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在第7个字的诗句
鞭在第七个字的诗句
- 家僮愕视欲先鞭,枥马惊嘶还屡顾。 -- 出自唐·高适·同鲜于洛阳于毕员外宅观画马歌
- 青衫乌帽芦花鞭,送君归去明主前。 -- 出自宋·黄庭坚·送人赴举
- 野云芳草绕离鞭,敢对青楼倚少年。 -- 出自唐·罗隐·黄鹤驿寓题
- 有客骑白驹,扬鞭入青草。 -- 出自宋·苏辙·李氏园
- 佛子出延客,投鞭步长廊。 -- 出自宋·贺铸·宿法惠寺
- 归路尘埃嬾著鞭,北窗仰枕碧云天。 -- 出自宋·贺铸·自卫还徐憩永城王氏园
- 诗景纷拿且按鞭,坏桥危磴已鸣泉。 -- 出自宋·林逋·安福县途中作
- 少年去去莫停鞭,人生万事由上天。 -- 出自唐·崔颢·邯郸宫人怨
- 笑问并儿一举鞭,亦逢佳景暂留连。 -- 出自宋·曾巩·圣泉寺
- 北上郊原一据鞭,华林清集缀儒冠。 -- 出自宋·曾巩·上巳日瑞圣园锡燕呈诸同舍
- 冯生敲镫袖笼鞭,半拂垂杨半惹烟。 -- 出自唐·司空图·冯燕歌(一作沈下贤诗。据唐音统签云:
- 雷公推车电施鞭,飞腾九泽舞百川。 -- 出自宋·司马光·和复古大雨
- 送行出郊岐,扬鞭从此违。 -- 出自宋·司马光·河上督役怀器之寄呈公明叔度时器之鞫狱沧州
- 寿酒行当举,归鞭不可留。 -- 出自宋·司马光·送才元守广军归成都觐省
- 瘦马长途懒着鞭,客怀牢落五更天。 -- 出自元·元好问·榆社硖口村早发
- 含笑听猿狖,摇鞭望斗牛。 -- 出自唐·戴叔伦·送李明府之任
- 蹇步徒相望,先鞭不可亲。 -- 出自唐·司空曙·送柳震归蜀
- 安得同门吏,扬鞭入后尘。 -- 出自唐·李端·送黎兵曹往陕府结婚
- 年少好风情,垂鞭眦睚行。 -- 出自唐·张祜·赠淮南将
- 少年足风情,垂鞭卖眼行。 -- 出自唐·张祜·杂曲歌辞·少年行
- 下箭朱弓满,鸣鞭皓腕攘。 -- 出自唐·张祜·华清宫和杜舍人
- 愿骑白凤玉为鞭。 -- 出自宋·无名氏·西江月·膝下红金不暖
- 好是一鹗秋风,鞭云驾雾,去作龙门客。 -- 出自宋·无名氏·百字谣/念奴娇
- 牧卒殊不顾,抱鞭入民墟。 -- 出自宋·梅尧臣·逢牧
- 日暮卒醉饱,枕鞭当路隅。 -- 出自宋·梅尧臣·逢牧
- 黄衫乌巾驱举鞭,经险就易将及前。 -- 出自宋·梅尧臣·观杨之美盘车图
- 莫羡沙路行,金鞭驰袅袅。 -- 出自宋·梅尧臣·汴堤莺
- 侠客重周游,金鞭控紫骝。 -- 出自唐·杨炯·紫骝马
- 宋陨知难及,秦鞭似弗仁。 -- 出自宋·王禹偁·仲咸因春游商山下得三怪石辇致郡斋甚有幽趣
- 不向红尘浪着鞭,唯求寡过尚无缘。 -- 出自宋·邵雍·安乐窝中自讼吟
- 不向红尘浪着鞭,殊无才业合时贤。 -- 出自宋·邵雍·依韵和寿安尹尉有寄
- 款段寻山不著鞭,每逢佳处且周旋。 -- 出自宋·朱翌·游玉泉
- 卷怀经笥袖名鞭,千载阴何暗结缘。 -- 出自宋·陈著·拜先外舅墓坐雨用赵景文韵二首
- 笑席平交等,名鞭夙许长。 -- 出自宋·陈著·挽董帅干二首
- 留以裕厥子,著鞭饱谙历。 -- 出自宋·陈著·送陈孔晨录鄞学任满西归
- 约束蜀儿采马鞭,蜀儿采鞭不敢眠。 -- 出自唐·顾况·露青竹杖歌
- 争爱大家把此鞭,禄山入关关破年。 -- 出自唐·顾况·露青竹杖歌
- 骏马金鞍白玉鞭,宫中来取李延年。 -- 出自唐·殷尧藩·汉宫词三首
- 云端峣阙下呼鞭,采树遥分坐狄前。 -- 出自宋·宋祁·元夜观正阳锡宴
- 九州英雄争着鞭,黄星午夜照中原。 -- 出自宋·张耒·梁父吟
- 归马骎骎不受鞭,晚霞如画照晴川。 -- 出自宋·张耒·归马二首
- 既系海若颈,又鞭江胥魂。 -- 出自宋·张耒·次韵苏翰林送黄师是赴两浙
- 奈予不自量,痛鞭而疾驱。 -- 出自宋·张耒·赠蔡彦规
- 白马羽林儿,扬鞭薄暮时。 -- 出自唐·李益·送韩将军还边
- 横簪刻玳瑁,长鞭错象牙。 -- 出自魏晋·张华·轻薄篇
- 日暮河桥上,扬鞭惜晚晖。 -- 出自隋·陈子良·游侠篇(一作侠客行)
- 龙凤金鞍软玉鞭,雪花光照锦连乾。 -- 出自唐·和凝·宫词百首
- 畴昔追风幸执鞭,词场好在笔如椽。 -- 出自宋·韩元吉·送汤丞相帅会稽
- 看联翩、四辈金鞭,长楸承受。 -- 出自宋·刘辰翁·金缕曲/贺新郎
- 升天行乘赤雾,鞭鸾辙。 -- 出自明·袁宏道·拟古乐府(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