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在第14个字的诗句
鞭在第一十四个字的诗句
- 前期指在春三月,回首东风好著鞭。 -- 出自宋·宋白·狂吟八韵送英公暂归故乡迁殡二亲
- 一夜微情依浪语,百年造劫赖宏鞭。 -- 出自近代·汪精卫·风月一章
- 离怀何事共凄然,云路无因著祖鞭。 -- 出自宋·宋庠·感怀寄进士胡肃
- 据鞍旧将曾销髀,不得行间左执鞭。 -- 出自宋·宋庠·时余不得预会戏成二韵
- 老翁何处已飞仙,想跨寒驴挟短鞭。 -- 出自宋·项安世·次韵苏主管青溪十绝句
- 迂生欲举折洗事,众胆傍碎公加鞭。 -- 出自宋·项安世·送张安抚
- 梦跨玉骢花畔去,黄花络脑紫籐鞭。 -- 出自宋·项安世·小梅花曲
- 行人一见成深省,大道多歧稳著鞭。 -- 出自宋·项安世·临安道中见壁间书字云田左行者为四川驿路
- 垂帘竟日无余事,庭草虽长不用鞭。 -- 出自宋·张嵲·二月二十四日至魏塘七首
- 望尽好峰仍注目,赏余幽树更垂鞭。 -- 出自宋·张嵲·潭州道中
- 灯下细书批敕字,雪边先着趁朝鞭。 -- 出自宋·陈傅良·挽尤延之尚书
- 应是东君归骑速,不如坠下玉丝鞭。 -- 出自宋·张镃·分韵赋散水花得盐字
- 谁敲白石生热烟,举头见岭思回鞭策。 -- 出自宋·张镃·暑行
- 向来缚虎正死急,今日看牛无可鞭。 -- 出自宋·敖陶孙·赠龟山慧海长老
- 腰钱跨鹤谁不愿,只有圯下先吾鞭。 -- 出自宋·敖陶孙·改周晋仙赠丁相士之什
- 骚人有几登青竹,耐可同时欠执鞭。 -- 出自宋·敖陶孙·上闽帅范石湖五首
- 功名万一来相逼,试向荣途小著鞭。 -- 出自宋·裘万顷·寄元龄弟五首
- 已与山灵有成说,秋风归骑急加鞭。 -- 出自宋·裘万顷·次李司直韵二首
- 由来乐事在田园,归路无人早著鞭。 -- 出自宋·刘宰·代梁总挽郑舜举侍郎四首
- 金闺密勿身通籍,云路连翩子著鞭。 -- 出自宋·刘宰·挽陶宣义二首
- 柳岸人家摇酒帘,不妨小停春风鞭。 -- 出自宋·赵汝鐩·马上口占
- 宦途捷径在三边,且在吟船赠马鞭。 -- 出自宋·乐雷发·送史主簿之鄂就辟
- 跃鲤庭中看铸鼎,乘龙门外待扬鞭。 -- 出自宋·许月卿·代弟二首
- 别语明晨绕朝策,秋风来岁祖生鞭。 -- 出自宋·许月卿·赠黄藻二章
- 状元宰相平生事,雅意中原愿执鞭。 -- 出自宋·许月卿·和赵资相
- 松树倒生临涧影,竹根斜挂过墙鞭。 -- 出自宋·王镃·山居即事
- 春满六桥调马路,香风飘趁玉丝鞭。 -- 出自宋·王镃·六桥春望
- 他时白首须归隐,此去青云更著鞭。 -- 出自宋·孔武仲·君表自西林还城中以诗二首为别
- 安佚竟非儒者事,虺陨我马亦须鞭。 -- 出自宋·孔武仲·发浔阳
- 青绳御路连青天,五陵侠少黄金鞭。 -- 出自明·王恭·送张少府朝觐
- 胡儿临江饮胡马,仓皇捐弃珊瑚鞭。 -- 出自宋·晁公溯·单于行
- 此行何啻登仙去,愿拜车尘为执鞭。 -- 出自宋·陈棣·送郑舜举赴阙
- 十载从班联玉笋,六城课最用蒲鞭。 -- 出自宋·陈棣·上梁尚书生辰
- 野老眉间新世事,蹇驴背上旧吟鞭。 -- 出自宋·陈杰·予以甲寅冬过弋阳石桥戊辰正月重过
- 平居邻墙不识面,岂料万里从征鞭。 -- 出自宋·戴表元·行妇怨次李编校韵
- 理到平时无一事,行须实处著千鞭。 -- 出自宋·杜范·罗年能赴兴国前诗未作尝於醉中谩成亦并达之
- 毕竟家邦总闻达,鸡鸣猛著祖生鞭。 -- 出自宋·方逢辰·送胡兄远游
- 翰林喝马不到地,白帝叱驭亲行鞭。 -- 出自宋·方逢振·翰林将指下学峡宾声叟为诸友先雨雪载途民亦
- 阳羡山中春信传,两骖已发垂虹鞭。 -- 出自宋·方逢振·翰林将指下学峡宾声叟为诸友先雨雪载途民亦
- 俯仰此心了无愧,冷看举世售栀鞭。 -- 出自宋·方回·次韵酬郝润甫二首
- □□只字宫商宣,岂但场屋著祖鞭。 -- 出自宋·方回·送戴帅初信州教授
- 未妨夜画炉中箸,何苦晨呵袖里鞭。 -- 出自宋·方回·用前韵改一二语自释
- 醉鞍把玩归来晚,蒲市人惊玉马鞭。 -- 出自宋·方回·雪条花
- 战尘洗净无传箭,客路泥深亦着鞭。 -- 出自宋·方回·十一月初八日观雨
- 万里青云谁览镜,一窗黄卷自鸣鞭。 -- 出自宋·葛绍体·次韵杜十三丈
- 草木藏春柳报先,谁将苍驭快如鞭。 -- 出自宋·郭印·孙希汲出示所和杜允迪二诗因次韵并寄允迪以
- 暖律潜开四序先,土牛何处不施鞭。 -- 出自宋·郭印·道中得雨
- 扬州盘盂休独传,拱手宜推先着鞭。 -- 出自宋·韩晓·崇仁县后白莲花
- 老亲强健知勤馔,诸子痴顽恐费鞭。 -- 出自宋·黄大受·昭潭寄内人
- 春国报罢已三年,又向西风趁著鞭。 -- 出自宋·黄少师女·送人赴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