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在第10个字的诗句
雷在第一十个字的诗句
- 深涧饮渴虹,邃河生秋雷。 -- 出自宋··姑射山诗题曾山人壁
- “日气含残雨,云阴送晚雷。”全诗翻译赏析 -- 出自··
-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全诗翻译赏析 -- 出自··
- “君王忍把平陈业,只博雷塘数亩田。”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 出自··
- 落笔生绮绣,操刀振风雷。 -- 出自唐·李白·赠从孙义兴宰铭
- 季父拥鸣琴,德声布动雷。 -- 出自唐·李白·陪族叔当涂宰游化城寺升公清风亭
- 龙潭中喷射,昼夜生风雷。 -- 出自唐·李白·求崔山人百丈崖瀑布图
- 洞门闭石扇,地底兴云雷。 -- 出自唐·李白·游泰山六首(一作天宝元年四月从故御道上泰
- 腰间大白羽,中物如风雷。 -- 出自宋·苏轼·昭陵六马,唐文皇战马也,琢石象之,立昭陵
- 晚来洪泽口,捍索响如雷。 -- 出自宋·苏轼·过淮三首赠景山兼寄子由
- 尔来怀宝但贪眠,满腹雷霆瘖不吐。 -- 出自宋·苏轼·起伏龙行
- 山水自相激,夜声转风雷。 -- 出自宋·苏轼·送郑户曹
- 岂知泉下有猪龙,卧枕雷车踏阴轴。 -- 出自宋·苏轼·次韵舒尧文祈雪雾猪泉
- 孤根裂山石,直干排风雷。 -- 出自宋·苏轼·种松得徕字(其四在怀古堂,其六在石经院。
- 人不我知斯我贵,不须雷雨起龙梭。 -- 出自宋·苏轼·和仲伯达
- 已外浮名更外身,区区雷电若为神。 -- 出自宋·苏轼·唐道人言天目山上俯视雷雨每大雷电但闻云中
- 付君万指伐顽石,千锤雷动苍山根。 -- 出自宋·苏轼·答吕梁仲屯田
- 三山屏拥僧舍小,一溪雷转松阴凉。 -- 出自宋·苏轼·游博罗香积寺
- 芳心困落日,薄艳战轻雷。 -- 出自宋·苏轼·谢郡人田贺二生献花
- 黍离不复闵宗周,何暇雷塘吊一丘。 -- 出自宋·苏轼·别择公
- 空岩发灵籁,彷佛如风雷。 -- 出自宋·苏轼·雷岩诗
- 鸟兽散兮相扶携,隐惊雷兮骛长霓。 -- 出自宋·苏轼·清溪词
- 常山山神信英烈,捴驾雷公诃电母。 -- 出自宋·苏轼·次韵章传道喜雨(祷常山而得。)
- 尔来怀宝但贪眠,满腹雷霆喑不吐。 -- 出自宋·苏轼·起伏龙行(并叙)
- 凄凄生馀寒,殷殷兼出雷。 -- 出自唐·杜甫·雨
- 始贺天休雨,还嗟地出雷。 -- 出自唐·杜甫·雨
- 巫峡中宵动,沧江十月雷。 -- 出自唐·杜甫·雷
- 巫山冬可怪,昨夜有奔雷。 -- 出自唐·杜甫·朝二首
- 青春波浪芙蓉园,白日雷霆夹城仗。 -- 出自唐·杜甫·乐游园歌
- 峡中都似火,江上只空雷。 -- 出自唐·杜甫·热三首
- 九钻巴噀火,三蛰楚祠雷。 -- 出自唐·杜甫·秋日荆南述怀三十韵
- 昨夜云雨合,烈风驱迅雷。 -- 出自唐·白居易·和古社
- 晦厌鸣鸡雨,春惊震蛰雷。 -- 出自唐·白居易·酬卢秘书二十韵 时初奉诏除赞善大夫
- 奇应潜鬼怪,灵合蓄云雷。 -- 出自唐·白居易·奉和思黯相公以李苏州所寄太湖石奇状绝伦因
- 穷冬不见雪,正月已闻雷。 -- 出自唐·白居易·闻雷
- 卧龙云到须先起,蛰燕雷惊尚未飞。 -- 出自唐·白居易·送韦侍御量移金州司马 时予官独未出。
- 夜含星斗分乾象,晓映雷云作画图。 -- 出自唐·白居易·游小洞庭
- 南浦风烟无限好,北轩雷雨不胜凉。 -- 出自宋·陆游·即事
- 纸欲穷时瘦蛟举,已看雷雨跨苍茫。 -- 出自宋·陆游·杂兴
- 半谷云霞丹灶熟,一天雷雨剑池秋。 -- 出自宋·陆游·野兴
- 屏深毡暖衾裯重,鼻端雷起骜儿童。 -- 出自宋·陆游·冬夜
- 重云韫日月,大雨挟风雷。 -- 出自宋·陆游·风雨
- 西埭无行路,南山有疾雷。 -- 出自宋·陆游·久雨
- 江天近寒食,林外过轻雷。 -- 出自宋·陆游·小雨
- 江村一雨喜尘清,隐隐雷车意未平。 -- 出自宋·陆游·江村
- 帆席云垂大堤外,缆索雷响高城边。 -- 出自宋·陆游·估客乐
- 纱幮竹簟睡正美,鼻端雷起惊僮奴。 -- 出自宋·陆游·堂中以大盆渍白莲花石菖蒲翛然无复暑意睡起
- 山雪堆僧衲,溪流动蛰雷。 -- 出自宋·陆游·游前山
- 空江鱼鳖从龙起,平野雷霆拥马来。 -- 出自宋·陆游·升僊桥遇风雨大至憩小店
- 却掩庵门径投枕,鼾声雷起撼藜床。 -- 出自宋·陆游·东窗小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