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在第14个字的诗句
雷在第一十四个字的诗句
- 汉皇曾上单于台,壮心磊落侔风雷。 -- 出自宋·田锡·圣主平戎歌
- 须臾海门风雨来,江水震荡如奔雷。 -- 出自明·袁凯·老夫(五首)
- 一丘安稳且徘徊,掩耳谁知蚁穴雷。 -- 出自明·李流芳·秋日卧疴西音以诗枉讯次答
- 万蹄未暮先追日,叠鼓非春已作雷。 -- 出自宋·宋庠·从猎晚归马上默成奉呈承旨端明王学士
- 层云气润犹蒸礎,残电光微不应雷。 -- 出自宋·宋庠·暑雨初霁
- 肤清似玉休移石,骨瘦成龙不待雷。 -- 出自宋·余靖·和钱学士见谢新栽竹
- 将军手持十万骑,阵前号令如疾雷。 -- 出自宋·石介·送范曙赴天雄太尉辟命
- 大江千里从西来,凭陵三峡喧如雷。 -- 出自宋·项安世·有感
- 析木津头排列宿,鳌山脚下走轻雷。 -- 出自宋·项安世·元夕刘知录招饮
- 禁中颇牧知在即,号令前日颁风雷。 -- 出自宋·朱槔·用东坡武昌寒溪韵三篇
- 英雄割据亦儿戏,安用匕箸惊蚊雷。 -- 出自宋·朱槔·用东坡武昌寒溪韵三篇
- 那知天目山顶露,儿啼下视云间雷。 -- 出自宋·朱槔·用东坡武昌寒溪韵三篇
- 新炊顿顿匙抄玉,熟睡家家壁撼雷。 -- 出自宋·陈傅良·又和
- 道迎和气收蛮瘴,弹压余阴蛰楚雷。 -- 出自宋·陈傅良·长沙腊月雷是日约宴赵帅俊臣闻雷乃罢越三日
- 平明出游薄暮回,惟恐云气兴风雷。 -- 出自宋·章甫·放歌招孙祖训俞国宝饮
- 病余百拙慵开口,愿听晴空起怒雷。 -- 出自宋·张镃·曾幼度许过访两诗问讯
- 游蜂冶蝶拨不开,粉趐云动鸣轻雷。 -- 出自宋·张镃·种菊
- 诗章活法从公了,要使诸方听若雷。 -- 出自宋·张镃·呈曾仲躬侍郎
- 泓泉湛碧透坤轴,合有龙卧专风雷。 -- 出自宋·张镃·夜宿龙井广福寺分韵得来字
- 困尝苦茗不论杯,天气才晴又有雷。 -- 出自宋·赵师秀·山路怀翁卷
- 寄语乡邦头角上,龙门此去会风雷。 -- 出自宋·刘宰·学门肇开为诸兄弟
- 畎畎未能忘一饭,经纶犹愿济云雷。 -- 出自宋·刘黻·用韵自述
- 披襟坐石不能夜,忽听南山起怒雷。 -- 出自宋·林景熙·纳凉
- 浪高峰顶青天雪,风助江声白昼雷。 -- 出自宋·艾性夫·观潮
- 忽然眼开百险失,方知行处息如雷。 -- 出自·马一浮·杂感
- 三日汝南城不开,天角隐隐闻轻雷。 -- 出自宋·孔武仲·蔡州三首
- 披奇振淹自明主,区区识宝非张雷。 -- 出自宋·孔武仲·次韵苏翰林西山诗
- 天涯未有从□日,百里区区亦象雷。 -- 出自宋·孔武仲·寄四舍弟
- 未应灵胜随人往,碧殿犹存火篆雷。 -- 出自明·沈周·感宜兴善权寺寥落
- 三月麻衣明晓雪,万声号动隐春雷。 -- 出自明·陈沂·武皇上宾同百官哭临于思善门外
- 百国潮流卷地来,天公沉鼾大如雷。 -- 出自近代·宁调元·感事一什病中作
- 舳舻十万捣虚来,帆樯蔽空声吼雷。 -- 出自明·方孝孺·送刘士端归括苍
- 九龙殿高紫帐暖,蹋歌声里欢如雷。 -- 出自元·张宪·白翎雀
- 舟师雨汗渡洑水,捩舵失手遭旋雷。 -- 出自宋·蔡肇·石排山渡行
- 岩尸彭铿聊戏击,山中日月有奔雷。 -- 出自宋·蔡肇·游善权洞
- 靖节远公如可作,不应莲社愧刘雷。 -- 出自宋·蔡肇·游善权洞
- 东山龙起风雨来,势虽暴甚天无雷。 -- 出自宋·晁公溯·三月二十日东山云蜿蜒而上众指日龙也已而大
- 丹灶尚能含日月,龙潭还解起风雷。 -- 出自宋·陈偁·重登罗浮
- 铜环锁深双古槐,霍地啸舞含风雷。 -- 出自宋·陈杰·猛虎行
- 那知白头不同趋,首介绍述蚊成雷。 -- 出自宋·陈杰·苏东坡西山诗前后和者五十余篇暇日登览怆然
- 流转春光又明发,一樽且送息如雷。 -- 出自宋·陈杰·除日始雪遄霁
- 直须义利途中办,宁使饥肠屡隐雷。 -- 出自宋·陈宓·次李弘斋韵送任宰
- 旧迹几年甘隐雾,新名一日怕惊雷。 -- 出自宋·陈宓·题西淙
- 一年拟待中秋夕,连日频闻正午雷。 -- 出自宋·陈宓·约刘学录同潘喻二丈集沧洲
- 青云岐路无多地,定须迅击狂风雷。 -- 出自宋·陈襄·送郑洙赴举
- 焦山一望祗十里,舟师驾橹如奔雷。 -- 出自宋·程卓·游金焦二山
- 人迷白路羊群石,水卷青天雪裹雷。 -- 出自宋·戴表元·四明山中逢晴
- 世事百年谁罗是,髯公鼻息书如雷。 -- 出自宋·戴表元·鄞塘田家
- 玉陛传呼宰相来,欢腾海内翕如雷。 -- 出自宋·戴木·贺杜清献入相
- 於我此生同管鲍,昔人何处觅陈雷。 -- 出自宋·戴栩·哭周茂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