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在第3个字的诗句
高在第三个字的诗句
- 彼埋高冢柏下卧,此驾小车花外游。 -- 出自宋·刘克庄·排閟
- 头白高僧行脚懶,一枝筇竹久生苔。 -- 出自宋·刘克庄·送拄杖还僧
- 忽枉高轩访,殷勤不忍离。 -- 出自宋·刘克庄·送庄纠一首
- 新腔高处古乐府,警句当家小倚楼。 -- 出自宋·刘克庄·题赵与{左亻右炙火换言}贽卷
- 昔任高阳里,登堂执束修。 -- 出自宋·刘克庄·挽参与蔡公三首
- 表里高阳氏,铭阡辅嗣孙。 -- 出自宋·刘克庄·{上巩下石}溪陈贡士挽诗
- 顾我高明惭父祖,愿儿愚鲁至公卿。 -- 出自宋·刘克庄·骥孙晬日
- 谁为高树凤凰语,无奈雕笼鹦鹉嗔。 -- 出自宋·刘克庄·警斋吴侍郎再和余送行及居厚弟诗各次韵
- 千峰高丛丛,一江碧粼粼。 -- 出自宋·刘克庄·书堂山
- 古人高妙处,不过览山川。 -- 出自宋·刘克庄·送陈霆之官连州
- 东汉高士后,晚唐先辈家。 -- 出自宋·刘克庄·送徐平父往水南
- 诗境高吟太白伦,梧州下笔李潮亲。 -- 出自宋·刘克庄·题方海丰诗卷
- 清伊高会耆英少,碧濑新丘伉俪同。 -- 出自宋·刘克庄·挽陈司直二首
- 路由高顶过,云在半腰生。 -- 出自宋·刘克庄·黄罴岭
- 寺在高山顶,天寒偶一登。 -- 出自宋·刘克庄·瑞峰寺
- 泝源高适谱,作媲郑虔家。 -- 出自宋·刘克庄·挽高孺人
- 昔在高阳里,曾登夫子堂。 -- 出自宋·刘克庄·挽游勉之侍郎二首
- 拔地高崖如铁色,拂天老树作寒声。 -- 出自宋·刘克庄·榕台二绝
- 碧落高高云万重,当时孤鹤去无踪。 -- 出自唐·李涉·逢旧二首
- 试上高楼望春色,一年风景尽堪愁。 -- 出自唐·李涉·奉使淮南
- 千业高一青,一业千万枝。 -- 出自宋·徐玑·监造御茶有所争执
- 已是高人难聚会,矧逢佳节共吟哦。 -- 出自宋·徐玑·中秋集鲍楼作
- 步陟高高寺,徐行不用扶。 -- 出自宋·徐玑·登横碧轩继赵昌甫作
- 三青高岭峙东西,岭上风光一望齐。 -- 出自清·王良谷·环山胜景
- 身为高帝孙,面作寒士气。 -- 出自宋·曾几·赠赵判官寿卿二首
- 一别高明去,频为瘴疠侵。 -- 出自宋·曾几·次镇江守曾宏甫见寄韵
- 烟雨高楼增意气,蓬莱杰阁少光辉。 -- 出自宋·曾几·送绍兴帅汤相得请洞霄归括苍二首
- 长铗高歌归去好,幽栖为我觅阳冈。 -- 出自宋·曾几·次冯子容主簿信州筑居韵
- 蝉噪高柳岸,鹭飞远沙汀。 -- 出自宋·曾几·还守台州次陆务观赠行韵
- 天遣高人下别峰,谅无官事汩胸中。 -- 出自宋·曾几·寄泉南守赵表之
- 绝知高味倾瑶柱,示觉丰肌病玉环。 -- 出自宋·曾几·荔子
- 不惮高论直,宁辞远送珍。 -- 出自宋·曾几·食蜂儿有感
- 蜡炬高花半欲摧,斑斑小雨学黄梅。 -- 出自宋·曾几·诸人见和返魂梅再次韵
- 头白高僧心已灰,石菖蒲长水蕉开。 -- 出自宋·曾几·题意大师房
- 郑公高义绝陈雷,别我姑胥首重回。 -- 出自宋·曾几·挽郑禹功
- 脱袴高低树,提壶远近村。 -- 出自宋·曾几·闻禽声有感
- 幽云高鸟俱无事,晚伴西风醉客还。 -- 出自唐·赵嘏·宛陵寓居上沈大夫二首
- 树暖高鸟来,窗闲曙云出。 -- 出自唐·赵嘏·书斋雪后
- 不因高寺闲回首,谁识飘飘一塞翁? -- 出自唐·赵嘏·三像寺酬元秘书
- 傅岩高静见台星,庙略当时讨不庭。 -- 出自唐·赵嘏·献淮南李相公
- 天上高高月桂丛,分明三十一枝风。 -- 出自唐·赵嘏·宴集必资清谈书此奉贺
- 噪轩高树合,惊枕暮山横。 -- 出自唐·赵嘏·风蝉
- 红映高台绿绕城,城边春草傍墙生。 -- 出自唐·赵嘏·广陵城 [一作孟迟诗]
- 岐山高与陇山连,制锦无私服晏眠。 -- 出自宋·谭用之·寄岐山林逢吉明府
- 岐山高兴陇山连,制锦无私服晏眠。 -- 出自宋·谭用之·寄岐山林逢吉明府
- 爱看高士传,欲注净名经。 -- 出自宋·文同·张中允先生换诗三首
- 一觉高舂睡,谁来伴试茶。 -- 出自宋·文同·睡起
- 群峰高拥碧嶙峋,亭宇清华气象新。 -- 出自宋·文同·剑州东园
- 山人高迹若孤云,聊问太虚求所止。 -- 出自宋·文同·送牟太素山人
- 双楠高耸绿氤氲,密叶长柯荫四邻。 -- 出自宋·文同·慈济院双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