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在第13个字的诗句
高在第一十三个字的诗句
- 康节易传于隐者,濂溪学得自高僧。 -- 出自宋·刘克庄·先儒
- 千里从师细讲评,横渠昔亦谒高平。 -- 出自宋·刘克庄·旴士张季携所注三略访西山先生既跋其书余复
- 岁晚骑驴行万里,始知孺子是高人。 -- 出自宋·刘克庄·豫章二首
- 信矣两生俱烈士,有金当为筑高台。 -- 出自宋·刘克庄·别高九万
- 欲谒铃斋参嫡派,管蠡何敢测高深。 -- 出自宋·刘克庄·呈黄建州
- 发似芦花面削瓜,躬圭锦袄忽高华。 -- 出自宋·刘克庄·封邑
- 壁立青山带峡溪,閒云尽日自高低。 -- 出自宋·徐玑·题陈西老画蜀山图
- 闻有山林最深处,清凉境界著高僧。 -- 出自宋·戴敏·约黄董二亲与桂堂诸侄避暑
- 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 出自唐·赵嘏·长安秋望
- 仆射陂前是传邮,去程雕鹗弄高秋。 -- 出自宋·谭用之·秋日圃田送人随计
- 石田硗硗地力燥,谁种双柏已高大。 -- 出自宋·文同·亭前高柏
- 记得旧山曾此夕,碧岩千尺坐高松。 -- 出自宋·文同·中秋月
- 不知元本发何处,蛇颈鱼尾盘高冈。 -- 出自宋·文同·寄题杭州通判胡学士官居诗四首·凤咮堂
- 禁掖便当提大笔,名藩犹自拥高麾。 -- 出自宋·文同·送张宗益工部知相州
- 川陆浩渺同一源,泛滥直欲浮高原。 -- 出自宋·文同·季百般已亥大雨
- 下有根如拳,赤白相雄雌,斸之高秋后,气味乃不亏。 -- 出自宋·文同·寄何首乌丸与友人
- 尽日闲窗生好风,一声初听下高笼。 -- 出自宋·文同·画眉禽
- 坐等月破东岭云,自取帘钩更高轴。 -- 出自宋·文同·墨君堂晚晴凭栏
- 柏树松阴覆竹斋,罢烧药灶纵高怀。 -- 出自唐·颜仁郁·山居
- 扶杖喜迎新使者,赤帷何惜与高褰。 -- 出自宋·周必大·送陆务观赴七闽提举常平茶事
- 姓名不愿唱上第,诏旨特许旌高门。 -- 出自宋·周必大·龙泉项汝弼字唐卿卢溪书院
- 目送归云膝抱琴,山林犹恐不高深。 -- 出自宋·周必大·茅山刘先觉高士绘云琴图求诗次杨廷秀韵
- 谁遣琅玕青我眼,道人披腹有高吟。 -- 出自宋·周必大·阁皂冲妙陈处和寄苍玉轩图仍枉佳篇小诗为谢
- 凤味砚供无尽藏,龙飞榜占最高头。 -- 出自宋·洪咨夔·浣溪沙
- 猗若人兮锦袍,屏九叠兮紫云高。 -- 出自宋·洪咨夔·庐山五猗
- 借书一郗走赤脚,灯前急雨鸣高瓴。 -- 出自宋·洪咨夔·次韵子有赋著图书所
- 傲吏身闲笑五侯,西江取竹起高楼。 -- 出自唐·李嘉佑·竹楼
- 正是秋风洗烦暑,力将衰飒上高台。 -- 出自宋·蔡襄·九日许当世以诗见率登高
- 小泊囊山古化城,山林端足擅高名。 -- 出自宋·高翥·宿囊山寺
- 天柱峰高逼太清,灵岩端足擅高名。 -- 出自宋·高翥·灵岩寺
- 老竹平分当建瓴,小楼从此擅高名。 -- 出自宋·高翥·竹楼
- 下马政声王事少,应容闲吏日高衙。 -- 出自唐·方干·送人宰永泰
- 纵目四山宜永日,开襟五月似高秋。 -- 出自唐·方干·登新城县楼赠蔡明府
- 自学古贤修静节,唯应野鹤识高情。 -- 出自唐·方干·书桃花坞周处士壁
- 六幅轻绡画建溪,刺桐花下路高低。 -- 出自唐·方干·题画建溪图
- 黄篾舫中梅雨里,野人无事日高眠。 -- 出自唐·韩偓·奉和峡州孙舍人肇荆南重围中寄诸朝士二篇时
- 无奈离肠日九回,强摅离抱立高台。 -- 出自唐·韩偓·登南神光寺塔院(一本题作登南台僧寺)
- 立意忘机机已生,可能朝市污高情。 -- 出自唐·韩偓·招隐
- 还似墙西紫荆树,残花摘索映高塘。 -- 出自唐·韩偓·旧馆
- 宫女齐来池畔看,傍帘呼唤勿高声。 -- 出自唐·花蕊夫人·宫词(梨园子弟以下四十一首一作王珪诗)
- 日上香炉情未毕,醉踏虎溪云,高歌送君出。 -- 出自唐·皎然·饮茶歌送郑容
- 便道须过大师寺,白莲池上访高踪。 -- 出自唐·皎然·送演上人之抚州觐使君叔
- 吐纳青牙养肌发,花冠玉舄何高洁。 -- 出自唐·皎然·奉同颜使君真卿清风楼赋得洞庭歌送吴炼师归
- 寒食江天气最清,庾公晨望动高情。 -- 出自唐·皎然·奉和陆中丞使君长源寒食日作
- 越水吴山任兴行,五湖云月挂高情。 -- 出自唐·李群玉·寄张祜
- 片石长松倚素楹,翛然云壑见高情。 -- 出自唐·李群玉·长沙元门寺张璪员外壁画
- 万浪千岩首未回,无憀相倚上高台。 -- 出自唐·罗邺·巴南旅舍言怀
- 公子不能留落日,南山遮莫倚高台。 -- 出自唐·罗邺·长安惜春
- 一身扈跸承殊泽,甲第朱门耸高戟。 -- 出自唐·戎昱·赠别张驸马
- 落日香尘拥归骑,□风油幕动高烟。 -- 出自唐·戎昱·开元观陪杜大夫中元日观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