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在第6个字的诗句
阳在第六个字的诗句
- 朔方三度重阳节,河曲干旌岁岁忙。 -- 出自·齐之鸾·九日登清水营城
-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 出自宋·贺铸·行路难·缚虎手
- 触帘风送景阳钟,鸳被绣花重。 -- 出自五代·顾敻·虞美人·触帘风送景阳钟
- 举头忽见衡阳雁。千声万字情何限。 -- 出自宋··菩萨蛮·举头忽见衡阳雁
- 忽然更作渔阳掺,黄云萧条白日暗。 -- 出自唐·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 晨兴好拥向阳坐,晚出宜披踏雪行。 -- 出自唐·白居易·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
-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 出自唐·卢纶·晚次鄂州
- 去年寄书报阳台,今年寄书重相催。 -- 出自唐·李白·久别离
- 菊花信待重阳久,桂子香闻上界留。 -- 出自清·慧霖·闰中秋玩月
- 菊花信待重阳久,桂子香闻上界留 -- 出自·慧霖·闰中秋玩月
- 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 出自·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
- 菊花信待重阳久,桂子香闻上界留 -- 出自··
- “林间花杂平阳舞,谷里莺和弄玉箫。”全诗鉴赏 -- 出自··
-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全诗翻译赏析 -- 出自··
-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全诗翻译赏析 -- 出自··
- 巴人谁肯和阳春。 -- 出自唐·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 春风试暖昭阳殿,明月还过鳷鹊楼。 -- 出自唐·李白·永王东巡歌十一首
- 梁苑空锦衾,阳台梦行雨。 -- 出自唐·李白·自代内赠
- 天子龙沉景阳井,谁歌玉树后庭花。 -- 出自唐·李白·金陵歌,送别范宣
- 鹦鹉洲横汉阳渡。 -- 出自唐·李白·赠汉阳辅录事其二
- 一生泪尽丹阳道。 -- 出自唐·李白·自溧水道哭王炎其二
- 画楼南畔夕阳和。 -- 出自宋·苏轼·浣溪沙
- 平原不似高阳傲。 -- 出自宋·苏轼·木兰花令
- 寂寞千载後,阳公嗣前尘。 -- 出自宋·苏轼·和陶饮酒二十首
- 自兹失故疾,阳唱阴辄和。 -- 出自宋·苏轼·次韵子由病酒肺疾发
- 艳歌一曲回阳春,坐使高堂生暖热。 -- 出自宋·苏轼·和柳子玉喜雪次韵仍呈述古
- 雪芽我为求阳羡,乳水君应饷惠山。 -- 出自宋·苏轼·次韵完夫再赠之什某已卜居毗陵与完夫有庐里
- 子由近买田阳翟,北望嵩山,甚近。 -- 出自宋·苏轼·次韵高要令刘湜峡山寺见寄
- 使君未来襄阳愁,提戈入市裹毡裘。 -- 出自宋·苏轼·襄阳乐
- 北人闻道襄阳乐,目送飞鸿应断肠。 -- 出自宋·苏轼·襄阳乐
- 缝衣付与溧阳尉,舍肉怀归颍谷封。 -- 出自宋·苏轼·新茶送签判程朝奉以馈其母有诗相谢次韵答之
- (郡中日与欧阳叔弼、赵景贶、陈履常相従,而景文复至,不数日柳戒之亦见过,宾客之盛,顷所未有。 -- 出自宋·苏轼·次前韵送刘景文
- 小楼依旧斜阳里,不见楼中垂手人。 -- 出自宋·苏轼·戏赠
- 如今且作华阳服,醉唱侬家七返丹。 -- 出自宋·苏轼·钱安道席上令歌者道服
- 潘郎晓踏河阳春,明珠白璧惊市人。 -- 出自宋·苏轼·赠潘谷
- 君恩浩荡似阳春,合浦何如在海滨。 -- 出自宋·苏轼·移合浦郭功甫见寄
- 松花香遍银阳地,剩把新诗壮此行。 -- 出自宋·苏轼·舒啸亭
- 稻垂麦仰阴阳足,器洁泉新表裹清。 -- 出自宋·苏轼·真一酒
- 采苓采苓,首阳之巅。 -- 出自先秦·诗经·采苓
- 采苦采苦,首阳之下。 -- 出自先秦·诗经·采苓
- 采葑采葑,首阳之东。 -- 出自先秦·诗经·采苓
- 湛湛露斯,匪阳不晞,厌厌夜饮,不醉无归。 -- 出自先秦·诗经·湛露
- 瘦地翻宜粟,阳坡可种瓜。 -- 出自唐·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
- 白帝更声尽,阳台曙色分。 -- 出自唐·杜甫·晓望
- 弱水应无地,阳关已近天。 -- 出自唐·杜甫·送人从军(时有吐蕃之役)
- 鹏北海,凤朝阳。 -- 出自宋·辛弃疾·鹧鸪天·白苎新袍入嫩凉
- 明朝再作东阳约,肯把鸾胶续断弦。 -- 出自宋·辛弃疾·鹧鸪天·翦烛西窗夜未阑
- 只愁风雨重阳,思君不见令人老。 -- 出自宋·辛弃疾·水龙吟·只愁风雨重阳
- 冲急雨,趁斜阳。 -- 出自宋·辛弃疾·鹧鸪天 鹅湖寺道中
- 绿杨阴里,听阳关、门掩黄昏。 -- 出自宋·辛弃疾·上西平/金人捧露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