科独少年。 -- 出自唐·李嘉祐·送严二擢第东归
- 衰柳寒关道,高车左掖臣。 -- 出自唐·李嘉祐·送王谏议充东都留守判官
- 汉阙青门远,高山蓝水流。 -- 出自唐·李嘉祐·登秦岭
- 大德讵可拟,高梧有长离。 -- 出自唐·长孙铸·送萧颖士赴东府,得离字
- 文学鲁仲尼,高标嵇中散。 -- 出自唐·殷少野·送萧颖士赴东府,得散字
- 仿佛方知处,高峰是会稽。 -- 出自唐·皇甫曾·寄净虚上人初至云门(一作刘长聊诗)
- 盛德吾无间,高功谁与俦。 -- 出自唐·徐浩·谒禹庙
- 禅堂清溽润,高阁无恢炱。 -- 出自唐·徐浩·宝林寺作
- 碧水通三径,高风重五侯。 -- 出自唐·张偁·题张子正观察溪风亭二首
- 南游吴越遍,高揖二千石。 -- 出自唐·魏万·金陵酬李翰林谪仙子
- 芳秀惬春目,高闲宜远心。 -- 出自唐·严维·游灞陵山
- 深巷乌衣盛,高门画戟闲。 -- 出自唐·严维·剡中赠张卿侍御
- 仙禁祥云合,高梧彩凤游。 -- 出自唐·窦常·求自试
- 西南城上高高处,望月分明似玉钩。 -- 出自唐·窦巩·登玉钩亭奉献淮南李相公
- 谬将蹇步寻高躅,鱼目骊珠岂继明。 -- 出自唐·王铤·登越王楼见乔公诗偶题
- 深浅残阳变,高低晓吹轻。 -- 出自唐·张昔·小苑春望宫池柳色
- 倘得辞幽谷,高枝寄一名。 -- 出自唐·张季略·小苑春望宫池柳色
- 太史新簪笔,高台纪彩云。 -- 出自唐·裴逵·南至日太史登台书云物
- 细丛榆塞迥,高点雁山晴。 -- 出自唐·杨凭·边塞行
- 仿佛心疑处,高峰是会稽。 -- 出自唐·张南史·寄静虚上人云门
- 甲第叨荐名,高飞便凌烟。 -- 出自宋·苏易简·赠翰林学士宋公白
- 松偃旧亭,城高故国,空馀舞榭歌楼。 -- 出自宋·沈唐·望海潮·山光凝翠
- 赏为良辰乐,高宜善赋登。 -- 出自宋·元绛·和
- 新春已到无高下,故里重过有是非。 -- 出自宋·程师孟·入涌泉道中
- 为言白傅有高躅,九君结社真可师。 -- 出自宋·王拱辰·耆英会诗
- 方塘探子石,高阁会宾簪。 -- 出自宋·韩绛·游鸿庆寺
- 争如特寄邵高士,书帙几杖同幽栖。 -- 出自宋·王益柔·莱石茶酒器寄邵先生作诗代书
- 参僚从行府,高会适丛林。 -- 出自宋·吴师孟·和韩绛游鸿庆寺
- 凉风飘洒入高阁,满城绿树飞云涛。 -- 出自宋·郑獬·初入姑苏会饮
- 夜半群动息,高车始停轮。 -- 出自宋·郑獬·夜半
- 幸子时见过,高吟消百忧。 -- 出自宋·郑獬·答吴伯固
- 将书借取琴高鲤,从此横骑入杳冥。 -- 出自宋·郑獬·水馆
- 如对古贤人,高标镇浮俗。 -- 出自宋·郑獬·咏竹寄元忠
- 更欲待潮归,高城闻鼓声。 -- 出自宋·郑獬·游清凉寺
- 调笑脱俗态,高谈若风雷。 -- 出自宋·郑獬·赠朱省郎
- 壮图藏翰墨,高行落渔樵。 -- 出自宋·强至·哭王仲密四首
- 古像栖深殿,高僧傲白云。 -- 出自宋·强至·留题东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