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在第7个字的诗句
露在第七个字的诗句
- 飘风夺轻纨,零露透疏葛。 -- 出自宋·魏野·夏夜与臧奎陈越会宿河亭联句三十韵
- 千花剪巧缀密露,秀色不待春风催。 -- 出自宋·韩元吉·次韵沈信臣游龙焙
- 清似锡峰藏雨露,迥如篁岭閟风烟。 -- 出自宋·韩元吉·次韵沈驹甫观石井
- 白石四山立,玉露下平洲。 -- 出自宋·刘辰翁·水调歌头·明月几万里
- 仙掌下驰道,清露滴芙蓉。 -- 出自宋·刘辰翁·水调歌头·仙掌下驰道
- 池上久,满身风露,还索衣裘。 -- 出自宋·刘辰翁·八声甘州·看团团
- 午桥清夜饮,花露重、烛光寒。 -- 出自宋·刘辰翁·木兰花慢·午桥清夜饮
- 铜剖虎符新雨露,玉持使节旧风霜。 -- 出自宋·刘过·上袁文昌知平江五首
- 江山自雄丽,风露与高寒。 -- 出自宋·张孝祥·水调歌头·江山自雄丽
- 云海漾空阔,风露凛高寒。 -- 出自宋·张孝祥·水调歌头·云海漾空阔
- 冥濛秋夕溥清露。 -- 出自宋·张孝祥·菩萨蛮·冥濛秋夕溥清露
- 倚高寒、半天风露。 -- 出自宋·张炎·大圣乐·隐市山林
- 天上赐衣沾雨露,山中诗锦织云霞。 -- 出自元·萨都剌·赠刘云江宗师
- 桂花秋一苑,凉露夜三更。 -- 出自清·谭嗣同·桂花五律
- 更宜明月含芳露,凭杖萧郎夜赏春。 -- 出自唐·鲍溶·范真传侍御累有寄,因奉酬十首
- 此夕临风叹,零露沾衣裳。 -- 出自唐·鲍溶·秋夜对月怀李正封
- 清蝉暂休响,丰露还移色。 -- 出自唐·鲍溶·白露
- 清香笋蒂风,晓露莲花泪。 -- 出自唐·鲍溶·闻蝉
- 荒坟秋陌上,霜露正霏霏。 -- 出自唐·耿湋·题孝子陵
- 唯有青春花上露,至今犹泣细腰宫。 -- 出自唐·胡曾·咏史诗·细腰宫
- 故里松楸沾雨露,神都池苑隔云烟。 -- 出自唐·朱长文·次韵司封使君和程给事
- 渴思西汉金茎露,困忆南朝石步廊。 -- 出自宋·丁谓·途中盛暑
- 带烟蒸雀舌,和露叠龙鳞。 -- 出自宋·丁谓·北苑焙新茶
- 金盘晓日融春露,黼帐鲜云荫瑞香。 -- 出自宋·夏竦·御阁春帖子
- 偃波分密坐,垂露直前旒。 -- 出自宋·夏竦·观唐明皇山水字流杯石应製
- 绛跗相倚凝新露,紫菂交垂向晚风。 -- 出自宋·夏竦·八月梓州奏广化寺池莲五茎各开二花
- 琴轸玉寒弹宿露,酒卮金暖对朝曦。 -- 出自宋·夏竦·秋日江馆喜弹琴羽人至
- 游蜂须并翼,凝露亦骈珠。 -- 出自宋·夏竦·延福宫双头牡丹
- 游蜂时共翥,零露或交垂。 -- 出自宋·夏竦·宣赐翠芳亭双头并蒂牡丹仍令赋诗
- 栏菊愁烟沾秋露。 -- 出自宋·杜安世·端正好
- 归时山气冷,草露湿游屐。 -- 出自宋·韩维·同曼叔游高阳山
- 密叶暗传深夜露,残花犹及早春风。 -- 出自宋·韩维·谢到水仙二本
- 独向雪花深处、露花身。 -- 出自宋·向子諲·虞美人·江头苦被梅花恼
- 蟠桃已结瑶池露,桂子初开玉殿风。 -- 出自宋·向子諲·桂殿秋·秋色里
- 炉香穿野霭,杉露滴僧衣。 -- 出自宋·徐照·白岩僧舍
- 反指荣得地,带露泪自涟。 -- 出自宋·包恢·马上口占感梅感事二首
- 归来自摘金茎露,手写黄庭一卷经。 -- 出自宋·苏泂·无题
- 蟾小未禁仙掌露,犀寒先透玉墀霜。 -- 出自宋·苏泂·次韵高似之秘书谢薛书记七月二十七日早桂
- 薰风飘散荷花露。 -- 出自宋·葛长庚·摸鱼儿·跨飞鸾
- 晓傍苍崖,滴寒露、研朱点易。 -- 出自宋·方岳·满江红·晓傍苍崖
- 山园足花草,雨露相先开。 -- 出自宋·方岳·杂兴
- 砚老自研明月露,蟹香新在菊蓊时。 -- 出自宋·方岳·病中酬王尉
- 独奇白雪芝,风露专一壑。 -- 出自宋·方岳·采菌
- 无何七月望,新露洒秋宇。 -- 出自宋·方岳·祭诗
- 一觞共滴蟾蜍露,并遣五千书传香。 -- 出自宋·方岳·送刘仲子就试
- 漱之以清冰寒露之壶,浇之以碧玉晴云之瓯。 -- 出自宋·方岳·题司理采芙蓉图
- 郁金裳浥蔷薇露,知是仙人萼绿华。 -- 出自宋·方岳·岩桂花
- 金茎看尚在,承露复何为。 -- 出自唐·姚合·敬宗皇帝挽词三首
- 金茎难复见,寒露落空中。 -- 出自唐·姚合·文宗皇帝挽词三首
- 竹风轻履舄,花露腻衣裳。 -- 出自唐·姚合·扬州春词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