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在第14个字的诗句
雷在第一十四个字的诗句
- 似闻太史占奎宿,先敕天官起蛰雷。 -- 出自宋·刘克庄·次韵张秘丞劝驾
- 松声欲动风声催,细非笙簧大非雷。 -- 出自宋·徐玑·松风楼篇
- 学如大令仓盛笔,文似若耶溪转雷。 -- 出自宋·曾几·陆务观效孔方四舅氏体倒用二舅氏题云门草堂
- 禁直惟闻漏鼓催,潮声遥听讶蛟雷。 -- 出自宋·周必大·次韵天官韩尚书七月十八日风雨中观潮予内直
- 苍崖斗立两扉开,竹雨龙归尚殷雷。 -- 出自宋·洪咨夔·次韵游龙门十绝
- 长啸一声啼鸟外,朵颐有象著山雷。 -- 出自宋·洪咨夔·次韵游龙门十绝
- 势有盛衰惟视雨,声无高下尺成雷。 -- 出自宋·洪咨夔·瀑布
- 史君笔斡万牛回,脚底春风舌底雷。 -- 出自宋·洪咨夔·次徐隆庆寿诗韵二首
- 平淮勒碑字如斗,铙歌奏曲声召雷。 -- 出自宋·洪咨夔·续洗兵马上李制置
- 容受直言天子圣,好听胪唱响春雷。 -- 出自宋·洪咨夔·省闱试士
- 星骑翩翩鹤诏来,旋闻欢语沸春雷。 -- 出自宋·蔡襄·诏贡士
- 帆樯山齐排浪进,牵船百丈声如雷。 -- 出自清·吴伟业·打冰词
- 石上丛林碍星斗,窗边瀑布走风雷。 -- 出自唐·方干·因话天台胜异仍送罗道士
- 长片挂岩轻似练,远声离洞咽于雷。 -- 出自唐·方干·石门瀑布
- 更有平人居蛰屋,还应为作一声雷。 -- 出自唐·贯休·闻许棠及第因寄桂雍
- 讴歌合合千门乐,鼙角雄雄一阁雷。 -- 出自唐·贯休·送郑使君
- 湖上独居多草木,山前频醉过风雷。 -- 出自唐·贯休·赠钟陵陈处士
- 折枪黄马倦尘埃,掩耳凶徒怕疾雷。 -- 出自唐·韩偓·老将
- 不道惨舒无定分,却忧蚊响又成雷。 -- 出自唐·韩偓·冬至夜作(天复二年壬书戍,随驾在凤翔府)
- 四序有花长见雨,一冬无雪却闻雷。 -- 出自唐·韩偓·登南神光寺塔院(一本题作登南台僧寺)
- 朝宗汉水接阳台,唅呀填坑吼作雷。 -- 出自唐·李群玉·浔阳观水
- 晓离村店侵残月,尽歇津亭避疾雷。 -- 出自宋·杨亿·元道宗下第东游
- 抚榇循题兮愁雾重,江河倾泪兮雷霆声恸。 -- 出自宋·葛立方·九效·宁固
- 久谓升堂胔已哜,可是持鼓门过雷。 -- 出自宋·黄公度·和邵观复见赠
- 曩归畀余一语妙,三岁暗室鹜轰雷。 -- 出自宋·刘子翚·寄茶与曾吉甫
- 具体好时心似谷,厉辞传处口如雷。 -- 出自宋·刘子翚·无诸策题问颜亡绝好轲没无传
- 甲子初秋柳宿乖,皇天无雨只空雷。 -- 出自宋·汪元量·越州歌二十首
- 寺近阴崖多雾雨,峡边灵窦忽风雷。 -- 出自宋·汪元量·峡边山寺
- 两日枯肠餍蔬笋,不堪茗椀发轻雷。 -- 出自宋·王之道·和魏定父早春十首
- 上林不负迁乔约,百蛰同惊此夜雷。 -- 出自宋·王之道·立春小酌呈诸兄
- 纤纤细落催花雨,隐隐轻鸣启蛰雷。 -- 出自宋·王之道·晚憩闻雷
- 老去何堪节物催,放灯中夜忽奔雷。 -- 出自宋·张元干·甲戌正月十四日书所见来日惊蛰节
- 群臣竞献葡萄杯,山呼万岁声如雷。 -- 出自明·瞿佑·天魔舞
- 杯杓催时严黑雨,琵琶隔座揽轻雷。 -- 出自明·徐渭·李长公邀集莲花峰
- 夜合花边待月来,宫中郤辘响春雷。 -- 出自明·杨基·无题和唐李义山商隐
- 力尽戈籥援不回,犹挥赤手搏风雷。 -- 出自明·杨基·怀悼朱秦仲总制
- 隐现数折蓄精锐,失势一落如奔雷。 -- 出自清·蒋士铨·开先瀑布
- 连峰出云云半开,奔渠卷雪响春雷。 -- 出自清·钱载·出东林六七里望庐山
- 凤阙几传为匠硕,龙门曾用振风雷。 -- 出自唐·齐己·谢秦府推官寄丹台集
- 何处云根采得来,黑龙狂欲作风雷。 -- 出自唐·齐己·谢人惠拄杖
- 檐声未断前旬雨,电影还连后夜雷。 -- 出自唐·齐己·春寄尚颜
- 笔砚兴狂师沈谢,香灯魂断忆宗雷。 -- 出自唐·齐己·静院
- 坐闻邻树栖幽鸟,吟觉江云发早雷。 -- 出自唐·齐己·荆门疾中喜谢尊师自南岳来、相里秀才自京至
- 碛连荒戍频频火,天绝纤云往往雷。 -- 出自唐·吴融·海上秋怀
- 千里风清闻戛玉,几人东下忆奔雷。 -- 出自唐·吴融·汴上观(一本有河冰二字)
- 九天应下阶庭拜,万蛰先惊汉地雷。 -- 出自宋·王珪·元日呈原叔给事唐聊谏议
- 满城风雨逢寒食,更听春岩第一雷。 -- 出自宋·王珪·依韵和吴相公闻南宫放喜即事
- 三十六陂秋水来,龙蛇奔走起风雷。 -- 出自宋·刘敞·安福院二首
- 阳爻四画已出地,至今百蛰不闻雷。 -- 出自宋·郑獬·二月雪
- 河岳灵神拥瑞来,剑川一夜起云雷。 -- 出自宋·强至·何太宰生日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