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在第7个字的诗句
阳在第七个字的诗句
- 吟怀未许老重阳,霜雪无端入鬓长。 -- 出自·序灯·九日吴山宴集值雨次韵
- 昨夜东风入武阳,陌头杨柳黄金色。 -- 出自·李白·早春寄王汉阳
- 算明朝、未了重阳,紫萸应耐看。 -- 出自·吴文英·霜花腴·重阳前一日泛石湖
- 绿杯红袖趁重阳。人情似故乡。 -- 出自·晏几道·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
- 疏篱下、试觅重阳,醉擘青露菊。 -- 出自·吴文英·一寸金·秋感
- 霜风渐欲作重阳,熠熠溪边野菊香。 -- 出自·苏轼·捕蝗至浮云岭山行疲苶有怀子由弟二首·其二
- 最伤情、送客咸阳,佩结西风怨。 -- 出自宋·吴文英·琐窗寒·玉兰
- 亦有白骨归咸阳,营家各与题本乡。 -- 出自唐·王建·渡辽水
- 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 -- 出自南北·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 断肠何必更残阳,极目伤平楚。 -- 出自宋·廖世美·烛影摇红·题安陆浮云楼
-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 出自唐·杜甫·望岳
- 织女牵牛送夕阳,临看不觉鹊桥长。 -- 出自唐··七夕二首·其二
-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 出自宋·宋祁·玉楼春·春景
- 绿杯红袖趁重阳,人情似故乡 -- 出自·晏几道·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
-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 -- 出自·杜牧·题扬州禅智寺
-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全诗翻译赏析 -- 出自··
- “疏叶秋前渚,斜阳雨外山”全诗鉴赏 -- 出自··
- 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 -- 出自唐·李白·登太白峰
- 我有万古宅,嵩阳玉女峰。 -- 出自唐·李白·送杨山人归嵩山
- 圆光过满缺,太阳移中昃。 -- 出自唐·李白·君子有所思行
- 一去未千年,汉阳复相见。 -- 出自唐·李白·赠王汉阳
- 当暑阴广殿,太阳为裴回。 -- 出自唐·李白·陪族叔当涂宰游化城寺升公清风亭
- 稷契和天人,阴阳乃骄蹇。 -- 出自唐·李白·玉真公主别馆苦雨赠卫尉张卿二首
- 太白昼经天,颓阳掩馀照。 -- 出自唐·李白·经乱後将避地剡中留赠崔宣城
- 浪动灌婴井,寻阳江上风。 -- 出自唐·李白·下寻阳城泛彭蠡寄黄判官
- 半夜水军来,浔阳满旌旃。 -- 出自唐·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
- 海潮南去过浔阳。 -- 出自唐·李白·横江词其二
- 今年敕放巫山阳,蛟龙笔翰生辉光。 -- 出自唐·李白·自汉阳病酒归寄王明府
-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 -- 出自唐·李白·钓滩
- 杖藜徐步转斜阳。 -- 出自宋·苏轼·鹧鸪天
- 一入愁肠,便有阳春意。 -- 出自宋·苏轼·醉落魄/一斛珠
- 凭将清泪洒江阳。 -- 出自宋·苏轼·临江仙 送王缄
- 藓书标洞府,(欧阳永叔尝游嵩山,日暮,于绝壁上见苔藓成文,云神清之洞。 -- 出自宋·苏轼·送范景仁游洛中
- 涉阅四气更六阳,森然不受螟与蝗。 -- 出自宋·苏轼·真一酒歌?并引?
- 李太白有《浔阳紫极宫感秋》诗,紫极宫,今天庆观也。 -- 出自宋·苏轼·和李太白(并叙〔四库原收有太白全诗,今删
- 门前古碣卧斜阳,阅世如流事可伤。 -- 出自宋·苏轼·楼观(秦始皇立老子庙于观南,晋惠始修此观
- 缥缈朱楼人,斜阳半疏帘。 -- 出自宋·苏轼·五月十日与吕仲甫周邠僧惠勤惠思清顺可久惟
- 羯鼓楼高挂夕阳,长生殿古生青草。 -- 出自宋·苏轼·骊山?此诗为李廌作?
- 霜风渐欲作重阳,熠熠溪边野菊黄。 -- 出自宋·苏轼·捕蝗,至浮云岭,山行疲苶,有怀子由弟二首
- 兰菊有生意,微阳回寸根。 -- 出自宋·苏轼·正月十八日蔡州道上遇雪子由韵二首
- 子方得郡古山阳,老手风生谢刀笔。 -- 出自宋·苏轼·送表弟程六知楚州
- 道边逢人问洛阳,中原苦战春田荒。 -- 出自宋·苏轼·襄阳乐
- 咸宁英气似汾阳,夜饮军容出红妆。 -- 出自宋·苏轼·书浑令公燕鱼朝恩图
- )稻垂麦仰阴阳足,器洁泉新表里清。 -- 出自宋·苏轼·真一酒(并引)
- 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 出自先秦·诗经·采薇
- 今我不乐思岳阳,身欲奋飞病在床。 -- 出自唐·杜甫·寄韩谏议
- 司隶章初睹,南阳气已新。 -- 出自唐·杜甫·喜达行在所三首
- 二者存一端,愆阳不犹愈。 -- 出自唐·杜甫·雷
- 九度附书向洛阳,十年骨肉无消息。 -- 出自唐·杜甫·天边行
- 三伏适已过,骄阳化为霖。 -- 出自唐·杜甫·阻雨不得归瀼西甘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