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在第10个字的诗句
长在第一十个字的诗句
- 珊瑚出海海见底,谁掣长竿临海水。 -- 出自明·李东阳·四禽图
- 群豺敛迹百鸟停,万里长空齐注目。 -- 出自明·李东阳·王世赏席上题林良鹰熊图
- 宸游睿藻年年事,况有长杨侍从才。 -- 出自明·李东阳·南囿秋风
- 国有二嫔无一士,回首长江如屣弃。 -- 出自明·李东阳·长江险
- 疑蛇已辨杯中影,病鹤长怀海上心。 -- 出自明·李东阳·次韵体斋病起见寄
- 静里只应闲尚在,病来长与懒相兼。 -- 出自明·李东阳·次夏提学韵
- 饱谙南国烟霞味,不入长安酒肉堆。 -- 出自明·李东阳·佩之惠笋干自称玉版老师谓原博冬笋为吴山少
- 当时同生愿同死,各向长安作胡鬼。 -- 出自明·李东阳·晋州急
- 玄猿倦向青林坐,声断长空碧云破。 -- 出自明·李东阳·题画(二首)
- 峥嵘巨浪高比山,水底长鲸作人立。 -- 出自明·李东阳·风雨叹(吴江舟中作)
- 潜鳞自足波涛地,别马长怀秣饲心。 -- 出自明·李东阳·与顾天锡夜话和留别韵(时天锡谪永州府同知
- 寄语春风莫吹却,多情长诵感恩诗。 -- 出自明·李东阳·陵祀归得赐暖耳诗和方石韵四首(时和者颇众
- 宋家行在日南迁,虏骑长驱百万鞭。 -- 出自明·李东阳·厓山大忠祠(二首)
- 冰霜自与孤高色,风雨长怀采掇心。 -- 出自明·李东阳·体斋西轩观玉簪花偶作
- 小叠峰峦浅作池,幽堂长是见春迟。 -- 出自明·李东阳·春兴(八首)
- 城中遮日空西望,自与长安隔两尘。 -- 出自宋·白珽·游天竺后山
- 远山近山何历历,下有长溪横一碧。 -- 出自宋·白珽·题松雪临郭河阳溪山渔乐图
- 径出千峰秀,亭回一涧长。 -- 出自宋·白珽·灵隐寺暮归
- 晓露未晞红郁郁,仙源长在日迟迟。 -- 出自宋·白珽·题碧桃折枝
- 但喜亲庭健,何愁客路长。 -- 出自宋·鲍寿孙·句
- 土无干戈祸,人各千年长。 -- 出自宋·陈普·拟古八首
- 五鬼不磨吾道义,二秦长是此江山。 -- 出自宋·陈普·读书有感
- 安知理自在,此事无久长。 -- 出自宋·陈普·冬华一夜霜
- 天行底事无差择,偏入长斋礼佛家。 -- 出自宋·陈普·永丰疫疠事佛人多死
- 丞相含沙作短狐,直言长揖黯何孤。 -- 出自宋·陈普·咏史上·卫青
- 杀人广固哭如雷,肯任长安住不回。 -- 出自宋·陈普·咏史下·刘裕
- 松是山灵一手栽,尧天长就栋梁材。 -- 出自宋·邓林·九里松
- 缫成白雪丝,一缕万丈长。 -- 出自宋·邓林·瓮茧情
- 涅槃偿债更无殊,劈破长沙肘后府。 -- 出自宋·释守净·颂古四首
- 人影归林薄,猿声出涧长。 -- 出自宋·释斯植·水石山居
- 春归芳草暗,云入楚山长。 -- 出自宋·释斯植·访故人
- 往事尽随流水去,青山长忆故人游。 -- 出自宋·释斯植·旅怀
- 秋风清,秋月白,秋水共长天一色。 -- 出自宋·释惟一·偈颂一百三十六首
- 邪见终成僻,真如是久长。 -- 出自宋·宋太宗·缘识
- 谁测玄机圣,天功地久长。 -- 出自宋·宋太宗·缘识
- 春去秋来定,年诸日远长。 -- 出自宋·宋太宗·缘识
- 庶事情多感,光阴自古长。 -- 出自宋·宋太宗·缘识
- 求取立身行,恒持但久长。 -- 出自宋·宋太宗·缘识
- 山河穷不尽,人心自短长。 -- 出自宋·宋太宗·逍遥咏
- 山谷高深浅,人心自短长。 -- 出自宋·宋太宗·逍遥咏
- 清静人安乐,恒持要久长。 -- 出自宋·宋太宗·逍遥咏
- 万籁自鸣群物外,四时长在不言中。 -- 出自宋·杨时·秋晚偶成二首
- 世事浮云薄,劳生一梦长。 -- 出自宋·杨时·感事
- 萧条清颍一茅户,魂梦长怀与子俱。 -- 出自宋·杨时·送席二
- 收身欲摄渭老踪,笑抚长髯照清泚。 -- 出自宋·杨时·题赠吴国华钓台
- 已见晶辉环帝座,定应长照鼎宫傍。 -- 出自宋·杨时·天宁节
- 征途处处尘随眼,多病长年与世违。 -- 出自宋·杨时·汴上
- 驱马日云远,谁谓阻且长。 -- 出自宋·杨时·此日不再得示同学
- 晋代衣冠谁复在,虎溪长有白莲风。 -- 出自宋·杨时·东林道上閒步三首
- 圣贤莫负樽中渌,日月长为物外迟。 -- 出自宋·杨时·送王充道游三茅庐阜