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在第10个字的诗句
闻在第一十个字的诗句
- 清谈似微馥,妙处渠应闻。 -- 出自宋·曾几·东轩小室即事五首
- 此夜雁初至,空山雨独闻。 -- 出自唐·赵嘏·重寄卢中丞
- 孤绝不可状,此山余旧闻。 -- 出自宋·文同·高堂山兜率寺
- 西南有归客,一一幸相闻。 -- 出自宋·文同·送潘司理秘校
- 俾之各为业,不用来相闻。 -- 出自宋·文同·崔觐诗
- 过桥住马应回首,上岭闻猿想动心。 -- 出自宋·文同·依韵和图南五首·金牛相别呈诚之
- 草木遍庭槛,清香朝暮闻。 -- 出自宋·文同·李坚甫净居杂题一十三首·春轩
- 每望中书入,俄惊远讣闻。 -- 出自宋·文同·吕惠穆挽诗四首
- 那堪北来雁,偏向别时闻。 -- 出自明·边贡·次韵留别张西盘大参
- 中悯惟至一,馀事亦多闻。 -- 出自宋·周必大·读张敬夫南轩集夜梦赋诗
- 点脚地维绝,举头天语闻。 -- 出自宋·洪咨夔·二月二十七游仙洞次壁间韵
- 不如归去来兮好,百世闻风只杜鹃。 -- 出自宋·洪咨夔·楚城靖节祠
- 语之天下事,塞耳不复闻。 -- 出自宋·蔡襄·迁阳道中奉寄阳正臣同年
- 振衣归去好,尘事莫知闻。 -- 出自宋·蔡襄·嵩阳道中
- 霜凉剑戈,风生阵马,如闻万鼓齐挝。 -- 出自宋·赵鼎·望海潮·双峰遥促
- 燕向晴空语,蛙从夜静闻。 -- 出自宋·高翥·感春
- 行到柳限松影下,恰才闻得两三声。 -- 出自宋·高翥·西湖杂兴二首
- 台官论罪终投笔,山贼闻名亦倒戈。 -- 出自宋·高翥·山中哭复斋
- 野雀栖空屋,晨昏不复闻。 -- 出自唐·储光羲·行次田家澳梁作
- 兹山在人境,灵贶久传闻。 -- 出自唐·储光羲·游茅山五首
- 久客无人见,新禽何处闻。 -- 出自唐·方干·君不来
- 仿佛应移处,从容却不闻。 -- 出自唐·方干·听新蝉寄张昼
- 苍苍难可问,问答亦难闻。 -- 出自唐·贯休·闻李频员外卒
- 久雨始无尘,边声四散闻。 -- 出自唐·贯休·古塞上曲七首
- 聃龙与摩诘,吁叹非不闻。 -- 出自唐·贯休·冬末病中作二首
- 长恨南熏奏,寻常只自闻。 -- 出自唐·贯休·淮上逢故人
- 春力遍时皆甲拆,王言闻者尽光辉。 -- 出自唐·贯休·寿春节进大蜀皇帝五首
- 山色路无尽,砧声客强闻。 -- 出自唐·贯休·秋尽途中作
- 一诏群公起,移山四海闻。 -- 出自唐·贯休·闻征四处士
- 扇风千里泰,车雨九重闻。 -- 出自唐·贯休·别卢使君
- 前榜年年见,高名日日闻。 -- 出自唐·贯休·闻闵廷言周琏下第
- 径侵银地滑,瀑到石城闻。 -- 出自唐·贯休·送道士归天台
- 让紫归青壁,高名四海闻。 -- 出自唐·贯休·上东林和尚
- 雁雁叶纷纷,行人岂易闻。 -- 出自唐·贯休·送人归夏口
- 蠹鱼开卷落,啄木隔花闻。 -- 出自唐·贯休·故林偶作
- 今朝乡思浑堆积,琴上闻师大蟹行。 -- 出自唐·贯休·听僧弹琴
- 好音入耳应非久,三峡闻猿莫回首。 -- 出自唐·贯休·送张拾遗赴施州司户
- 杜宇仍相杂,故人闻不闻? -- 出自唐·贯休·闻新蝉寄桂雍
- 非愚亦非智,从此断相闻。 -- 出自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 白拂栴檀柄,馨香竟日闻。 -- 出自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 仙树有花难问种,御香闻气不知名。 -- 出自唐·韩偓·偶见
- 总是一人行幸处,彻宵闻奏管弦声。 -- 出自唐·花蕊夫人·宫词(梨园子弟以下四十一首一作王珪诗)
- 陇头心欲绝,陇水不堪闻。 -- 出自唐·皎然·横吹曲辞·陇头水
- 玉笙下青冥,人间未曾闻。 -- 出自唐·皎然·杂歌谣辞·步虚词
- 风起高梧下,清弦日日闻。 -- 出自唐·皎然·题郑谷江畔桐斋(郑生好琴,性达,兼寡欲)
- 峰色秋天见,松声静夜闻。 -- 出自唐·皎然·秋居法华寺下院望高顶赠如献上人
- 陇头水欲绝,陇水不堪闻。 -- 出自唐·皎然·陇头水二首
- 从事因高唱,秋风起处闻。 -- 出自唐·皎然·自苏州访医回酬卢士关判官见赠
- 人天霁后见,猿鸟定中闻。 -- 出自唐·皎然·奉同卢使君幼平游精舍寺
- 身犹千里限,名已九霄闻。 -- 出自唐·皎然·送德清卫明府赴选(时柳黜陟有荐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