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在第3个字的诗句
闻在第三个字的诗句
- 寂寞闻宫漏,那堪直夜心。 -- 出自唐·权德舆·病中寓直代书题寄
- 渔商闻远岸,烟火明古渡。 -- 出自唐·权德舆·祗役江西路上以诗代书寄内
- 升平闻道无时节,试问中林亦不妨。 -- 出自唐·陆龟蒙·闲书
- 仿佛闻玉笙,鼓铿动凉磬。 -- 出自唐·陆龟蒙·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三宿神景宫
- 三杯闻古乐,伯雅逢遗裔。 -- 出自唐·陆龟蒙·奉和袭美酒中十咏·酒乡
- 旧曾闻说林中鸟,定后长来顶上巢。 -- 出自唐·陆龟蒙·赠老僧二首
- 兴尽闻壶覆,宵阑见斗横。 -- 出自唐·杜审言·除夜有怀
- 彼岸闻山钟,仙舟过苕水。 -- 出自唐·钱起·同李五夕次香山精舍访宪上人
- 清秋闻礼暇,新雨到山时。 -- 出自唐·钱起·奉和王相公秋日戏赠元校书
- 穷巷闻砧冷,荒枝应鹊疏。 -- 出自唐·钱起·罢官后酬元校书见赠
- 昨日闻君到城阙,莫将簪弁胜荷衣。 -- 出自唐·司空曙·酬李端校书见赠
- 旧时闻笛泪,今夜重沾衣。 -- 出自唐·司空曙·冬夜耿拾遗王秀才就宿因伤故人
- 自昔闻多学,逍遥注一篇。 -- 出自唐·司空曙·送僧无言归山
- 蜀人闻之皆起立,至今相效传遗风。 -- 出自唐·司空曙·杜鹃行(一作杜甫诗)
- 行舟闻商估,宿在枫林下。 -- 出自唐·李端·杂曲歌辞·古别离二首
- 欹枕闻鸿雁,回灯见竹林。 -- 出自唐·李端·宿山寺思归
- 树古闻风早,山枯见雪多。 -- 出自唐·李端·送张少府赴夏县
- 境静闻神远,身羸向道深。 -- 出自唐·李端·病后游青龙寺
- 风中闻草木,雪里见江山。 -- 出自唐·李端·送张淑归觐叔父
- 昨夜闻山雨,归心便似迟。 -- 出自唐·李端·赠岐山姜明府
- 不堪闻别引,沧海恨波涛。 -- 出自唐·张祜·箜篌
- 卷帘闻鸟近,翻枕梦人迟。 -- 出自唐·张祜·夏日梅溪馆寄庞舍人
- 夜香闻偈后,岑寂掩双扉。 -- 出自唐·张祜·题造微禅师院
- 当筵,闻品令,声声慢处,丹凤微鸣。 -- 出自宋·无名氏·满庭芳·共庆清朝
- 不如闻早乐真机。 -- 出自宋·无名氏·上平西 此下原有凤栖梧日月循环一首,缘暗
- 历历闻仙署,泠泠出建章。 -- 出自宋·无名氏·尚书郎上直闻春漏
- 何时闻必也,早晚见任端。 -- 出自宋·无名氏·台中里行咏
- 天山闻说尤佳胜,欲乞君恩试马蹄。 -- 出自明·戚继光·出塞二首
- 荀龙闻一蜕,穆骏失全鸣。 -- 出自宋·梅尧臣·晨起裴吴二直讲过门云凤阁韩舍人物故作五
- 近寺闻鱼鼓,穿林听竹鸡。 -- 出自宋·梅尧臣·宣州杂诗二十首
- 授经闻汉帝,尝此讲秦余。 -- 出自宋·梅尧臣·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其二
- 告老闻还楚,遗荣喜效疏。 -- 出自宋·梅尧臣·袁大监挽词三首
- 何尝闻堠火,唯是对烟烟。 -- 出自宋·梅尧臣·寄王江州
- 平昔闻严助,承明厌直庐。 -- 出自宋·梅尧臣·南阳谢紫微挽词三首
- 贤行闻当世,尊隆异故常。 -- 出自宋·梅尧臣·齐国大长公主挽词二首
- 踏歌闻旧俗,信鬼有颓氓。 -- 出自宋·梅尧臣·唐寺丞知南雄州
- 明昌闻渡江,留书特相安。 -- 出自宋·梅尧臣·依韵和王平甫见寄
- 投餐闻韩辱,乞食使陶讷。 -- 出自宋·梅尧臣·莱宣遗酒
- 学诗闻已熟,爱棠理岂无。 -- 出自宋·梅尧臣·送王介甫知毗陵
- 马行闻虎气,竖耳鼻息嗋。 -- 出自宋·梅尧臣·初冬夜坐忆桐城山行
- 木瓜闻卫诗,赠好非玉色。 -- 出自宋·梅尧臣·次韵和王尚书答赠宣城花木瓜十韵
- 吽呀闻争犬,哮吼厌啼{左马右蒙}。 -- 出自宋·梅尧臣·冬夕会饮联句
- 昔固闻陆海,今复有潘江。 -- 出自宋·梅尧臣·三和寄潘歙州
- 昨日闻太宰悟天道而畏忌兮,归卧其第三拜章。 -- 出自宋·梅尧臣·闻临淄公薨
- 是时闻此言,舌直目且瞠。 -- 出自宋·梅尧臣·次韵答黄仲夫七十韵
- 仿佛闻孤鸿,飞急应有羡。 -- 出自宋·梅尧臣·答裴如晦
- 我不闻尔声,谬成先生馔。 -- 出自宋·梅尧臣·答祖择之惠黄雀鮓
- 隋未闻仲淹,来学去佐唐。 -- 出自宋·梅尧臣·送淮南转运李学士君锡
- 他日闻课第,天下谁能双。 -- 出自宋·梅尧臣·送潘歙州
- 水天闻唳鹤,不复有尘埃。 -- 出自宋·梅尧臣·送僧在己归秀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