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在第11个字的诗句
露在第一十一个字的诗句
- 斜倚秋风绝比伦,千英和露染难匀。 -- 出自唐·李建勋·重台莲
- 列宿回元朝北极,爽神晞露滴楼台。 -- 出自唐·成彦雄·晓
- 夜久歌声怨咽,残月,菊冷露微微。 -- 出自唐·顾夐·荷叶杯·春尽小庭花落
- 来岁未朝金阙去,依前和露载归衙。 -- 出自宋·刘兼·再看光福寺牡丹
- 来岁未朝京阙去,依前和露载归衙。 -- 出自宋·刘兼·再看光福寺牡丹
- 留待来年二三月,一枝和露压神仙。 -- 出自唐·卓英英·游福感寺答少年
- 问鲛人、几时击出,碎为繁露。 -- 出自元·邵亨贞·贺新郎 曹园红梅数种十余树,云西老人手植
- 文化有余戎事略,铜驼草露不胜情。 -- 出自元·王逢·钱塘春感六首
- 银涛丝萦料角海,玉台镜露峨眉烟。 -- 出自元·王逢·合肥束遂庵学正画君山酹月图长歌奉谢
- 炼神合道冥冥,始真空体露。 -- 出自元·王吉昌·月中仙 宾主互换
- 瓷盘礴清微,游?法界,出露仪表。 -- 出自元·王吉昌·摸鱼儿·养疏慵梦惊俗态
- 得闲闲闲里,真甜美味,甘露应同。 -- 出自元·王哲·八声甘州·处清凉界
- 放开匝地清风,迷云散尽,露出青霄月。 -- 出自元·郝大通·无俗念 鸣鹤馀音卷之一
- 潇洒轻盈,玉容浑是,金茎露气。 -- 出自元·王恽·水龙吟 赋秋日红梨花
- 拟欲青房全晚节,岂知白露已秋风。 -- 出自元·刘因·秋莲
- 大地山河微有影,九天风露寂无声。 -- 出自元·杨载·宗阳宫望月分韵得声字
- 西华顶、十丈高花,九天秋露,结就翠房瑶实。 -- 出自元·虞集·苏武慢·皓月清霜
- *荚生三秋八月,气*风露清明。 -- 出自元·王旭·临江仙 寿高伯川
- 竹度蝉风凉白帢,松翻鹤露泻清杯。 -- 出自明·张以宁·横阳草堂次谢叠山韵
- 轻剪自怜支节痛,倚烟啼露一无憀。 -- 出自宋·宋白·牡丹诗十首
- 方仞云峰护一山,九天风露透衣寒。 -- 出自明·李颖·登大半山
- 海上惊风乱鹤飞,千村霜露亦霏霏。 -- 出自明·袁凯·舟次上海县
- 野老园篱江水东,溥溥夕露满幽丛。 -- 出自明·袁凯·壬寅九日
- 惟有月娥应最妒,一轮风露不胜秋。 -- 出自清·吴绡·七夕
- 风流俎豆自千秋,松风菊露梅花雪。 -- 出自明·张明弼·六贤祠
- 便有唐家今夕意,月和风露满骊山。 -- 出自宋·刘筠·戊申年七夕五绝
- 殊俗易昏三里雾,阳崖忽露一家村。 -- 出自宋·陶弼·畲田
- 怜我风帘鑽故纸,借君月露洗黄埃。 -- 出自宋·项安世·次韵衡山徐监酒同考府学试八首
- 为报乡闾看解橐,清永寒露胜琳球。 -- 出自宋·项安世·送曹提干归永嘉兼寄陈君举舍人
- 冷甚高僧禅榻畔,清于寒露玉壶间。 -- 出自宋·项安世·送孙司户秩满东归考试鄂渚二首
- 玉节朱轮行万里,清冰寒露炯初心。 -- 出自宋·项安世·挽利路章运诗二首
- 鸾驾乘风上玉清,青冥风露湿琼英。 -- 出自宋·项安世·次韵孙佥判试院中秋咏月三绝
- 六月火云烘去艇,三山风露隔飞埃。 -- 出自宋·项安世·和平江府倪教授送行
- 兔管鸾笺松字日,金风玉露菊花天。 -- 出自宋·项安世·大人生日
- 吟到夕阳人不恨,满怀风露本无心。 -- 出自宋·项安世·失题
- 帝子胸中有江汉,故能风露笔端秋。 -- 出自宋·潘大临·题赵承远所藏大年画平远二首
- 影落人行半岩月,五更风露一山秋。 -- 出自宋·王铚·墨君十咏·藏岩
- 鳞鳞山树经寒碧,枝侵雨露根连石。 -- 出自宋·张嵲·入峡诗
- 信口道一句,栗棘金圈皆露布。 -- 出自宋·释道璨·偈颂二十五首
- 又是君王上玉卮,未央雨露湛垂垂。 -- 出自宋·陈傅良·挽张子由母
- 倭缬帘垂柳外楼,睹妆微露玉搔头。 -- 出自宋·张镃·三月望日微雨汎舟西湖四首
- 万里长风摧岸柳,一天清露属园蔬。 -- 出自宋·刘宰·送友人入京
- 五柞宫中梦断时,铜盘玉露胡为不起死。 -- 出自宋·赵汝鐩·迎仙引
- 两岸柳烟笼晓绿,数枝桃露滴春红。 -- 出自宋·赵汝鐩·题村舍壁
- 清入肝脾冷入肌,天机忽露两三枝。 -- 出自宋·刘黻·用坡仙梅花十韵·愬梅
- 晓兔经霜湘竹寒,秋蛇引露剡藤湿。 -- 出自宋·陈起·观张也愚作草圣
- 凭恃甲戈名以躁,贮藏风露败于清。 -- 出自宋·吴锡畴·擘蟹
- 梦与文渊三峡水,共参金露九秋风。 -- 出自宋·许月卿·寄题张宗玉窗下庐山
- 竹引花风心浪动,花含竹露面芬芳。 -- 出自宋·许月卿·赋新花竹
- 闲把玉箫吹一曲,九天风露欲飞霜。 -- 出自宋·王镃·游仙词三十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