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在第3个字的诗句
闻在第三个字的诗句
- 此时闻鹤唳,无复畏官军。 -- 出自宋·宋祁·过淝口二首
- 西江闻道通星汉,试借君平问客槎。 -- 出自宋·宋祁·杪秋官舍念归
- 更堪闻短笛,珪月在西楼。 -- 出自宋·宋祁·曲幌
- 夜语闻山雨,无眠听楚砧。 -- 出自宋·张耒·秋日
- 静枕闻鸣雁,开门对远林。 -- 出自宋·张耒·岁暮闲韵四首
- 束发闻至道,荣辱久齐观。 -- 出自宋·张耒·寄李端叔二首
- 肉似闻韶客,斋如持律徒。 -- 出自宋·张耒·岁暮即事寄子由先生
- 可当闻妙诲,黥刖待完肤。 -- 出自宋·张耒·岁暮即事寄子由先生
- 扣门闻好语,出应自披衣。 -- 出自宋·张耒·何斯举惠酒
- 须臾闻梵呗,木鱼如叩石。 -- 出自宋·张耒·书初凉夜至将晓:{灵寿寺作}
- 五更闻钟自惊起,坐守残灯具冠履。 -- 出自宋·张耒·叙十五日事
- 前日闻吉语,籴米已在途。 -- 出自宋·张耒·孙志康许为南酿前日已闻籴米欣然作诗以问之
- 南人闻歌笑相寻,北人闻歌泪满襟。 -- 出自宋·张耒·一百五歌
- 睡余闻啄木,忽忆福昌春。 -- 出自宋·张耒·十二月二十六日旦闻东堂啄木声忽记作福昌尉
- 秋天闻好鸟,惊起出帘帷。 -- 出自唐·祖咏·汝坟秋同仙州王长史翰闻百舌鸟
- 不若闻道易。 -- 出自魏晋·陆机·园葵诗
- 鸣蛩闻塞路,冷雁背龙沙。 -- 出自唐·马戴·别家后次飞狐西即事
- 旁邻闻者多叹息,远客思乡皆泪垂。 -- 出自唐·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 公署闻流木,人烟入废城。 -- 出自唐·曹松·赠馀干袁明府
- 转楚闻啼狖,临湘见叠涛。 -- 出自唐·曹松·送邵安石及第(一作选辇归连州觐省)
- 石横闻水远,林缺见山多。 -- 出自唐·许浑·晨自竹径至龙兴寺崇隐上人院
- 风凄闻笛处,月惨罢琴时。 -- 出自唐·许浑·送从兄别驾归蜀
- 海风闻鹤远,潭日见鱼深。 -- 出自唐·许浑·岁暮自广江至新兴往复中题峡山寺四首
- 蛩声闻鼓歇,萤焰触帘回。 -- 出自唐·许浑·秋夕宴李侍御宅
- 饮猿闻棹散,飞鸟背船低。 -- 出自唐·许浑·春泊弋阳
- 近来闻说烧丹处,玉洞桃花万树春。 -- 出自唐·许浑·赠王山人
- 长得闻诗欢自足,会看春露湿兰丛。 -- 出自唐·杨巨源·酬于驸马二首
- 隔世闻丹经,悬泉注明玉。 -- 出自唐·李益·入华山访隐者经仙人石坛
- 今日闻君使,雄心逐鼓鼙。 -- 出自唐·李益·送常曾侍御使西蕃寄题西川
- 寂寥闻蜀魄,清绝怨湘弦。 -- 出自唐·张乔·将离江上作
- 天秋闻别鹄,关晓待鸣鸡。 -- 出自唐·皇甫冉·河南郑少尹城南亭送郑判官还河东
- 早鸿闻上苑,寒露下深宫。 -- 出自唐·皇甫冉·相和歌辞·婕妤怨
- 故山闻独往,樵路忆相从。 -- 出自唐·皇甫冉·寄刘方平大谷田家
- 唯有闻羌笛,梅花曲里春。 -- 出自唐·皇甫冉·送刘兵曹还陇山居
- 洛下闻新雁,江南想暮秋。 -- 出自唐·皇甫冉·寄江东李判官
- 晚节闻君趋道深,结茅栽树近东林。 -- 出自唐·皇甫冉·秋夜有怀高三十五兼呈空和尚(一作刘长卿诗
- 家吴闻入蜀,道路颇乖离。 -- 出自唐·李频·送于生入蜀
- 天台闻不远,终到石桥行。 -- 出自唐·李频·越中行
- 静室闻玄理,深山可白头。 -- 出自唐·李频·暮秋重过山僧院
- 日昏闻怪鸟,地热见修蛇。 -- 出自唐·张说·岳州作
- 空宫闻莫睹,地道窥难测。 -- 出自唐·张说·游洞庭湖湘
- 夜卧闻夜钟,夜静山更响。 -- 出自唐·张说·山夜闻钟
- 周狩闻岐礼,秦都辨雍名。 -- 出自唐·张说·奉和圣制幸凤汤泉应制
- 山外闻箫管,还如天上逢。 -- 出自唐·张说·侍宴蘘荷亭应制
- 诵诗闻国政,讲易见天心。 -- 出自唐·张说·恩制赐食于丽正殿书院宴赋得林字
- 天公闻否尚未快,安得纤翼穿秋旻。 -- 出自宋·王令·再寄满子权二首
- 故其闻之者,舞蹈相摇振。 -- 出自宋·王令·别张粤南夫温子坚元白满执中子权黄冀端微
- 扁舟闻说明朝别,何日音书可到山。 -- 出自宋·王令·送和秘校
- 孔犹闻宋逐,轲亦退梁还。 -- 出自宋·王令·上邵宝文
- 鱼盐闻古隐,畎亩识今闲。 -- 出自宋·王令·上邵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