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在第7个字的诗句
露在第七个字的诗句
-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 出自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 出自·陶渊明·饮酒
- 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 -- 出自·秦观·虞美人
-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 出自·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 相思黄叶落,白露湿青苔。 -- 出自唐·李白·长相思三首
- 泪湿阑干花著露。愁到眉峰碧聚。 -- 出自宋·毛滂·惜分飞·泪湿阑干花著露
- 新园锁却愁阴,露黄漫委,寒香半亩。 -- 出自宋·吴文英·瑞龙吟·送梅津
- 坐愁群芳歇,白露凋华滋。 -- 出自唐·李白·秋思
-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 出自两汉··长歌行
-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 出自魏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 金风飘菊蕊,玉露泫萸枝。 -- 出自唐·韦安石·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枝字
-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 出自·刘禹锡·八月十五夜玩月
- “清风水蘋叶,白露木兰枝。”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 出自··
-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 出自··
-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 出自··
- 瓶冰知冬寒,霜露欺远客。 -- 出自唐·李白·拟古其一
- 玉蟾离海上,白露湿花时。 -- 出自唐·李白·初月
- 芳草歇柔艳,白露催寒衣。 -- 出自唐·李白·秋夕旅怀
- 清霜入晓鬓,白露生衣巾。 -- 出自唐·李白·赠崔司户文昆季
- 夜中闻长啸,月露荒榛芜。 -- 出自宋·苏轼·和陶拟古九首
- 斩新一朵含风露,恰似西厢待月来。 -- 出自宋·苏轼·再和杨公济梅花十绝
- 玉绳惨无辉,玉露洗秋色。 -- 出自宋·苏轼·妒佳月
- 夜风破浪碎,朝露珠玑香。 -- 出自宋·苏轼·戏作种松
- 铅膏染髭须,旋露霜雪根。 -- 出自宋·苏轼·正月十八日蔡州道上遇雪子由韵二首
- 层巅余落日,草露已沾衣。 -- 出自宋·苏轼·临江仙 风水洞作
- 幽人行未已,草露湿芒屦。 -- 出自宋·苏轼·梵天寺见僧守诠小诗清婉可爱次韵
- 我舟何时发,霜露日已寒。 -- 出自宋·苏轼·送曹辅赴闽漕
- 披衣起周览,飞露洒我裳。 -- 出自宋·苏轼·牛口见月
- 生前富贵草头露,身後风流陌上花。 -- 出自宋·苏轼·陌上花三首
- 炎云骈火实,瑞露酌天浆。 -- 出自宋·苏轼·食荔支二首
- 水天鸥鹭静,月露松桧香。 -- 出自宋·苏轼·小饮西湖,怀欧阳叔弼兄弟,赠赵景贶、陈履
- 玄泉倾海腴,白露洒天醴。 -- 出自宋·苏轼·人参
- 引泉北涧分清露,开迳南山破白云。 -- 出自宋·苏轼·万菊轩
- 生前富贵草头露,身后风流陌上花。 -- 出自宋·苏轼·陌上花三首(并引)
- 厌浥[1]行露,岂不夙夜? -- 出自先秦·诗经·行露
-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 -- 出自唐·杜甫·日暮
- 秋分客尚在,竹露夕微微。 -- 出自唐·杜甫·晚晴
- 熏风行应律,湛露即歌诗。 -- 出自唐·杜甫·暮春江陵送马大卿公,恩命追赴阙下
- 天寒鸟兽休,霜露在草根。 -- 出自唐·杜甫·阆州东楼筵,奉送十一舅往青城县,得昏字
- 乾坤霾涨海,雨露洗春芜。 -- 出自唐·杜甫·大历三年春,城放船出瞿塘峡,久居夔府,将
- 欻思红颜日,霜露冻阶闼。 -- 出自唐·杜甫·七月三日亭午已后较热退晚加小凉稳睡…呈元
- 晨光映远岫,夕露见日晞。 -- 出自唐·杜甫·甘林
- 水烟通径草,秋露接园葵。 -- 出自唐·杜甫·移居公安敬赠卫大郎钧
- 山风犹满把,野露及新尝。 -- 出自唐·杜甫·竖子至
- 青山澹无姿,白露谁能数。 -- 出自唐·杜甫·雨二首
- 群花泣尽朝来露。 -- 出自宋·辛弃疾·虞美人·群花泣尽朝来露
- 清光入杯杓,白露生衣巾。 -- 出自唐·白居易·效陶潜体诗十六首
- 风云皆会合,雨露各沾濡。 -- 出自唐·白居易·东南行一百韵寄通州元九侍御澧州李十一
- 菱风香散漫,桂露光参差。 -- 出自唐·白居易·秋池二首
- 秋荷病叶上,白露大如珠。 -- 出自唐·白居易·东陂秋意寄元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